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谢文淋:9年高原救援 次次刻骨铭心
作者:祁宗珠
发布时间:2024-07-29 08:06:31
编辑:孔令磊
微信图片_20240729070636海西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校园开展安全教育。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河水上涨,越野车陷在沙地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7月23日16时许,谢文淋收到一名外地自驾来青游客的求助。

  “在通天河边上,距离唐古拉山镇有60多公里。”游客喘着粗气,在电话中使劲向谢文淋喊出了被困的地点。

  被困地点距离格尔木市460多公里!接完电话,谢文淋想到距离事发地最近的人——远在唐古拉山镇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志愿者马福龙。

  20多分钟后,马福龙携带绞盘及相关救援设备赶往事发地。两个多小时后,成功找到被困游客。

  这是谢文淋和他的团队今年7月实施的第二次远距离救援。

  谢文淋说,类似的救援,每一次都刻骨铭心。

  第一次救援

  “野牛沟里,车子抛锚走不动了。”2016年10月,谢文淋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条信息。

  野牛沟?是距离格尔木100多公里的野牛沟吗?想起昆仑山下那个人烟稀少的野牛沟,谢文淋决定立马出发救援。

  这是谢文淋人生中的第一次救援。因为没有经验,他只穿了一件外套,没有带足够的水、食物、绳索、铁锹、氧气罐等救援物资,就开上自己的越野车往西走。

  野牛沟是昆仑山脉中段北麓的一处山谷,这里是越野及探险人士喜欢去的地方。

  太阳西斜,金色的阳光洒向四周,谢文淋一边用手遮挡光线,一边来回在山谷里找人。3个多小时后,他终于在路边看到了求助者:一男一女靠在一起,在路边等待救援。

  由于女子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谢文淋和男子商议,先把她送到格尔木就医,再解决车辆的问题。当晚,谢文淋将抛锚的汽车拖到青藏公路边上,之后送女子去了医院。

微信图片_20240729070641谢文淋(后排中间)和同事在沙漠集训时合影。

  被冷风冻醒

  “两个人,一台车,陷车两天两夜,只有一个GPS坐标。”2017年3月,收到信息,谢文淋又一个人出发了。

  这一次也是在下午,谢文淋驾车到200多公里外救援。他根据之前的卫星定位坐标确定,两名小伙子的位置应该在玉珠峰(海拔6178米)的西北侧。

  到达海拔4700多米的昆仑山口时,天色已暗,他拿出帐篷和睡袋,在索南达杰纪念碑后面勉强睡了一晚。次日清晨,一阵冷风吹过,谢文淋被冻醒,他立即收拾物品出发。一个多小时后,他在山脚下找到求助者:两名外地来的20多岁小伙子,脸冻得发红发肿,还感冒了。

  原来,两名小伙子缺乏高原长途自驾经验,车辆没有加满油就离开了格尔木,到玉珠峰时车辆燃油耗尽。由于手机没有信号,两人涉险爬上玉珠峰山腰,使用无线电对外呼救,好在格尔木的无线电通信爱好者及时捕捉到了信号。

  这一次救援回来,谢文淋开始思考,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旅行,应该注意什么,遇到困难如何救援?格尔木是距离昆仑山、野牛沟、可可西里、五道梁等地最近的大城市,他认为有必要成立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

  被野牦牛包围

  最难的一次救援是在2018年10月。

  有人求助说,弟弟到了格尔木,写了一封信,进入无人区10多天了,一直没有消息。

  10月,格尔木以西的青藏公路上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场雪,救援难度很大。谢文淋和同事商议,驾驶5辆越野车,携带厚衣物、食物以及取暖设备,13名队员一起寻找。

  刚到可可西里,爬冰卧雪,体能消耗太大,出现感冒、高反症状,一部分队员回撤。坚持10天后,救援队伍只剩下两辆车,谢文淋、山智、尕桑杰3个人还在坚持。随着救援时间变长,车辆不断报警,食物短缺,没有后续支援,条件已经不允许继续寻找,可他们还是决定再坚持一下。

  第13天傍晚,3人找到一处相对避风的山谷扎帐篷。这里是牧民的夏窝子,两只藏獒缩着头,躲在窝子旁边的干牛粪堆里。见状,3人拿出工具,在牛粪堆刨出一个适合扎帐篷的区域,开始烧水做饭休息。那一晚,3人在雪地里给藏獒刨出了一个窝。那一夜,藏獒为他们守了整整一夜。

