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党旗领航】真情走访暖人心 用心慰问传党情
——青海省认真做好党员走访慰问关怀工作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郑思哲 青 组
发布时间:2024-07-01 15:28:31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关心爱护党员群众,特别是做好党内关怀帮扶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关怀与温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对党员群众的关心关爱放在心上、落在实处,用心用情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实实在在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全省上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的澎湃动力。

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同仁市委组织部供图

  心中有情怀 走访慰问有“温度”

  2023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6.2级地震,让我省海东市民和、循化、化隆三县受到波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危急关头,海东市各级党组织成为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奔赴抗震救灾一线,与灾区群众并肩战斗,用实际行动为灾区群众筑起了“红色”的“铜墙铁壁”。省委组织部第一时间紧急划拨100万元省管党费,及时转拨2500万元中管党费,慰问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因灾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切实把党中央和省委的关怀传递到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坎上。

  灾区党员群众的安危冷暖牵动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心。春节前夕,省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震灾区进行走访慰问,39名省级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进家门、听民声、问民计,用真情与实际行动温暖着受灾地区每一名党员群众的心。

  2023年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期间,全省共计2301名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坚持“进万家、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他们手里拎着的是慰问品,口中说着的是节日的问候,心里装着的是关切,在走访慰问“送”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凸显“访”的效应,听取各类意见建议,深入了解掌握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基本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主动建立帮扶对子,让广大党员群众充分感受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关怀关爱,有效激发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党护党为党的政治热情。

  玉树藏族自治州各级党组织注重从实际出发,通过发放慰问金、宣传政策、交流思想等方式,把党的关怀温暖转化为实际举措。海北藏族自治州积极组织慰问对象开展过“小年”、迎春座谈会等活动,了解基层党员思想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省委老干部局针对慰问对象身体情况和退居地不一的实际,采取线上网络、线下集中、入户上门等形式开展慰问,把党的关怀温暖送到了慰问对象家门口。

为老党员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海北州委组织部供图

  心中有“底数” 走访慰问有“精度”

  “这些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让我们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提起社区党委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赵翠珍总有表达不尽的感激之情。

  赵翠珍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古城社区的一名党员,因为多种原因,致使其无固定收入,生活比较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在上门走访期间,了解到赵翠珍的家庭状况后,不仅为她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还将她列为生活困难党员。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社区党组织还定期对她进行帮扶慰问,使她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的重要措施和聚民情、暖民心、稳民意的民心工程来抓,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七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走访慰问。特别是精准摸排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基本情况,严格按照中央组织明确的对象范围,立足我省实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条件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党员干部,因公殉职、牺牲基层干部家属,“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离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以及因病致贫的特困群众以及确有困难的基层党务工作者纳入走访慰问范围,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和信息库,确保重点慰问对象全覆盖,推动走访慰问活动有力有序开展。

  西宁市各级党组织在逐级摸排筛选的基础上,采取与老干部等部门衔接、与拟慰问对象所在单位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筛选确定符合条件的慰问对象,高质量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采取“党员个人申报、基层党组织推选、县级组织部门审定”等方式,自下而上分领域分类别确定慰问对象,对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存在的困难等建立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慰问老党员   西宁市委组织部供图

  心中有关爱 走访慰问有“厚度”

  驻村工作队是推进乡村振兴工程的“生力军”。当下,在青海农村的田间地头、牛棚羊舍,在产业基地、项目工地,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自2021年7月以来,青海先后向省内1716个脱贫村、易地搬迁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了1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他们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以真抓实干彰显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谋发展、解民忧、纾民困,用实干笃行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驻村工作队的关心和支持,激励广大驻村干部积极投身驻村帮扶工作,青海把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1716个驻村工作队全部纳入到了走访慰问的范围当中,并通过多种方式,将党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条件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同志的关心关爱及时送到他们身边。

  在2022年和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中,省委组织部按照每个驻村工作队1000元的标准,向所有驻村工作队发放了慰问金。2024年则参照青海省艰苦边远地区划定标准,对1716个驻村工作队按照驻地二类区、三类区每队发放慰问金2000元,四类区每队发放慰问金3000元,五类区每队发放慰问金4000元,六类区每队发放慰问金5000元的标准发放了慰问金。

  “感谢党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我们要积极投身驻村帮扶工作,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实干担当、接续奋斗、历练成长,进一步坚定干的信心、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为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对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驻村工作队员娘吉先而言,党的关怀,就是他做好驻村工作最大的动力。

  自2023年10月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为全县118支驻村工作队每2周统一配送1次爱心蔬菜礼包,通过“送一份蔬菜包暖人心、寄一份慰问信提信心、道一句感谢话鼓干劲”的方式,让驻村干部暖心“住”、安心“驻”、用心“助”。

  走访,走的是“心”;慰问,问的是“需”。只有用心用情解决好广大党员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始终做到真走访、真慰问,听真情、解真忧,才能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推荐阅读
陈刚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体育+”聚焦生态管护员 体育力量滋养绿水青山
"天空之镜号"便民旅游专列开行!直达茶卡盐湖景区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青海西宁:铁纪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青海海南:“平安夜市”助力平安共和建设
24H热点
青海海西:戈壁滩上的苜蓿迎来丰收季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人文之美——“习近平新时代中...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2024年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如约而至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民养老变“享老”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携“新”出海 “青字号”释...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团结,建设路社区的幸福...
热点图片
青海海西:戈壁滩上的苜蓿迎来丰收季
青海海西:戈壁滩上...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祖国好 家乡美】在...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人文之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行在一线】用心服务居民 社区尽显安宁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2024年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见闻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如约而至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民养老变“享老”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党旗领航】真情走访暖人心 用心慰问传党情
——青海省认真做好党员走访慰问关怀工作综述

