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小高陵的第一次转变始于一场山洪……
地处湟源县青藏公路109国道沿线,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海拔2600米至3200米,年降雨量只有350毫米至400毫米的小高陵,曾是一个地薄水缺、植被稀疏、风沙肆虐、灾害频发的穷山村。
1956年,一场山洪冲毁了小高陵后山罗尔干阳坡上开春新栽的树苗和庄稼,也动摇了村民开山造林的信心。
“天上掉财也不富命穷的人,先人都弄不成的事儿咱能成?”大半年的辛苦毁于一旦,村里首任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元不信邪:“山顶上两棵老树长得枝繁叶茂,凭啥其他地方就不行嘞?”
一定有规律!
原来,两棵树紧靠山顶一座庙,庙沿流下的水在树下冲出两个小坑,坑里的积水时时滋养着两棵树。
从两棵树受到启发,小高陵人渐渐摸索出“分层治山、从上而下治水”的“三板斧”: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顶,挖水平沟,截流分洪;山坡上挖鱼鳞坑,蓄水植树;在山脚的缓坡地带,修建外高里低的窄式梯田种粮食。
自此,小高陵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山治水的攻坚战……
王金龙,小高陵村党总支部委员会第一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第二任党支部书记王生珍的儿子。
儿时记忆里,父亲总是早出晚归,扛着一把锹,忙碌在山沟沟里。
12岁,王金龙第一次参加山上的劳动,拿着比自己还高的铁锨,吃力地挖着树坑,黑刺、柠条上的刺扎得满手都是血痕。
“那时候,全村都在山上劳动,不论老幼,大家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王金龙回忆,那时候村里的大锅饭是“早上汤、中午光、晚上清汤见月光”,即便如此,在上千亩梯田上,小高陵人用一双双手一铁锨一铁锨、一背篼一背篼,让三条沟、八座山、十五面坡旧貌换新颜。
奋战七年,开垦梯田480公顷、四旁植树16万株,78%的水土流失面积得以治理,全村人均有了两亩以上的旱涝保收田。
回忆往昔,王金龙总会想起父亲常说的那句话,“林子是小高陵村最大的财富,也是全村最大的荣誉。”
王生珍1958年到1962年期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曾代表小高陵村前往北京接受国务院嘉奖。
20世纪70年代,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教片《治山造林保水土》里记录了小高陵人民垦荒造林的真实情况——“青海高原风光好,日月山下红旗飘。人如海,歌如潮,挥银锄,志气豪。”
这是一幅英雄群像,展现了小高陵人对理想事业的坚定与忠诚。随着歌声回荡在小高陵山间的,正是小高陵人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据统计,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小高陵村累计开挖近22万个鱼鳞坑,植树4.5万株,开垦梯田293.3公顷,近八成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
如今,站在罗尔干山顶,两棵老树依旧枝繁叶茂,昔日的荒山早已青翠掩映,层层梯田依山阵列……
小高陵这三个字已不仅仅指代一个地名,更代表着高原儿女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股精神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一脉传承。
悠悠岁月,站在时代前沿,小高陵人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每一次抉择、奋进和蜕变,都是对初心的追寻与重温。
山头绿了,心头的“红”永不褪色。
2018年9月,小高陵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开门迎客。
河湟建筑风格的宿舍、分组讨论室、多功能教室,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小高陵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年代。
“这里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有4个讨论区、1个展馆、1个多功能教室和800平方米的宿舍,以及土地认筹体验区。”从培训基地讲解员龙卓玛口中得知,学员培训之余,还能通过土地认筹的方式身体力行感受红色精神。
随着培训班越办越多,同红色精神一起深入人心的还有小高陵独特的梯田景观,乡村旅游由此渐渐火热起来……
青山为证,在奔向“两个一百年”梦想的过程中,小高陵仍旧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