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热”资源带来好“钱”景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九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多钧 宋明慧 才贡加 吴占云
发布时间:2024-08-09 06:54:45
编辑:何继红
清扫浴池。吴占云 才贡加 宋明慧 张多钧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家乡有青青的草原,新鲜的空气,每天一睁开眼就能看见遍地的牛羊,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我梦想实现的地方。选择回到家乡,我从未后悔。”2020年,杨鸿昌从吉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先在外企上班,之后在山东省济南市创业开酒吧,2022年选择回到了达玉村。

  “村里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打造温泉酒店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的目标就是将村内的温泉酒店打造成全省知名品牌,让村民多一条增收门路。”普华加从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眼科专业毕业后,在西宁市爱尔眼科医院工作一年后,选择回到达玉村。

  “我从小在青海湖边长大,看过外面的世界,觉得还是家乡最好,如今在家门口上班,工作闲暇时还能帮着家人放牧,而且收入也不低,这是一份我梦寐以求的工作。”2022年,普和毛青措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返回达玉村。

  ……

  达玉村究竟有什么?让在外打拼的大学生一个又一个返回故乡。

  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年钦夏格尔山顶白雪皑皑,山腰云带缠绕,山下草原碧绿,小河涓涓,偶尔还能看到追逐觅食的马鹿。如果运气好,还可以邂逅号称“草原大熊猫”的普氏原羚。

  吸引大学生接二连三返回家乡,除了生态之美,更为重要的还是地热温泉资源。达玉村有308户927人,是藏汉混居的纯牧业村,全村草场面积31万亩(约2.07万公顷)。全村有大大小小九口温泉,各温泉泉源暗通,水色清澈,四季喷涌不竭,水温最高可达60摄氏度,日出水量近百吨,可直接饮用,其中最大的一口泉眼被当地群众誉为“西海第一神泉”。温泉不仅滋养着这里的牧人,还因富含天然的矿物质,成为当地人的养生秘笈,为此,当地群众对温泉呵护有加。

  近年来,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依托地处青海湖边区位优势,利用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探索“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了西海温泉酒店。

  西海温泉酒店的水源就来自“西海第一神泉”,走进浴室大厅,左右两侧分别是男浴区和女浴区,浴池分别有清水浴、玫瑰花浴、牛奶浴,每个浴池都雾气腾腾。温泉酒店共有客房19间,除了公共浴池外,每个客房都有独立小浴室,能满足客人个性化需求。

  “温泉酒店2021年建成投运,去年承包给第三方经营,年底村集体增收66万元。”达玉村党支部书记昂秀拉夫旦说,今年初村集体又投入75万元,用于温泉酒店基础设施改造和管道改造,并从今年开始由村集体成立的公司经营管理。

  过去,达玉村以传统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如今,借助青海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东风,达玉村踏上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路子。谈及其中的转变,昂秀拉夫旦为记者解惑。

  “其实,早在1993年开始,村里就在温泉泉眼处搭建了一排平房,那是早期村集体发展旅游的雏形,当时收入不高,名声不显,来泡温泉的基本都是当地群众。2005年,将原先的一排小平房进行改造,档次稍有提升,21间小屋里都有泡温泉的浴池,那时候村集体才算真正有了收入,依托温泉每年盈利7万元。”昂秀拉夫旦表示,由于旅游业态的快速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能不断完善。

  因此,对于达玉村来说,发展以温泉地热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是历史的选择,更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2020年,昂秀拉夫旦利用乡村振兴资金将原先的小房子拆除,改造成温泉酒店,增加村级经济的同时,为村里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吸引在外务工就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建设家乡。杨鸿昌就是其中之一。杨鸿昌返乡后,与同村的另外几名大学毕业生竞聘温泉酒店经理。他们依托多年在外工作经验,成功竞聘成功;普华加应聘为温泉酒店营销经理,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引流客源;普和毛青措应聘为温泉酒店前台接待,每个月工资5000元,家门口就业,工作、家务两不误。

  今年,通过改造后的温泉酒店拥有客房19间,还增加了餐饮项目,带动村里畜产品销售,同时带动村民增收。“现在客房还是太少,满足不了旅行社、旅游团的需求,为此,我们引导村民发展牧家乐,游客可以自由选择,体验藏族风情。”昂秀拉夫旦说。

  通过温泉酒店带动,去年全村有10户牧民经营牧家乐,户均增收了3万元。今年,经营牧家乐的牧户达到了50户。作为温泉酒店的补充,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更多村民多了一条增收的门路。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吴晓军在省水利厅、省数据局调研
青海门源:成立首批“名匠工作室”
纪录片《守护中华水塔》8月8日晚在CCTV-9首播
省委网信办公布"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推广站点拟确定对象公示
玉树州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免费午餐项目
西宁新千:最具本地特色的夜市
24H热点
青海海东: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青海省出台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工作措施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德令哈...
“以旧换新”,“焕新”消费市场新活力——“年中...
吴晓军在西宁海东黄南调研督导重点项目时强调 更大...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小小联系点,映照全过程...
青海西宁:雪豹IP形象“福豹”入驻豹街 市民游客争...
青海:团鱼山矿区总体规划正式批复
纪录片《守护中华水塔》8月8日晚在央视CCTV-9首播
青海门源:成立首批“名匠工作室”
热点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画布上绘就的美丽图景
【乡村振兴在青海】...
【农经观察】冷凉蔬菜:高原上生长的绿色瑰宝——“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七
【农经观察】冷凉蔬...
【乡村振兴在青海】覆膜麦田绘出夏收好“丰”景
【乡村振兴在青海】...
【农说】发挥优势 打造高原冷凉蔬菜品牌
【农说】发挥优势 打...
西成铁路沈家村1号隧道顺利贯通
西成铁路沈家村1号隧...
小高陵:一锹挥舞万山变
小高陵:一锹挥舞万山变
社区“小板凳” 共治“大平台”
社区“小板凳” 共治...
民族团结之花 绽放健康港湾
民族团结之花 绽放健...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热”资源带来好“钱”景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九