青海日报
2024-07-01 15:2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党旗领航】真情走访暖人心 用心慰问传党情
——青海省认真做好党员走访慰问关怀工作综述

青海日报
2024-07-01 03:2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党旗领航】真情走访暖人心 用心慰问传党情
——青海省认真做好党员走访慰问关怀工作综述

  • 2024-07-01 03:28:31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关心爱护党员群众,特别是做好党内关怀帮扶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关怀与温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对党员群众的关心关爱放在心上、落在实处,用心用情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实实在在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全省上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的澎湃动力。

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同仁市委组织部供图

  心中有情怀 走访慰问有“温度”

  2023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6.2级地震,让我省海东市民和、循化、化隆三县受到波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危急关头,海东市各级党组织成为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奔赴抗震救灾一线,与灾区群众并肩战斗,用实际行动为灾区群众筑起了“红色”的“铜墙铁壁”。省委组织部第一时间紧急划拨100万元省管党费,及时转拨2500万元中管党费,慰问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因灾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切实把党中央和省委的关怀传递到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坎上。

  灾区党员群众的安危冷暖牵动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心。春节前夕,省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震灾区进行走访慰问,39名省级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进家门、听民声、问民计,用真情与实际行动温暖着受灾地区每一名党员群众的心。

  2023年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期间,全省共计2301名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坚持“进万家、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他们手里拎着的是慰问品,口中说着的是节日的问候,心里装着的是关切,在走访慰问“送”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凸显“访”的效应,听取各类意见建议,深入了解掌握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基本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主动建立帮扶对子,让广大党员群众充分感受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关怀关爱,有效激发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党护党为党的政治热情。

  玉树藏族自治州各级党组织注重从实际出发,通过发放慰问金、宣传政策、交流思想等方式,把党的关怀温暖转化为实际举措。海北藏族自治州积极组织慰问对象开展过“小年”、迎春座谈会等活动,了解基层党员思想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省委老干部局针对慰问对象身体情况和退居地不一的实际,采取线上网络、线下集中、入户上门等形式开展慰问,把党的关怀温暖送到了慰问对象家门口。

为老党员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海北州委组织部供图

  心中有“底数” 走访慰问有“精度”

  “这些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让我们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提起社区党委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赵翠珍总有表达不尽的感激之情。

  赵翠珍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古城社区的一名党员,因为多种原因,致使其无固定收入,生活比较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在上门走访期间,了解到赵翠珍的家庭状况后,不仅为她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还将她列为生活困难党员。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社区党组织还定期对她进行帮扶慰问,使她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的重要措施和聚民情、暖民心、稳民意的民心工程来抓,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七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走访慰问。特别是精准摸排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基本情况,严格按照中央组织明确的对象范围,立足我省实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条件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党员干部,因公殉职、牺牲基层干部家属,“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离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以及因病致贫的特困群众以及确有困难的基层党务工作者纳入走访慰问范围,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和信息库,确保重点慰问对象全覆盖,推动走访慰问活动有力有序开展。

  西宁市各级党组织在逐级摸排筛选的基础上,采取与老干部等部门衔接、与拟慰问对象所在单位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筛选确定符合条件的慰问对象,高质量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采取“党员个人申报、基层党组织推选、县级组织部门审定”等方式,自下而上分领域分类别确定慰问对象,对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存在的困难等建立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慰问老党员   西宁市委组织部供图

  心中有关爱 走访慰问有“厚度”

  驻村工作队是推进乡村振兴工程的“生力军”。当下,在青海农村的田间地头、牛棚羊舍,在产业基地、项目工地,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自2021年7月以来,青海先后向省内1716个脱贫村、易地搬迁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了1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他们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以真抓实干彰显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谋发展、解民忧、纾民困,用实干笃行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驻村工作队的关心和支持,激励广大驻村干部积极投身驻村帮扶工作,青海把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1716个驻村工作队全部纳入到了走访慰问的范围当中,并通过多种方式,将党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条件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同志的关心关爱及时送到他们身边。

  在2022年和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中,省委组织部按照每个驻村工作队1000元的标准,向所有驻村工作队发放了慰问金。2024年则参照青海省艰苦边远地区划定标准,对1716个驻村工作队按照驻地二类区、三类区每队发放慰问金2000元,四类区每队发放慰问金3000元,五类区每队发放慰问金4000元,六类区每队发放慰问金5000元的标准发放了慰问金。

  “感谢党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我们要积极投身驻村帮扶工作,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实干担当、接续奋斗、历练成长,进一步坚定干的信心、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为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对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驻村工作队员娘吉先而言,党的关怀,就是他做好驻村工作最大的动力。

  自2023年10月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为全县118支驻村工作队每2周统一配送1次爱心蔬菜礼包,通过“送一份蔬菜包暖人心、寄一份慰问信提信心、道一句感谢话鼓干劲”的方式,让驻村干部暖心“住”、安心“驻”、用心“助”。

  走访,走的是“心”;慰问,问的是“需”。只有用心用情解决好广大党员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始终做到真走访、真慰问,听真情、解真忧,才能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作者 郑思哲 青 组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