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卓玛措的“逆袭”——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十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多钧 宋明慧 才贡加 吴占云
发布时间:2024-08-11 07:31:01
编辑:王易

大湖之畔。才贡加 吴占云 张多钧 宋明慧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青海湖畔遇见卓玛措时,她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实干,黝黑的脸庞上还有一丝稚嫩,但眼神却是非常坚毅,她与人交谈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做起事情雷厉风行,好像脚底带风。

  莫热村灵珠民宿内,卓玛措有条不紊地打扫卫生。拽一拽床脚褶皱的被褥,擦拭洗漱间内洗脸池上的水渍,将卧室落地窗擦得一尘不染,透过窗户一眼望去,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尽收眼底。

  “客人入住,基本需求就是要远眺青海湖或仰望星空,我的工作就是要提高服务质量,让客人记住青海湖,记住青海。”起初聊天时,卓玛措还有点拘谨,当告知她拿出平日里与客人相处的状态与我们聊天时,她才放下拘束感,聊起了灵珠民宿。

  今年28岁的卓玛措,家住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村,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没有牛羊,草场面积更是少之又少,只在家后面的南山坡上有一片草场。夏日里,草场上五颜六色的小花肆意绽放。

  卓玛措所在的莫热村就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旁的南山腰,距离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只有2公里左右,依托景区庞大流量带动,周边牧民群众成为旅游从业者,告别了过去单一的畜牧业产业,转变身份成为生态旅游从业者。

  卓玛措依稀记得小时候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门口摆摊经营的场景:“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夏天,青海湖旅游高峰期,我每天穿个小藏袍站在景区门口,与游客合照,每次合照收取的费用是1元,一天下来有不少,我和母亲的日常开销足够了。”

  卓玛措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门口与游客合影持续几年,并有了一定积蓄后,她开始拓展业务,采购了一批纱巾、披肩、太阳帽,并在与游客合照时向游客销售商品。旅游淡季时会在镇上的饭馆打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卓玛措母女的生活才有了改观,也终于不用为了生计发愁。

  然而,卓玛措并不满足于此,眼看着村里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将自家房屋改造成藏式民宿,吸引不少游客,赚到了“金山银山”,卓玛措眼红了。再看看自家几间低矮的土房,似乎一阵大风就会倒塌,卓玛措的心里尽是焦急。

  转机出现在脱贫攻坚时期,卓玛措母女被确定为村里建档立卡户,享受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危房改造项目中,享受了4.5万元的危房补助,将几间破败不堪的低矮土房推倒重建。随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更加坚定了卓玛措想发展生态旅游延伸产业的决心,紧接着她又利用到户产业资金对新房进行装修,将自家住房改造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宿,2021年7月正式营业。

  “起初,资金有限,民宿的规模和基础设施不够好,但是还是有很多游客,一年挣不少,比在外面打工强,而且就在自己家,虽然辛苦,但心情舒畅。”第一年盈利后,卓玛措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改善民宿居住条件,建起了餐厅、厨房,为游客提供餐饮。

  “雪球”越滚越大。去年,卓玛措经营的民宿盈利20万元。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卓玛措又将民宿内所有房间改造成落地窗,洗漱间内所有洗漱用品换成了更上档次的。还在民宿外搭建了传统牦牛帐篷,供游客参观。为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还在民宿旁的空地上搭建了现代化帐篷的露营地。

  站在卓玛措家的民宿里,眼前是望不到边的青海湖,好似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天空的蔚蓝和云朵的洁白,全部照映在青海湖上。“游客晚上回来,在民宿吃过晚饭后,还可以穿着藏服,骑马上一趟南山,从山顶俯瞰青海湖全貌,一趟来回1小时左右,费用只需100元。”为了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今年,卓玛措购买了马匹,餐厅内摆放了民族服饰,让游客穿着民族服饰骑马驰骋草原。

  昔日贫困的牧家女孩,如今依托青海湖,靠着勤劳智慧,不仅转身当老板,还带动周边更多人致富。民宿环境卫生清洁和后厨做饭,卓玛措母女根本忙不过来,每年还会招收三四名假期工帮忙,每人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

