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运粮进藏途中。资料图片
莫河骆驼场驼工礼堂。马振东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是一段平凡人写就的不朽历史。纵使70多年过去,依旧能听见声声驼铃。驼铃,是前进的方向。
盛夏,我们再走青藏线,探寻“两路”精神的缘起。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3件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近223份历史文献,383件实物,加上数不清的历史照片,在时间重叠中仿佛看到70年前的驼工与驼队向我们缓缓走来,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两路”精神,如群星般熠熠生辉。
莫河骆驼场这个并不为世人熟知的名字,曾在和平解放西藏、护送班禅返回西藏、运粮援藏、修筑青藏公路、柴达木开发等重大历史节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000多名由驼工、战士和数万峰骆驼组成的驼队,不畏荒原戈壁、不怕雪山沼泽,用鲜血和生命保障了青藏高原的开发和建设。每一次行程都有无数的骆驼和一批批驼工倒下,但每一次都胜利完成任务,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驼队前行的路。
生锈的锹镐,破旧的水桶,真实地向我们讲述着莫河的历史足迹。虽然无法搜寻到每一位开拓者的青春剪影,但是岁月的足迹和时光的年轮已把他们的身影深深镌刻进驼场永恒的记忆中……
“风一阵,雪一阵,雄壮的驼队向前进。悦耳的驼铃高亢的强音,使命神圣向西藏进军。生命的禁区从脚下走过,变为光辉历程。唐古拉的行云驼铃唱响,化作不朽的功勋……”耳畔传来的莫河骆驼牧场场歌《驼铃唱响的牧场》把我们拉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驼铃声响起,进军西藏踏上征途。
1951年,随着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中央军委下达了进军西藏的命令。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莫河骆驼场逐渐走向历史舞台。
当年8月,由三四千名战士及驼工和2万余头(只)牲畜组成的十八军独立支队骆驼大队后勤保障队伍携带400万斤粮食和大批武器弹药,从香日德(都兰县)出发前往西藏,历时近4个月,行程近2000公里,于12月1日与张国华将军率领的第十八军胜利会师拉萨。
资料显示,这次进藏之旅异常艰险,独立支队从青海香日德向南,走到巴颜喀拉山下的黄河源。黄河源沼泽遍布,到处是烂泥潭,驼队的辎重一陷便很难走出。据慕生忠政委后来的回忆,第一次进藏他们第一天就损失了20多人,骡马损失了几百匹,加上有些骡马啃吃了有毒的草,中毒死亡近千匹。
独立支队进藏后,随军进藏的西北西藏工委干部们迅速完善了党组织,巩固了党对西藏的领导地位。同时,也顺利完成了中央委托的探路任务,为后期修建青藏公路和护送十世班禅返藏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驼铃声悠长,生死征程绵延百里。
1953年,驻藏部队粮食补给和物资供应陷入困境。中央西北局紧急组建西藏运输总队,2480名驼工和17800峰骆驼在莫河骆驼场集结,1953年11月13日,运输总队将骆驼与驼工们编成队,每头骆驼驮上150公斤左右的面粉,向西藏进发。
在慕生忠带领下,驼队从香日德出发到昆仑山下的格尔木。风吹雪埋,道路时断时续。运粮队借此“路”前行,常常走着走着驼路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进藏不用愁,骆驼骨头当路标。”没有现成的路,慕生忠就指引驼工沿路找一些风干的骆驼粪作为路标,摸索着大致方向继续向前行进。茫茫的戈壁中很难辨别方向,运输队经常在原地徘徊打转,前行的路上条件越走越艰苦,粮草的短缺和恶劣的环境造成人员牺牲。
于是,队里抽出10峰骆驼专门驮运同志的遗体。驮尸队队长唐刚年每天有两件事必须做,一是午夜时分起来看看同志的遗体;二是清晨往骆驼上搬运遗体时要点数。从他的回忆资料里我们得知:“同志牺牲了,我们要保证他们不掉队,这就要靠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费心地照管好他们。”当驮尸队返回格尔木时,献出宝贵生命的30多位同志的遗体无一腐烂,后经格尔木站的工作人员把他们掩埋在格尔木以北的荒郊,28年后迁葬于格尔木昆仑烈士陵园。
驼铃声高昂,拓开天路再创奇迹。
在牺牲了数名驼工和上万峰骆驼的情况下,依然无法解决西藏军民物资供应的困境。1954年5月11日,在慕生忠的带领下,1200名驼工拉着骆驼,扛起铁锨,用原始的劳动工具在七个月零四天的时间里,修通了青藏公路。大量物资通过公路运抵拉萨,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军民物资供应的问题。
从留存的资料里,依旧能找出当年残酷而壮烈的情景:从香日德到藏北草原的黑河,在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上千公里运输线上,每天天不亮就起程,下午高原上刮起大风,就必须找个避风的地方。夏天常常冒着风雨前进,冬天经常与暴风雪搏斗。唐古拉山区一场暴风雪,平地积雪1尺多厚,方圆几百里一片银白世界。大雪覆盖草场,骆驼吃不上草,狂风把积雪吹卷到路上,饥寒交加,进退两难,一峰又一峰骆驼活活地冻死饿死……
70余载岁月,那些在荒漠戈壁中跟死神赛跑、跟风沙较劲,用血肉筑成青藏公路的驼工与战士已离我们远去,而他们参与艰苦创业时代建设青藏公路凝聚而成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来者奋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