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生态
大通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
作者:郭红霞
发布时间:2024-06-25 07:33:05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19日,从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传来消息,保护区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活动的画面。

  6月17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护员刘建民上山巡护。12时许,保护区下着雨,他突然发现距离自己约40米处的岩石沟里有东西动了一下,可仔细一看并没有发现异常,以为眼花看错的他开始继续巡护。没走多远,他突然发现之前看到的位置有动物在活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只雪豹。

  “一只缓缓向山上走去,一只在沟里,高高翘起的尾巴非常明显。”发现有雪豹,刘建民迅速拿出手机拍摄记录,此时雪豹的位置距离他有100多米远,两只雪豹看起来体型一样大,但颜色稍有不同,一只偏白,一只偏灰,一只向山上走去后没多久,另一只也爬上了山。

  2020年以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多次记录到雪豹的身影,刘建民经常从红外相机影像资料里看到雪豹。“我在保护区巡护十多年,从来没遇到过雪豹,这是第一次,还距离我这么近。遗憾的是,没有拍到两只雪豹同框的画面。”刘建民说。

  2022年7月,刘建民在保护区偶遇了两只正在悠闲觅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用手机拍下了当时的情景。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保护区已布设上百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除了拍到雪豹的活动踪迹外,还拍到了岩羊、兔狲、赤狐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雪豹频繁出现在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明保护区物种丰富、食物链完整,拥有适宜雪豹生存的高海拔生态环境,也充分说明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5.44%,98%的森林为天然林,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在调节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改善大通、西宁乃至青海东部地区农牧业气候条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推荐阅读
陈刚赴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宣讲
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陈刚主持并讲话
“白内障诊疗前沿进展”学术交流会在青海西宁举行
青海格尔木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乡村振兴在青海】用牛毛编织幸福日子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重建安居 民心更暖
24H热点
海北州放流10万尾花斑裸鲤
大通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
【生态观察】筑起绿色长廊 守护一江清水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守护“青山” 赢得“金山”
【祖国好 家乡美】守护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胸怀“国之大者” 守护江源生态
【祖国好 家乡美】绚丽多姿的共生之美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在这里 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桑周:我在“大猫谷”做向导
热点图片
28场激战!西宁市第二届足球联赛燃爆夏日
28场激战!西宁市第...
青海西宁:大通县首次人工驯化野生羊肚菌试种成功
青海西宁:大通县首...
【生态观察】筑起绿色长廊 守护一江清水
【生态观察】筑起绿...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雨中球赛别样精彩 海西柴达木枸杞队主场不敌玉树牦牛队 黄南热贡艺术队战胜果洛格萨尔队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文化中国行】历史长河中的“神韵黄南”——“寻迹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文化中国行】历史...
【乡村振兴在青海】措池村:用牛毛编织幸福日子
【乡村振兴在青海】...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雨润绿茵激情赛 风拂高原优品展——“青超联赛”第五轮海西州主场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风雨中的对决喧闹了隆务河畔——“青超联赛”第五轮黄南州主场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大通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

西海都市报
2024-06-25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大通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

西海都市报
2024-06-25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大通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

  • 2024-06-25 07:33:05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19日,从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传来消息,保护区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活动的画面。

  6月17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护员刘建民上山巡护。12时许,保护区下着雨,他突然发现距离自己约40米处的岩石沟里有东西动了一下,可仔细一看并没有发现异常,以为眼花看错的他开始继续巡护。没走多远,他突然发现之前看到的位置有动物在活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只雪豹。

  “一只缓缓向山上走去,一只在沟里,高高翘起的尾巴非常明显。”发现有雪豹,刘建民迅速拿出手机拍摄记录,此时雪豹的位置距离他有100多米远,两只雪豹看起来体型一样大,但颜色稍有不同,一只偏白,一只偏灰,一只向山上走去后没多久,另一只也爬上了山。

  2020年以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多次记录到雪豹的身影,刘建民经常从红外相机影像资料里看到雪豹。“我在保护区巡护十多年,从来没遇到过雪豹,这是第一次,还距离我这么近。遗憾的是,没有拍到两只雪豹同框的画面。”刘建民说。

  2022年7月,刘建民在保护区偶遇了两只正在悠闲觅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用手机拍下了当时的情景。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保护区已布设上百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除了拍到雪豹的活动踪迹外,还拍到了岩羊、兔狲、赤狐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雪豹频繁出现在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明保护区物种丰富、食物链完整,拥有适宜雪豹生存的高海拔生态环境,也充分说明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5.44%,98%的森林为天然林,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在调节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改善大通、西宁乃至青海东部地区农牧业气候条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 郭红霞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