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蓝雀山下新达隆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洪旭 才贡加
发布时间:2024-07-31 07:10:09
编辑:童洋
QQ图片20240731055255雨后达隆村。公保安加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23日,小雨。

  地点: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

  “8时15分至11时30分:入户排查。14时至15时30分:防汛点排查。16时:各组防汛人员集中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21时至23时:入户及前往防汛点复查。”这是7月22日当天,西宁市大通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党支部副书记赵保业的防汛工作时间表。

  自6月初,青海全面进入汛期以来,达隆村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除日常工作外,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防汛。而赵保业则发挥着全村安全“吹哨人”的作用,为了村民的生命安全,他每天至少两次入户排查,耐心地向村民宣传避险自救知识。不仅如此,他和同事还要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往返巡查,经常是天刚亮就出了门,夜深了还没有回家。

QQ图片20240731055302受访人签名留念。才贡加 摄

  采访中,屋外的雨淅淅沥沥。雨声稍有急促,赵保业便会转头看向窗外,从他的眼神中,能感觉到他在观察和判断降雨的情况。赵保业的“一心二用”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就如同70年前11万筑路军民战天斗地,修通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蓝雀山下达隆村,军民共建一家亲。结对帮扶见真情,产业兴旺一片新。”位于向化乡东北部蓝雀山脚下的达隆村,2016年被认定为贫困村,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62201部队与达隆村结成帮扶对子。2018年,为激活村子“自我造血”功能,部队立足达隆村实际,投资46.8万元购置一批农机具,帮助村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9年,投资60万元,建立130千瓦光伏电站,让全村吃上了“能源饭”。2020年,投资103万元,打造2000平方米乡村旅游接待点,用好风景探索出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

  随着达隆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和村集体产业不断壮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村民靳成太感慨,以前看着别人村里环境优美,特别羡慕,现在咱自己的村一点不逊色。

  采访结束,报道组成员从达隆村嬗变的实践中,深深感受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这种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军民鱼水深情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都彰显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召开
青海加强跨区域跨层级药品协同监管
《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印发
青海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推广站点拟确定对象公示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牛!青海泽库县两天内连获两项世界纪录
西宁市加快推动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建设
24H热点
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青海赛区省级选拔...
全国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东西部协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
2024年全国职工网络达人青海行活动正式启动
西宁开发区出台11条措施服务光伏锂电产业发展
青海3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青海加强跨区域跨层级药品协同监管
青海首部“多规合一”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式发布
【文化中国行】第二届锦绣都兰赛马会开幕
【文化中国行】探寻明长城之“最”——“寻迹青海...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青海】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各...
热点图片
青海门源:旅游富民蹚新路 定情山下谱新曲
青海门源:旅游富民...
近一万人次周末浪西宁野生动物园
近一万人次周末浪西...
百余名越野爱好者穿越锦绣都兰
百余名越野爱好者穿...
辽宁游客心跳骤停 青海医生倾力抢救
辽宁游客心跳骤停 青...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野人菜”成了村民的致富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还水于河,只为黄河安澜——青海省海南州“小水电”清理整改综述
还水于河,只为黄河...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达隆村,军民情深映丹心
【再走青藏线——传...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内外兼修”,囊谦生态旅游乘势而上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蓝雀山下新达隆

青海日报
2024-07-31 07:1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蓝雀山下新达隆

青海日报
2024-07-31 07:1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蓝雀山下新达隆

  • 2024-07-31 07:10:09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0731055255雨后达隆村。公保安加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23日,小雨。

  地点: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

  “8时15分至11时30分:入户排查。14时至15时30分:防汛点排查。16时:各组防汛人员集中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21时至23时:入户及前往防汛点复查。”这是7月22日当天,西宁市大通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党支部副书记赵保业的防汛工作时间表。

  自6月初,青海全面进入汛期以来,达隆村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除日常工作外,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防汛。而赵保业则发挥着全村安全“吹哨人”的作用,为了村民的生命安全,他每天至少两次入户排查,耐心地向村民宣传避险自救知识。不仅如此,他和同事还要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往返巡查,经常是天刚亮就出了门,夜深了还没有回家。

QQ图片20240731055302受访人签名留念。才贡加 摄

  采访中,屋外的雨淅淅沥沥。雨声稍有急促,赵保业便会转头看向窗外,从他的眼神中,能感觉到他在观察和判断降雨的情况。赵保业的“一心二用”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就如同70年前11万筑路军民战天斗地,修通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蓝雀山下达隆村,军民共建一家亲。结对帮扶见真情,产业兴旺一片新。”位于向化乡东北部蓝雀山脚下的达隆村,2016年被认定为贫困村,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62201部队与达隆村结成帮扶对子。2018年,为激活村子“自我造血”功能,部队立足达隆村实际,投资46.8万元购置一批农机具,帮助村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9年,投资60万元,建立130千瓦光伏电站,让全村吃上了“能源饭”。2020年,投资103万元,打造2000平方米乡村旅游接待点,用好风景探索出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

  随着达隆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和村集体产业不断壮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村民靳成太感慨,以前看着别人村里环境优美,特别羡慕,现在咱自己的村一点不逊色。

  采访结束,报道组成员从达隆村嬗变的实践中,深深感受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这种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军民鱼水深情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都彰显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 张洪旭 才贡加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