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铁令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不屈不挠的力量,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她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态度。近八年时间来,她经历过坎坷,遭遇过失败,但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就如一树梅花,顶风冒雪,悄然绽放。
铁令梅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村民。她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她立足当地实际,带头创建合作社,以“做给乡邻看,领着乡邻干”的坚强信念,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初次创业 向日葵为她带来了信心
铁令梅的家乡民和县桥头村地处半川水地区,一度是贫困村。多年来,年轻人基本上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不少耕地长期撂荒,传统种植业又收入有限。
这一切,铁令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也就在这个时候,驻村扶贫干部找到了她,向她解读党的惠民政策,帮她拓展致富思路。在他们的鼓励下,铁令梅毅然将开了12年的两辆出租车卖掉,决定回村发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当时我看到生我养我的村庄荒了很多地,心疼得很,加上我开了多年出租车,也攒了点钱,有一点资本,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开导下,我便决定回村把撂荒地开发起来,重新当农民,帮助乡亲们一同富起来。”铁令梅坦言她回村的初衷。
怎样才能致富呢?这是铁令梅回到村子以后日思夜想的一个问题。恰好,她有个姐姐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那里的农民大面积种植向日葵,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对铁令梅很有启发,于是她也萌生了发展向日葵产业的念头。这一想法得到了群众和姐姐的认可,种植向日葵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通过姐姐的牵线搭桥,铁令梅与瓜州地区的一家种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由该企业向他们提供向日葵种子并负责回收葵花籽,铁令梅负责种植经营。这样一种合作关系,为桥头村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2016年8月,铁令梅申请成立了民和县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桥头垣上流转了33公顷土地。2017年开春,便在这片土地上种上了向日葵。
一年时间里,情况一直向好。2018年,铁令梅依旧种植了向日葵,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向日葵成熟的时节,却不幸遭遇了28天的连续降雨,向日葵花盘全部掉落在地上烂成一滩泥。“那一年就把我的一点老底全翻到地里了。”一提起这事,铁令梅仍然不胜惋惜。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偌大的一片土地竟然颗粒无收。
当时,县里得知这个情况后,立马向铁令梅免费提供了化肥、种子、农药等,让她没有后顾之忧。遭受重创的铁令梅振作精神,重整旗鼓。她考虑再三,觉得不能再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了。从此,她开始种植玉米、小麦、蔬菜、马铃薯等各种农作物,当然,也还种了一小部分向日葵。
“向日葵眨眼之间都埋在地里了,连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我好好地思谋了一阵,也听了很多人的建议,决定转型。搞多种经营,这个菜价钱不好其他菜可以补上,那样一来,就不用担心没有收成了。”2019年,铁令梅尝试种植露地蔬菜,一直到现在,她已经流转了107公顷的土地用于蔬菜种植。
做大做强 从蔬菜到桃园
实现转型后,铁令梅并没有满足于现状。种植经验丰富了,她的想法也慢慢多了起来。她深知,乡村振兴的道路很长,需要自己做出更多的努力。她开始给村里的妇女进行培训,向她们传授如何育苗、怎么养鸡等知识和农业技术;她在县里开设了两家蔬菜配送中心,建立了冷库;今年,她还种了13公顷的订单出口辣椒……
在种植蔬菜的同时,她又将目光投向了特色水果产业。她和丈夫赵光明承包了隆治乡白武家村的13公顷特色桃产业园,依托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的支持,打造了集种植、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特色桃产业基地。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这是蟠桃,口感脆甜……”7月5日,记者跟随铁令梅来到白武家村百亩桃园,被誉为“人间仙果”的蟠桃已经成熟。铁令梅撕开蟠桃树枝下的一个套袋,指着袋里黄中泛红、硕大扁圆的蟠桃,高兴地对记者说。
隆治乡是民和县的“软梨之乡”,盛产软梨、苹果、核桃等特色果品。作为土生土长的隆治乡人,铁令梅不仅下得了地,种得了田,在果树种植上也算得上一个“老把式”。从2023年开始,她在经营上千亩蔬菜、玉米的同时,又承包经营了由隆治乡依托乡村振兴打造的特色桃产业园,开始念起特色果品致富经。
去年,桃树首次挂果,因果实稀疏,桃园几乎没有经济效益。铁令梅便在桃树株行间的空地上覆膜种植了南瓜、辣椒、番茄等露天蔬菜。“去年桃树还小,留这么多空地感觉很浪费。种上地膜蔬菜,既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也能增加种植收入。”铁令梅解释道。
今年,桃树上已是果实累累。
据了解,铁令梅的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白武家村“两委”签订了为期九年的特色桃产业承包经营合同,前两年免除承包费,从第三年开始,向村上交纳承包费。经营好桃产业园,不仅合作社受益,也能助力白武家村村集体经济壮大,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一个务工增收的平台。
白武家村村民武长财已经是桃产业园里的一名长期工。据铁令梅介绍,在特色桃产业园里,他既是固定工,也是管理员,合作社为他支付固定工资,一年下来也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牢记使命 爱心蔬菜暖人心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面临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等重重困难时,铁令梅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她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带领乡亲们走得更远。为此,她不仅刻苦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还邀请农业农村科技局的专家到合作社开展培训,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她的努力下,合作社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名声广为传播,订单纷至沓来。
在发展种植事业的同时,铁令梅还组织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爱心蔬菜进社区,光林有机送健康”公益活动,为辖区内的退役军人、高龄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居民送去爱心蔬菜包。她和合作社的一片暖意就这样被送到了居民的心坎上。“我收到了爱心蔬菜包,包里有辣椒、茄子、菜花、菜瓜、西红柿,种类很多。非常感谢爱心捐赠人士,也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忙前跑后……”民和县川口镇史纳社区八旬老人金义川感激地说。
“我在发展种植事业过程中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我也带着一份感恩的心,向生活困难的家庭捐赠一点新鲜蔬菜,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铁令梅始终不忘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尽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她还将240份爱心蔬菜包送给利民养老服务中心,让中心的老人们也能尝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大地也是最有情义的。你把它经营好了,它就绝不会亏待你。”这是铁令梅经常说的话。昔日的撂荒地而今成了村里的致富田,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风民风越来越好,铁令梅在村里的威信也越来越高。2018年,青海省妇联授予铁令梅“青海省农牧区科技致富女能手”荣誉称号;2019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铁令梅“青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铁令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农民的使命和担当。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就一定能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