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22日,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穿梭在极具民族特色的楼宇之间。在淡淡的药香中,患者带着对健康的渴望和对医院的信任,纷纷前来寻求治疗。
跟随院长助理索南卓玛走进外治科病房,医生正在为前来看病的患者仔细诊断。“最近,我这腰和腿疼得厉害,晚上都睡不好觉。这种疼痛状况已经持续个把月,近来愈发严重。”老奶奶周素梅眉头紧皱、一脸焦虑地向外治科医生杨忠先诉说病情。杨忠先起身走到患者身边,仔细触摸腰部和腿部的疼痛部位,随后通过舌诊方法观察患者的舌头。“从刚刚的检查和你舌苔厚且颜色异常的表现来看,病因可能是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别担心,我们先尝试一些外治方法。”
杨忠先建议周素梅先通过艾灸和拔罐疏通经络,同时配合藏药的外用敷贴。“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能调节气血运行。拔罐则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经络通畅。借助藏药的外敷渗透作用,可以直达病灶,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杨忠先耐心地为老人讲解。
“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以热忱的服务迎接每一位患者,让各族群众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一视同仁的关爱和竭尽全力的治疗。”索南卓玛坦言。
不久前,来自同仁市周边乡村的藏族老人尼玛顿珠因长期受肠胃疾病困扰,身体日渐消瘦。他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同仁市藏医院就诊。
考虑到老人的语言习惯,医院特意安排了精通汉藏双语的医护人员与他沟通,确保老人能够准确理解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针对尼玛顿珠的肠胃疾病,医生们充分发挥藏医药的特色优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藏药内服、外治等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协作,藏族医生仁青多杰为老人精心调配藏药,汉族护士刘春霞则耐心地为老人实施相关治疗,并细心地关注老人的身体反应。
住院期间,尼玛顿珠感受到了浓浓暖意。不仅医护人员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对待患者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而且患者彼此帮助,像一家人一样相处融洽。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尼玛顿珠的肠胃疾病有了明显好转,胃口逐渐变好,体重也开始增加。出院时,老人为医护人员送上了一面写有“民族团结一家亲,藏医妙手保健康”字样的锦旗。“在这里,我不仅治好了病,还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真的非常温暖。”尼玛顿珠说。
这样的例子在同仁市藏医院还有很多。正是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团结之花在医院里才绽放得愈加绚烂。
不仅如此,藏医院十分注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定期组织医疗团队深入同仁市社区和乡村,开展义诊活动,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各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举办藏医药文化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各族群众展示藏医药的历史渊源和独特价值。
索南卓玛说:“在工作中,将加大对藏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建立藏药展览馆,展示其历史和成就。同时,持续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打造一流的特色藏医院,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