  夜晚山谷里下起了大雪,温暖的牛粪堆被野牦牛群包围。次日一早,“吭哧吭哧”的野牦牛呼吸声叫醒了3人。等他们拉开帐篷口一看,四周全是野牦牛,几个小时后,3人在可可西里遇到了20多匹狼。

微信图片_20240729070643野外救援。

  气候把人拿捏住了

  还有一次,一个男孩带着登山杖,从格尔木往西徒步时失联了。谢文淋在搜寻时,感受到了在高海拔地区救援时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一天下午,谢文淋和队员沿着山坡前行,远远看见一团雾气从远处慢慢逼近,当气流从指尖划过,拂过脸庞时,他感觉全身冰冷,瞬间失去知觉。

  “气候把人拿捏住了。”谢文淋说,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地方,随时有可能面对大风或者雨雪雾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的考验。

  谢文淋和同事根据年龄、性别、体力估算,一名单独行走的男孩,步行8小时就应该走不动了,可当10余名救援队员向西寻找时,竟一无所获。此后,谢文淋和同事前后5次寻找,未能找到丝毫踪迹。

  在熊、狼等肉食动物经常出没的荒野,找不到水源,没有食物,没有同伴,能靠谁?谢文淋认为,在荒野,一个人独行是大忌,最好是团队结伴而行,安全有依靠,食物有保障。

  去年6月,谢文淋和队员再一次回到原地搜寻男孩的遗物,还是无果。

  “这也是我和队员的心病,继续寻找就是想着给家属和团队一个交代。”前后多次寻找,谢文淋反思,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昆仑山下,为什么总有人独自来冒险?

  “疯子”?怎么可能!

  还有一次,有消息说,格尔木一处农场出现了“疯子”。“‘疯子’?怎么可能!”谢文淋明白,很可能是有人在荒漠里迷路了。

  救援队员赶路途中遇到一处沼泽地,看到一头牛陷入了淤泥。救还是不救?谢文淋和同事果断拿绳子绑住牛的身体,想尽各种办法,牛顺利脱困,10多位救援人员成了泥人。等主人赶到时,牛已经平安地在路口等他了。

  救援继续,谢文淋和队员找了8天,最后在胡杨林附近找到了“疯子”。他是从广州来的小伙子,准备去西藏,从格尔木火车站出来以后,怕被家人及救援人员发现,白天找树林、山洞藏身休息,晚上赶路,但在高海拔地区,步行走了8天,食物短缺,体力不支,最终走不动了。

微信图片_20240729070646谢文淋在野外搜救。本文图片均由海西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提供

  做好准备,再开始高原之旅

  谢文淋认为,青藏高原对他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这里海拔高、紫外线强、氧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野生动物频繁出没,自然界中任何一个因素,对于人来说都是关乎生存的挑战,而有效应对的方式就是团队的力量。

  从部队复员后,谢文淋曾在企业工作过,后来走上创业的道路。从2016年的一个人,到2018年成立30人的海西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再到2024年成立130余人的高原高海拔山区专业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团队,谢文淋和志愿者们,一次次为困境中的高原旅行者送去希望。今年5月,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发布,热衷应急救援公益事业的谢文淋入选。

  “做好准备,再开始高原之旅!”谢文淋和他的团队已经连续9年无偿向游客提供应急救援服务,随着救援经验不断丰富,他和团队成员决定,走进机关单位,走进学校、企业、社会,向更多的人讲授高原应急救援知识,把更多的高原旅行经验传授给人们。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召开
青海祁连:马金宝 | 扎根乡村 演绎无悔青春
青海海东:搭乘高原康养“快车”探寻“健康密码”
青海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推广站点拟确定对象公示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牛!青海泽库县两天内连获两项世界纪录
西宁市加快推动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建设
24H热点
谢文淋:9年高原救援 次次刻骨铭心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甘当通衢...
【农经观察】铁令梅和她的特色产业之路
他们默默守护一方绿水青山
【身边的感动】不负援青时光——记2024年第一季度...
【身边的感动】让“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记第...
【身边的感动】“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记2...
拉公才让:从打工者到致富领头人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八旬老人的桃园情——...
【身边的感动】用爱书写亲情故事——记2024年第一...
热点图片
青海门源:旅游富民蹚新路 定情山下谱新曲
青海门源:旅游富民...
近一万人次周末浪西宁野生动物园
近一万人次周末浪西...
百余名越野爱好者穿越锦绣都兰
百余名越野爱好者穿...
辽宁游客心跳骤停 青海医生倾力抢救
辽宁游客心跳骤停 青...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野人菜”成了村民的致富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还水于河,只为黄河安澜——青海省海南州“小水电”清理整改综述
还水于河,只为黄河...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达隆村,军民情深映丹心
【再走青藏线——传...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内外兼修”,囊谦生态旅游乘势而上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谢文淋:9年高原救援 次次刻骨铭心

