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专访】文旅融合 逐梦最美海东
——访青洽会海东河湟文化板块负责人毛代芹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发布时间:2024-07-14 07:38:05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进程中,海东市以其独有的河湟文化“圈粉”无数。本届青洽会,海东馆以“品味河湟文化·逐梦最美海东”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海东市文化旅游建设成果。

  记者专访了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综合一科科长、本届青洽会海东河湟文化板块负责人毛代芹,解读从展陈内容到展陈背后河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河湟文化在全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河湟地区泛指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的广阔地域,史称‘三河间’,而海东是黄河四大文化之一——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主要承载区。本届青洽会海东市通过图文介绍、特色文创产品等,集中展示海东悠久的历史文化、非遗传承和旅游发展,宣传海东文旅产品及资源优势,推介海东旅游精品。”跟随毛代芹的介绍,映入眼帘的是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盘绣作品、化隆回族自治县青海噶哇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唐卡。毛代芹说:“这些都是互助和化隆地区最负盛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技艺不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更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海东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

  毛代芹告诉记者,海东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74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74项,涵盖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通过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海东市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激发了海东旅游的发展潜力。

  展区内,整面立体镂空放置精美彩陶罐的文化墙设计宏伟、令人震撼。毛代芹说:“柳湾遗址出土的4600年前的彩陶文物多达4万多件,而喇家遗址则是全国唯一的黄河史前地震、洪水灾难遗址,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柳湾遗址和喇家遗址见证了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海东市深入挖掘喇家遗址,让史前文明走进寻常生活。如今的喇家遗址风光秀丽,打造了露营基地、游乐园、民宿等设施。游客不仅可以在喇家遗址公园聆听史前故事,还可以体验静谧的乡村休闲时光。

  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文化增强了海东旅游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海东正逐步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海东积极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北龙山景区、油嘴湾景区,民和喇家考古遗址公园,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等景区。

  毛代芹说:“从探秘古丝绸之路的遗迹,到体验河湟文化的深度游,每一条线路都是对历史的追溯、与自然的拥抱。海东市不断拓展文旅发展空间,探索出‘康养+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交通+生态旅游’等新模式,‘美丽经济’不断加码,让海东持续朝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阔步前行。”

推荐阅读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第25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聚焦青洽会】四川借力青洽会寻找全球合作机会
青洽会商品贸易展延期至16日 市民可前去观展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揭榜挂帅"项目招标公告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海东·无锡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揭牌运营
青海大通县第十五届老爷山花儿会开幕
24H热点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2024青洽会特刊·展会聚焦...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手记】一路逐绿前行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2024青洽会特刊·展会聚焦...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2024青洽会特刊·展会聚焦...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新疆举行 青...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今日视点】让高质量发展更有...
青海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全省安全防范工作
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供需对接座谈会举行
青海第一个异地国家大学科技园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东锡”协作,书写共同...
热点图片
【聚焦第25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青海绿色农畜产品销售火爆
【聚焦第25届中国·青...
【聚焦第25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绿色算力展区 高科技产品吸睛
【聚焦第25届中国·青...
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勇挑大梁
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
【环湖听新音·环湖揽胜】赛事引领,“天境祁连”融合发展谱新章
【环湖听新音·环湖揽...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文旅融合,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祖国好 家乡美】从三江之源 走向“大学堂”
【祖国好 家乡美】从...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社区“暖心事” 架起“连心桥”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今日视点】同饮一江水 山海续新篇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专访】文旅融合 逐梦最美海东
——访青洽会海东河湟文化板块负责人毛代芹

青海日报
2024-07-14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专访】文旅融合 逐梦最美海东
——访青洽会海东河湟文化板块负责人毛代芹

青海日报
2024-07-14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专访】文旅融合 逐梦最美海东
——访青洽会海东河湟文化板块负责人毛代芹

  • 2024-07-14 07:38:05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进程中,海东市以其独有的河湟文化“圈粉”无数。本届青洽会,海东馆以“品味河湟文化·逐梦最美海东”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海东市文化旅游建设成果。

  记者专访了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综合一科科长、本届青洽会海东河湟文化板块负责人毛代芹,解读从展陈内容到展陈背后河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河湟文化在全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河湟地区泛指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的广阔地域,史称‘三河间’,而海东是黄河四大文化之一——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主要承载区。本届青洽会海东市通过图文介绍、特色文创产品等,集中展示海东悠久的历史文化、非遗传承和旅游发展,宣传海东文旅产品及资源优势,推介海东旅游精品。”跟随毛代芹的介绍,映入眼帘的是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盘绣作品、化隆回族自治县青海噶哇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唐卡。毛代芹说:“这些都是互助和化隆地区最负盛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技艺不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更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海东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

  毛代芹告诉记者,海东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74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74项,涵盖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通过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海东市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激发了海东旅游的发展潜力。

  展区内,整面立体镂空放置精美彩陶罐的文化墙设计宏伟、令人震撼。毛代芹说:“柳湾遗址出土的4600年前的彩陶文物多达4万多件,而喇家遗址则是全国唯一的黄河史前地震、洪水灾难遗址,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柳湾遗址和喇家遗址见证了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海东市深入挖掘喇家遗址,让史前文明走进寻常生活。如今的喇家遗址风光秀丽,打造了露营基地、游乐园、民宿等设施。游客不仅可以在喇家遗址公园聆听史前故事,还可以体验静谧的乡村休闲时光。

  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文化增强了海东旅游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海东正逐步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海东积极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北龙山景区、油嘴湾景区,民和喇家考古遗址公园,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等景区。

  毛代芹说:“从探秘古丝绸之路的遗迹,到体验河湟文化的深度游,每一条线路都是对历史的追溯、与自然的拥抱。海东市不断拓展文旅发展空间,探索出‘康养+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交通+生态旅游’等新模式,‘美丽经济’不断加码,让海东持续朝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阔步前行。”

作者 牛玉娇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