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三江雪水润神州,青海枸杞誉全球。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味在《太平圣惠方》中被叫做长生果的植物——枸杞。”6月28日下午,三江雪中华枸杞养生苑讲解员任致贤带领西宁市澄川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开启研学之旅。
孩子们正在参观三江雪中华枸杞养生苑。
带着东区美食地图逛下南关。摄影:贾泓
三江雪中华枸杞养生苑是一处集枸杞资源展示、枸杞精深加工和青藏养生文化、青藏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国家AAA级养生文化旅游景区。
站在玻璃地面上,脚下是三江源头、昆仑山、柴达木盆地的沙盘,指向身后的油画,任致贤认真地介绍:“这幅油画所展现的是坐落在昆仑山下的柴达木盆地,那里是一个纯天然无污染的枸杞最佳生长之所,昆仑山上的陈年积雪融化后,汇流于柴达木盆地,经过纯洁雪水的滋养,柴达木盆地孕育了一百多种珍贵中草药植物,其中就包括柴达木枸杞。”
青海三江雪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国军说:“中华枸杞养生苑依托三江雪集团公司多年积累的研发技术和品牌实力,借助现代高新科技和创新手段塑造了区域独特的旅游商品经营模式。我们通过将农产品加工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使农牧业产品在现代旅游观光中得到更大的推广,提升了农牧产品的附加值和消费者的需求值。成为青海省农业+工业+文旅的一张名片。”
“我考考同学们,有谁知道枸杞一共有多少个品种啊?答对有奖励哦!”“三个!五个!六个……”当回答“六个”的声音响起,任致贤立即抓住高高举起的小手,并将一颗奶片塞进孩子的手里。“你说得没错,就是六个!”任致贤赞许道,“它们分别是蓝果、紫果、黄果、白果、红果、黑果。耳闻不如一见,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真容’吧。”
说着,大家一起在展厅的二楼仔细参观,这里以“柴杞”为元素,以养生为核心,以博大精深的青藏养生文化为内涵,展示具有地域和民族韵味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让大家领略青藏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探索枸杞养生健康深厚的文化渊源。孩子们通过大量枸杞种植场景的再现,了解到青海地区枸杞的种植方法、病虫防治、整形修剪等。
结束参观后,学生王子昕兴奋地说:“今天,我了解了很多枸杞和柴达木盆地的知识,这些都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通过这次参观,让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我更爱家乡了!”
三江雪中华枸杞养生苑于2014年下半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相继获评了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西宁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深受游客喜爱。近两年,其不断发展研学业务,每年度可接待研学队伍8000人次。童国军说:“作为企业战略转移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决策部署,三江雪中华枸杞养生苑无疑是成功的。通过十年的运营,养生苑在带来游客流量的同时,成功将品牌影响力推广到全国,探索出通过工业旅游打响品牌知名度的有益经验,三江雪品牌推广速度持续提升。”
“工业旅游不是简单的‘工业+旅游’,它是讲好青海故事、展现高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四地’建设的有效途径。”城东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局长花英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创新打造文化旅游全域新品牌,全面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丰富旅游内涵,拓展旅游外延,持续推动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重点城区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全域新品牌。”
在澄川小学的孩子们享受这趟与众不同的研学之旅时,下南关街的游客们也在感受一场别开生面的“快闪”。
“西宁是个好地方,春暖夏凉秋高爽,蓝天和白云为你怒放,碧水阳光把你滋养。西宁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人杰地灵这片土壤……”随着悠扬的歌声响起,一队身着旗袍的表演者伴着音乐穿过下南关,引得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跟随旋律轻轻哼唱。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里与三月“爆火”的下南关有所不同,虽然依旧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但更加井然有序、古色古香。这得益于正式设立的中下南关街综合管理办公室,对下南关街商户进行市场化规范管理,300余辆统一设计的木质结构的特色摊位车免费提供给商贩,街道两边的亮化为老街增添了新的活力。
细数下南关街的变化,中下南关街综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赵得辉说:“当前,下南关商铺、流动摊位共有391家,人流高峰期为每天15时至18时30分,人流最多时可过万。”
花英说:“我们将牢牢把握好城东区特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供给,以精细化举措提高旅游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结合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城东区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发展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夜幕降临,距离下南关不远处的新千丝路风情街上,“歌声献给你·红歌联唱展演”歌声嘹亮,这场首次在商圈举办的红歌联唱将东区的美好生活唱得格外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