西海都市报
2024-07-29 08: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谢文淋:9年高原救援 次次刻骨铭心

西海都市报
2024-07-29 08: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谢文淋:9年高原救援 次次刻骨铭心

  • 2024-07-29 08:06:31
  • 来源:西海都市报
微信图片_20240729070636海西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校园开展安全教育。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河水上涨,越野车陷在沙地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7月23日16时许,谢文淋收到一名外地自驾来青游客的求助。

  “在通天河边上,距离唐古拉山镇有60多公里。”游客喘着粗气,在电话中使劲向谢文淋喊出了被困的地点。

  被困地点距离格尔木市460多公里!接完电话,谢文淋想到距离事发地最近的人——远在唐古拉山镇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志愿者马福龙。

  20多分钟后,马福龙携带绞盘及相关救援设备赶往事发地。两个多小时后,成功找到被困游客。

  这是谢文淋和他的团队今年7月实施的第二次远距离救援。

  谢文淋说,类似的救援,每一次都刻骨铭心。

  第一次救援

  “野牛沟里,车子抛锚走不动了。”2016年10月,谢文淋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条信息。

  野牛沟?是距离格尔木100多公里的野牛沟吗?想起昆仑山下那个人烟稀少的野牛沟,谢文淋决定立马出发救援。

  这是谢文淋人生中的第一次救援。因为没有经验,他只穿了一件外套,没有带足够的水、食物、绳索、铁锹、氧气罐等救援物资,就开上自己的越野车往西走。

  野牛沟是昆仑山脉中段北麓的一处山谷,这里是越野及探险人士喜欢去的地方。

  太阳西斜,金色的阳光洒向四周,谢文淋一边用手遮挡光线,一边来回在山谷里找人。3个多小时后,他终于在路边看到了求助者:一男一女靠在一起,在路边等待救援。

  由于女子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谢文淋和男子商议,先把她送到格尔木就医,再解决车辆的问题。当晚,谢文淋将抛锚的汽车拖到青藏公路边上,之后送女子去了医院。

微信图片_20240729070641谢文淋(后排中间)和同事在沙漠集训时合影。

  被冷风冻醒

  “两个人,一台车,陷车两天两夜,只有一个GPS坐标。”2017年3月,收到信息,谢文淋又一个人出发了。

  这一次也是在下午,谢文淋驾车到200多公里外救援。他根据之前的卫星定位坐标确定,两名小伙子的位置应该在玉珠峰(海拔6178米)的西北侧。

  到达海拔4700多米的昆仑山口时,天色已暗,他拿出帐篷和睡袋,在索南达杰纪念碑后面勉强睡了一晚。次日清晨,一阵冷风吹过,谢文淋被冻醒,他立即收拾物品出发。一个多小时后,他在山脚下找到求助者:两名外地来的20多岁小伙子,脸冻得发红发肿,还感冒了。

  原来,两名小伙子缺乏高原长途自驾经验,车辆没有加满油就离开了格尔木,到玉珠峰时车辆燃油耗尽。由于手机没有信号,两人涉险爬上玉珠峰山腰,使用无线电对外呼救,好在格尔木的无线电通信爱好者及时捕捉到了信号。

  这一次救援回来,谢文淋开始思考,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旅行,应该注意什么,遇到困难如何救援?格尔木是距离昆仑山、野牛沟、可可西里、五道梁等地最近的大城市,他认为有必要成立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

  被野牦牛包围

  最难的一次救援是在2018年10月。

  有人求助说,弟弟到了格尔木,写了一封信,进入无人区10多天了,一直没有消息。

  10月,格尔木以西的青藏公路上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场雪,救援难度很大。谢文淋和同事商议,驾驶5辆越野车,携带厚衣物、食物以及取暖设备,13名队员一起寻找。

