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荫浓密,夏日长长。茶卡盐湖、青海湖……初夏时节,大美青海的“高颜值”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慕名前来。高海拔也有高人气,碧水丹山的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清清黄河的贵德奇景、被誉为摄影家天堂的百里油菜花海……青海生态旅游发展的热度不仅见诸报端和网端,也呈现于自媒体平台的屏端。
大美青海的“颜值”为生态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夯实基础——今年以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通过开展“明长城脚下探农耕”、村晚、春节社火巡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省巡演等活动,传承和发扬县域特色文化优势,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截至5月底,接待游客数量、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49.4%、49.9%。这是加快构建生态旅游新格局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的是青海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动实践。
牢记嘱托,青海时刻铭记,呵护好青海的“生灵草木”,守护好“山宗水源”是我们的责任,发挥好“生态优势”是我们的追求,“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我们的目的。作为西北大环线上重要枢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壮美风光是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底气。青海省委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问题导向,以改革的思路谋划推动工作、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困难问题,把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为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青海立足省情实际,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目前,已推动形成了以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大环线为“一环”,青海湖、三江源、祁连风光、昆仑溯源、河湟文化、青甘川黄河风情六大生态旅游协作区为“六区”,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和唐蕃古道生态旅游廊道为“两廊”,提升创建的一批精品旅游景点(区)为“多点”的“一环六区两廊多点”生态旅游发展新布局。一条条精品旅游线路展现,一个个休闲观光目的地形成,大美青海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游客向往的“打卡”胜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生态旅游成为加快青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应持之以恒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怀“国之大者”,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立足自然生态禀赋,凸显特色区域优势,突出青海特色,依托绿色生态,发展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绿色生态之美,让群众在家门口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面向“国际化”“全球化”,跳出青海看青海,跳出旅游谋旅游,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完善生态旅游机制、彰显生态资源价值,以国际眼光看待优势潜力,以国际视野培育特色产业,以国际标准打造旅游品牌。明确发展思路,分阶段分区域构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支撑,将提升旅游品质的近期目标和打造“目的地”的远期目标相统一。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找到生态和旅游有效融合的路径,让各族群众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青海生态旅游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生态旅游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