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盛夏,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群山逶迤,林木斑斓。年近古稀的王啟撑着雨伞蹒跚在蜿蜒的山路上。
“前几年还走得动,浑身都是劲儿,如今年纪大了,走几步就得歇歇。”老人喘着气指了指不远处的半山坡,笑着说:“快到了,前面就是我家老屋。”
打开老屋大门那把锈迹斑斑的锁,一同打开的还有尘封已久的记忆。
1974年,17岁的王啟接到公社通知,铁道兵部队要来公社接新兵,他是候选人之一。那个年代,当兵对于王啟这样身处山区的年轻人来说,人生有了新的可能。
审核很快通过,前来接兵的领导对这个老实巴交的农家子弟很满意。没过多久,穿着崭新军装的王啟和另外两位年轻人胸佩大红花,坐上了部队开往西宁的大卡车,一路上开心地一直笑,一直笑。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将老人从回忆中拉回现实。“是该好好修修老房子了。”老人喃喃自语。
斑驳的门框上早已泛黄的春联依稀可见岁岁平安几个字,老旧的相框里窄窄的老照片有些许模糊,老屋不算破败,只是因为许久未住少了些人气。
自打孙子出生,王啟和老伴儿便搬到镇上,帮助工作繁忙的儿子儿媳照顾孩子。
“一走就是八九年,年龄大了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王啟说,等孙子再大些,他还想搬回来住,镇上的生活虽然方便,但总不及这里舒坦。
王啟似乎很喜欢照相,柜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相册,翻开一本本老旧的相册,尘封的记忆再次浮现眼前。
“这是我第一次照相。”已经有些模糊的黑白照片里,身穿军装,年轻的王啟满脸意气风发。
新兵连的训练很苦,但时间过得很快,新兵训练结束那天,借了连部的相机,王啟拍下了人生第一张照片。
也是在那一天,王啟得知了部队马上开拔前往海西,参加青藏铁路的修建。
“背上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唱着雄壮的《铁道兵志在四方》,王啟与战友一道,用铁镐、铁钎、钉耙、箩筐和扁担一次次向着冻土、坚石发起猛攻。
90多斤重的箩筐,在高海拔地区像是增加了一倍重量,累了就趴在戈壁滩睡一会,肩压肿了、手脚磨破了,由于天气寒冷,伤口处的外表皮肉和袜子早已冻在一起,一脱袜子带皮一起扯了下来。可就是这样,王啟也没有叫过苦、喊过累,他深刻铭记连长说的那句话:“艰苦就是光荣,争取时间就是胜利。”他也用实践证明了铁道兵的钢铁意志。
和1954年的那些修筑“两路”的前辈一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像血液一样流淌在王啟和他的战友年轻的身体中,这无疑是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敢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的传承。
一朝是军人,一生铸军魂。在火热的军营里,在有限的服役期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留下了一段激昂的青春。从军三年,王啟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优秀的革命战士。
脱下军装,王啟先后在村里民兵连长和治保主任的岗位上任职30多年,秉承着“两路”精神,继续发光发热。退伍回乡后,他用了近半生时间,矢志不渝地践行着入伍之初许下的誓言。
不同的战场,一样的担当。
黑泉水库修建时,他带着民兵连冲在第一线;防汛防灾时,他没日没夜检查隐患。虽然性格耿直不善言辞,但他的所作所为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窗外的雨依旧下个不停,老屋内已有阵阵寒气,王啟裹了裹外套仍旧不愿意离开,将一本本满载回忆的相册放好,看着记者携带的相机若有所思。
“再为我拍张照吧。”
翻出当年的军帽,看着镜子里青春不在的自己,王啟庄重地敬了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