  刚到可可西里,爬冰卧雪,体能消耗太大,出现感冒、高反症状,一部分队员回撤。坚持10天后,救援队伍只剩下两辆车,谢文淋、山智、尕桑杰3个人还在坚持。随着救援时间变长,车辆不断报警,食物短缺,没有后续支援,条件已经不允许继续寻找,可他们还是决定再坚持一下。

  第13天傍晚,3人找到一处相对避风的山谷扎帐篷。这里是牧民的夏窝子,两只藏獒缩着头,躲在窝子旁边的干牛粪堆里。见状,3人拿出工具,在牛粪堆刨出一个适合扎帐篷的区域,开始烧水做饭休息。那一晚,3人在雪地里给藏獒刨出了一个窝。那一夜,藏獒为他们守了整整一夜。

  夜晚山谷里下起了大雪,温暖的牛粪堆被野牦牛群包围。次日一早,“吭哧吭哧”的野牦牛呼吸声叫醒了3人。等他们拉开帐篷口一看,四周全是野牦牛,几个小时后,3人在可可西里遇到了20多匹狼。

微信图片_20240729070643野外救援。

  气候把人拿捏住了

  还有一次,一个男孩带着登山杖,从格尔木往西徒步时失联了。谢文淋在搜寻时,感受到了在高海拔地区救援时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一天下午,谢文淋和队员沿着山坡前行,远远看见一团雾气从远处慢慢逼近,当气流从指尖划过,拂过脸庞时,他感觉全身冰冷,瞬间失去知觉。

  “气候把人拿捏住了。”谢文淋说,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地方,随时有可能面对大风或者雨雪雾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的考验。

  谢文淋和同事根据年龄、性别、体力估算,一名单独行走的男孩,步行8小时就应该走不动了,可当10余名救援队员向西寻找时,竟一无所获。此后,谢文淋和同事前后5次寻找,未能找到丝毫踪迹。

  在熊、狼等肉食动物经常出没的荒野,找不到水源,没有食物,没有同伴,能靠谁?谢文淋认为,在荒野,一个人独行是大忌,最好是团队结伴而行,安全有依靠,食物有保障。

  去年6月,谢文淋和队员再一次回到原地搜寻男孩的遗物,还是无果。

  “这也是我和队员的心病,继续寻找就是想着给家属和团队一个交代。”前后多次寻找,谢文淋反思,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昆仑山下,为什么总有人独自来冒险?

  “疯子”?怎么可能!

  还有一次,有消息说,格尔木一处农场出现了“疯子”。“‘疯子’?怎么可能!”谢文淋明白,很可能是有人在荒漠里迷路了。

  救援队员赶路途中遇到一处沼泽地,看到一头牛陷入了淤泥。救还是不救?谢文淋和同事果断拿绳子绑住牛的身体,想尽各种办法,牛顺利脱困,10多位救援人员成了泥人。等主人赶到时,牛已经平安地在路口等他了。

  救援继续,谢文淋和队员找了8天,最后在胡杨林附近找到了“疯子”。他是从广州来的小伙子,准备去西藏,从格尔木火车站出来以后,怕被家人及救援人员发现,白天找树林、山洞藏身休息,晚上赶路,但在高海拔地区,步行走了8天,食物短缺,体力不支,最终走不动了。

微信图片_20240729070646谢文淋在野外搜救。本文图片均由海西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提供

  做好准备,再开始高原之旅

  谢文淋认为,青藏高原对他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这里海拔高、紫外线强、氧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野生动物频繁出没,自然界中任何一个因素,对于人来说都是关乎生存的挑战,而有效应对的方式就是团队的力量。

  从部队复员后,谢文淋曾在企业工作过,后来走上创业的道路。从2016年的一个人,到2018年成立30人的海西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再到2024年成立130余人的高原高海拔山区专业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团队,谢文淋和志愿者们,一次次为困境中的高原旅行者送去希望。今年5月,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发布,热衷应急救援公益事业的谢文淋入选。

  “做好准备,再开始高原之旅!”谢文淋和他的团队已经连续9年无偿向游客提供应急救援服务,随着救援经验不断丰富,他和团队成员决定,走进机关单位,走进学校、企业、社会,向更多的人讲授高原应急救援知识,把更多的高原旅行经验传授给人们。

作者 祁宗珠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