  “明年我计划在民宿新增一些儿童游乐设施项目,主要是牧区小孩玩的一些游戏,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城市孩子有不同的旅游体验。后期,还要根据游客需求,不断完善民宿条件,让游客住在民宿就像回到自己家。”谈起未来,卓玛措信心满满。

  江西沟镇莫热村,像卓玛措一样的旅游从业者有很多。全村760户牧民家庭中,经营民宿的有131户,经营家庭宾馆的有34户,还有360户人家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从事骑马骑牛服务。就去年而言,莫热村七社的92户牧民,仅在景区内提供骑马骑牛服务,4个月就挣了60万元。

  对世代居住在青海湖畔的牧民来说,见证了青海湖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历程,湖水越来越清澈,面积越来越大,鸟儿越来越多,亲身经历了生活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如今仅旅游收入就占到村民总收入的70%以上。

  采访最后,卓玛措说,从小在青海湖边长大,这片湖水养育了我们,是我们最宝贵的绿色财富,守护好青海湖,保护好青海湖的绿水青山,让我们永远享有青海湖绿水青山带来的金山银山。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吴晓军:更大力度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2024空间智能软件生态CTO峰会在青海西宁举行
七夕浪漫遇周末 青海西宁等十大观星胜地订单激增
省委网信办公布"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推广站点拟确定对象公示
青海玉树:玉珠峰国际登山小镇正式开营
西宁落实以旧换新政策若干措施
24H热点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我生来...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李吉玉的...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驻村第一书记“老杨”...
他们,是“六边形战士”——记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一名老兵...
谢文淋:9年高原救援 次次刻骨铭心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甘当通衢...
【农经观察】铁令梅和她的特色产业之路
他们默默守护一方绿水青山
【身边的感动】不负援青时光——记2024年第一季度...
热点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热”资源带来好“钱”景——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九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274吨有机蔬菜飞往北上广等地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青海省“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启动
青海省“全民健身月...
瀚海潮涌七十载 戈壁繁华千秋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侧记
瀚海潮涌七十载 戈壁...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双向奔赴鱼水情
【再走青藏线——传...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何师傅!”“哎!”——记“青海高原工匠”何湘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奔向“天上曲麻莱” 勇攀“人生第一座雪山”——2024年玉珠峰登山大会暨玉珠峰国际登山小镇开营仪式侧记
奔向“天上曲麻莱” ...
青海海北:同宝山户外婚姻登记服务点启动 3对新人活动现场喜结连理
青海海北:同宝山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卓玛措的“逆袭”——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十

青海日报
2024-08-11 07:3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卓玛措的“逆袭”——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十

青海日报
2024-08-11 07:3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卓玛措的“逆袭”——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十

  • 2024-08-11 07:31:01
  • 来源:青海日报

大湖之畔。才贡加 吴占云 张多钧 宋明慧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青海湖畔遇见卓玛措时,她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实干,黝黑的脸庞上还有一丝稚嫩,但眼神却是非常坚毅,她与人交谈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做起事情雷厉风行,好像脚底带风。

  莫热村灵珠民宿内,卓玛措有条不紊地打扫卫生。拽一拽床脚褶皱的被褥,擦拭洗漱间内洗脸池上的水渍,将卧室落地窗擦得一尘不染,透过窗户一眼望去,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尽收眼底。

  “客人入住,基本需求就是要远眺青海湖或仰望星空,我的工作就是要提高服务质量,让客人记住青海湖,记住青海。”起初聊天时,卓玛措还有点拘谨,当告知她拿出平日里与客人相处的状态与我们聊天时,她才放下拘束感,聊起了灵珠民宿。

  今年28岁的卓玛措,家住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村,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没有牛羊,草场面积更是少之又少,只在家后面的南山坡上有一片草场。夏日里,草场上五颜六色的小花肆意绽放。

