运动员赛后合影。 牛玉娇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嘟……”一声清脆的哨响,打破了黄河的宁静优美。6月15日上午,第十八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循化站进入决赛,从18岁到65岁,参加决赛共114人,根据年龄划分为11个组别,分别进行了激烈角逐。
随着最后一组游泳健将沿着清澈的黄河水顺流而下,高手间的比拼带动了现场观众的热情,纷纷为运动员欢呼、喝彩,一次又一次将现场氛围拉满。来自南充市政新区游泳队的赵登清,经过昨天的预赛后,今天放松心情在河岸“观战”,他一边为队友加油,一边拿起手机直播。
赵登清说:“这里的黄河很清澈,水很冷,高手很多,我第一次参加黄河抢渡赛,游得比较保守,没能进决赛,希望下一站在贵德县好好发挥,挺进决赛。”
比赛后,运动员如释重负,相互拥抱庆祝。来自俄罗斯队的运动员查里多夫·阿里克谢是抢渡赛的健将也是“老将”,之前多次比赛成绩优异的他,本次比赛获得了男子A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他说:“参加比赛很多次了,我很喜欢这里,这里风景很美,我还会再来。”
比赛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三好”:赛事组织好、服务保障好、青海风景好。
来自山东省潍坊市冬泳协会一队的运动员张子森坐在离入水口不远处的看台,静静欣赏着优美的黄河美景,丝毫看不出参赛的紧迫感。
“我参加抢渡赛3次了,来了还想来,你看这儿风景多美。”他熟络地与周围的记者、工作人员聊着天,话语间全是对比赛和青海的赞美。
家门口的比赛也让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父老乡亲热情高涨。
在循化,有这样的俗语,“黄河上度过了半辈子,浪尖上耍了个筏子,撒拉人是时代的人尖子,走到哪里都是汉子”,它告诉人们,神奇的黄河水成就了循化的碧水青山,也哺育了勤劳智慧的循化人。
昨日,在碧波荡漾的黄河里,一群筏子客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羊皮筏子泅渡黄河表演,他们身手矫健,单人抬起筏子放入激流,轻松一坐,木浆一划,一个个筏子顺流滑向河流中央铺展开来。
曾经,浩荡的黄河水挡不住撒拉人依靠筏子上山下田,筏子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几十年后的今天,羊皮筏子以“风景线”的身份亮相,不仅勾起了撒拉人的回忆,也向世界展现着撒拉人的智慧。
“游泳除了是一种求生技能,还是强身健体、传播文化的介质,这两年加入我们协会的运动员越来越多,比赛参与性越来越强,从中传播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浓厚。”西宁市冬泳协会运动员鲍永忠说,通过举办黄河抢渡赛,循化县向外展现当地的民俗风情,“黄河第一赛”的名片越擦越亮,“和美循化”的口号也越叫越响。
在离黄河不远的天池北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展销摊位将整条街挤得满满当当,酿皮、烤鱼、烤土豆等特色美食香飘四溢,循化辣酱、撒拉刺绣、黄河奇石等特色展品琳琅满目,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漫步于此,静心感受循化的“夏日热情”。
当地企业青海驼铃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的摊位上,摆着各种口味的方便面,“驼铃叮铛”这个好听的名字,无形中提高了身价。
摊位负责人马明善说:“驼铃叮铛速食品在当地很有名气,已经畅销七八年了,我们还有酸辣粉、自热米饭等30多种产品,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游客知晓。”
在循化,人们依靠黄河捕捉到了许许多多的发展机遇,在这里,石头也“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展销中,记者看到循化县博艺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展出黄河石艺术作品,黄河河床上各色石头、细沙被能工巧匠手工制作成花鸟、山水、人物、动物,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摊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头变成艺术品,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技艺,这些作品都是擅长刺绣的撒拉族妇女做的。”
撒拉族妇女喜刺绣、擅刺绣,而“石头的画”不仅让石头成为了民间艺术品,也让这些妇女成为了“艺术家”。
一条黄河、一个赛事、一次机遇,展现了游泳爱好者激流勇进的英勇风采,也展现了逐浪而行、向阳而生的撒拉族儿女以及他们的美好幸福生活。
清清黄河水,奔涌向下游,运动员将赶去下一个赛程,继续聆听黄河、触摸黄河、品味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