青海日报
2024-08-09 06: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热”资源带来好“钱”景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九

青海日报
2024-08-09 06: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热”资源带来好“钱”景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九

  • 2024-08-09 06:54:45
  • 来源:青海日报
清扫浴池。吴占云 才贡加 宋明慧 张多钧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家乡有青青的草原,新鲜的空气,每天一睁开眼就能看见遍地的牛羊,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我梦想实现的地方。选择回到家乡,我从未后悔。”2020年,杨鸿昌从吉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先在外企上班,之后在山东省济南市创业开酒吧,2022年选择回到了达玉村。

  “村里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打造温泉酒店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的目标就是将村内的温泉酒店打造成全省知名品牌,让村民多一条增收门路。”普华加从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眼科专业毕业后,在西宁市爱尔眼科医院工作一年后,选择回到达玉村。

  “我从小在青海湖边长大,看过外面的世界,觉得还是家乡最好,如今在家门口上班,工作闲暇时还能帮着家人放牧,而且收入也不低,这是一份我梦寐以求的工作。”2022年,普和毛青措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返回达玉村。

  ……

  达玉村究竟有什么?让在外打拼的大学生一个又一个返回故乡。

  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年钦夏格尔山顶白雪皑皑,山腰云带缠绕,山下草原碧绿,小河涓涓,偶尔还能看到追逐觅食的马鹿。如果运气好,还可以邂逅号称“草原大熊猫”的普氏原羚。

  吸引大学生接二连三返回家乡,除了生态之美,更为重要的还是地热温泉资源。达玉村有308户927人,是藏汉混居的纯牧业村,全村草场面积31万亩(约2.07万公顷)。全村有大大小小九口温泉,各温泉泉源暗通,水色清澈,四季喷涌不竭,水温最高可达60摄氏度,日出水量近百吨,可直接饮用,其中最大的一口泉眼被当地群众誉为“西海第一神泉”。温泉不仅滋养着这里的牧人,还因富含天然的矿物质,成为当地人的养生秘笈,为此,当地群众对温泉呵护有加。

  近年来,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依托地处青海湖边区位优势,利用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探索“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了西海温泉酒店。

  西海温泉酒店的水源就来自“西海第一神泉”,走进浴室大厅,左右两侧分别是男浴区和女浴区,浴池分别有清水浴、玫瑰花浴、牛奶浴,每个浴池都雾气腾腾。温泉酒店共有客房19间,除了公共浴池外,每个客房都有独立小浴室,能满足客人个性化需求。

  “温泉酒店2021年建成投运,去年承包给第三方经营,年底村集体增收66万元。”达玉村党支部书记昂秀拉夫旦说,今年初村集体又投入75万元,用于温泉酒店基础设施改造和管道改造,并从今年开始由村集体成立的公司经营管理。

  过去,达玉村以传统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如今,借助青海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东风,达玉村踏上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路子。谈及其中的转变,昂秀拉夫旦为记者解惑。

  “其实,早在1993年开始,村里就在温泉泉眼处搭建了一排平房,那是早期村集体发展旅游的雏形,当时收入不高,名声不显,来泡温泉的基本都是当地群众。2005年,将原先的一排小平房进行改造,档次稍有提升,21间小屋里都有泡温泉的浴池,那时候村集体才算真正有了收入,依托温泉每年盈利7万元。”昂秀拉夫旦表示,由于旅游业态的快速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能不断完善。

  因此,对于达玉村来说,发展以温泉地热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是历史的选择,更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2020年,昂秀拉夫旦利用乡村振兴资金将原先的小房子拆除,改造成温泉酒店,增加村级经济的同时,为村里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吸引在外务工就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建设家乡。杨鸿昌就是其中之一。杨鸿昌返乡后,与同村的另外几名大学毕业生竞聘温泉酒店经理。他们依托多年在外工作经验,成功竞聘成功;普华加应聘为温泉酒店营销经理,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引流客源;普和毛青措应聘为温泉酒店前台接待,每个月工资5000元,家门口就业,工作、家务两不误。

  今年,通过改造后的温泉酒店拥有客房19间,还增加了餐饮项目,带动村里畜产品销售,同时带动村民增收。“现在客房还是太少,满足不了旅行社、旅游团的需求,为此,我们引导村民发展牧家乐,游客可以自由选择,体验藏族风情。”昂秀拉夫旦说。

  通过温泉酒店带动,去年全村有10户牧民经营牧家乐,户均增收了3万元。今年,经营牧家乐的牧户达到了50户。作为温泉酒店的补充,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更多村民多了一条增收的门路。

作者 张多钧 宋明慧 才贡加 吴占云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