  卓玛措所在的莫热村就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旁的南山腰,距离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只有2公里左右,依托景区庞大流量带动,周边牧民群众成为旅游从业者,告别了过去单一的畜牧业产业,转变身份成为生态旅游从业者。

  卓玛措依稀记得小时候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门口摆摊经营的场景:“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夏天,青海湖旅游高峰期,我每天穿个小藏袍站在景区门口,与游客合照,每次合照收取的费用是1元,一天下来有不少,我和母亲的日常开销足够了。”

  卓玛措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门口与游客合影持续几年,并有了一定积蓄后,她开始拓展业务,采购了一批纱巾、披肩、太阳帽,并在与游客合照时向游客销售商品。旅游淡季时会在镇上的饭馆打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卓玛措母女的生活才有了改观,也终于不用为了生计发愁。

  然而,卓玛措并不满足于此,眼看着村里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将自家房屋改造成藏式民宿,吸引不少游客,赚到了“金山银山”,卓玛措眼红了。再看看自家几间低矮的土房,似乎一阵大风就会倒塌,卓玛措的心里尽是焦急。

  转机出现在脱贫攻坚时期,卓玛措母女被确定为村里建档立卡户,享受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危房改造项目中,享受了4.5万元的危房补助,将几间破败不堪的低矮土房推倒重建。随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更加坚定了卓玛措想发展生态旅游延伸产业的决心,紧接着她又利用到户产业资金对新房进行装修,将自家住房改造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宿,2021年7月正式营业。

  “起初,资金有限,民宿的规模和基础设施不够好,但是还是有很多游客,一年挣不少,比在外面打工强,而且就在自己家,虽然辛苦,但心情舒畅。”第一年盈利后,卓玛措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改善民宿居住条件,建起了餐厅、厨房,为游客提供餐饮。

  “雪球”越滚越大。去年,卓玛措经营的民宿盈利20万元。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卓玛措又将民宿内所有房间改造成落地窗,洗漱间内所有洗漱用品换成了更上档次的。还在民宿外搭建了传统牦牛帐篷,供游客参观。为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还在民宿旁的空地上搭建了现代化帐篷的露营地。

  站在卓玛措家的民宿里,眼前是望不到边的青海湖,好似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天空的蔚蓝和云朵的洁白,全部照映在青海湖上。“游客晚上回来,在民宿吃过晚饭后,还可以穿着藏服,骑马上一趟南山,从山顶俯瞰青海湖全貌,一趟来回1小时左右,费用只需100元。”为了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今年,卓玛措购买了马匹,餐厅内摆放了民族服饰,让游客穿着民族服饰骑马驰骋草原。

  昔日贫困的牧家女孩,如今依托青海湖,靠着勤劳智慧,不仅转身当老板,还带动周边更多人致富。民宿环境卫生清洁和后厨做饭,卓玛措母女根本忙不过来,每年还会招收三四名假期工帮忙,每人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

  “明年我计划在民宿新增一些儿童游乐设施项目,主要是牧区小孩玩的一些游戏,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城市孩子有不同的旅游体验。后期,还要根据游客需求,不断完善民宿条件,让游客住在民宿就像回到自己家。”谈起未来,卓玛措信心满满。

  江西沟镇莫热村,像卓玛措一样的旅游从业者有很多。全村760户牧民家庭中,经营民宿的有131户,经营家庭宾馆的有34户,还有360户人家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从事骑马骑牛服务。就去年而言,莫热村七社的92户牧民,仅在景区内提供骑马骑牛服务,4个月就挣了60万元。

  对世代居住在青海湖畔的牧民来说,见证了青海湖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历程,湖水越来越清澈,面积越来越大,鸟儿越来越多,亲身经历了生活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如今仅旅游收入就占到村民总收入的70%以上。

  采访最后,卓玛措说,从小在青海湖边长大,这片湖水养育了我们,是我们最宝贵的绿色财富,守护好青海湖,保护好青海湖的绿水青山,让我们永远享有青海湖绿水青山带来的金山银山。

作者 张多钧 宋明慧 才贡加 吴占云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