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乡村振兴在青海】鼓起“牛”劲创“牛”业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余 晖 桑求桑毛
发布时间:2024-08-13 07:42:52
编辑:马燕燕
交西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余晖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位于县城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属纯牧业乡,生态畜牧业是该乡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和自力更生,着晓乡乡村振兴步伐越加稳健,处于远山深处的交西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也乘风而起、发展正酣。

  8月11日下午,在交西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里,村党支部书记俄金正和村民们忙着为下午归棚的牦牛准备“晚餐”。“得趁着牦牛回来前,把各个畜棚的草料备好,让它们吃饱喝足,我们心里才踏实。”作为村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对于合作社的大小事,俄金总是亲力亲为。

  经过近几年的有序发展,村里逐步整合了部分草场,生态畜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22年,为进一步巩固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全面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交西村有序完成合作社股份制改造。

俄金为牦牛添草。余晖 摄

  这不仅是村里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此后,俄金又开始走村入户跟牧民群众再交心。对于这个通情达理、肯干能干的村党支部书记,村里人普遍认可。2022年年底前,全村300余户分别以草山、劳力、牲畜等方式整村入股,大家拧成一股绳,助推产业进一步发展。

  目前,交西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有牦牛800余头,去年出栏的有100余头。其中,有卖给其他村社的良种牦牛,还有通过县乡政府对接和村上自找销路卖给肉食品企业的。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底子变得更厚实,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人集思广益、齐心协力,从畜种改良到打开销路再到分红收益,可谓“一路长虹”。

  为了使合作社牦牛质量更优,村“两委”想尽办法走出去、引进来,多次到曲麻莱县走访交流,还专门前往西藏自治区阿里、林芝地区取经、谈合作,为合作社引进优质种源。“这几年,我们不仅想把合作社的规模做得越来越大,更想着怎么把牦牛品质提升上去,从而通过品质提升、品种优化、品牌创建,打造属于交西村自己的品牌产业。有了这些优质种源,再加上合作社悉心养殖,合作社实现了从‘买进’到‘卖出’的转变,牦牛已经销售到了周边的各个合作社。将来,我们计划要进一步拓展市场,再到临县和其他市州,甚至外省跑一跑、看一看。”俄金说。

  扭头朝远处的牧场看了看,俄金接着说道:“时间不早了,牦牛们应该快回来了。”抓起一把草料,俄金向牧场快步走去。远远地,放牧员巴丁闹吾已经挥着牧鞭,将牛群缓缓向合作社畜棚的方向赶来。此时,守候在半山坡的俄金赶忙跑了下去,一边将手中的草料喂给领头的牦牛,一边和巴丁闹吾默契地配合引导牛群。不一会儿,牛群逐渐聚拢,慢慢走向山坡上的畜棚。

  产业发展有奔头,村民受益心欢喜。村民巴丁闹吾是个年轻小伙,以前除了外出打零工和挖虫草,他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对村里人的情况再熟悉不过的俄金找到巴丁闹吾,给他介绍了一个不出村的工作。那时起,巴丁闹吾以劳力入股村合作社,成为一名专职放牧员。“自打在合作社当上了放牧员,我的生活稳定了,不出远门,一年下来就能挣近5万元,比在外面打零工强多了。”巴丁闹吾说。

  同样,对于村民江尕来说,牲畜、草山和劳力的多种入股,让这个有着十几口人的家庭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江尕原本在自家的草场放牧,但是家中老人和孩子居多,劳动力有些吃紧,再加上缺乏科学养殖管理以及销路难求,产生的经济效益难以支撑全家人的开销。“多亏了村里合作社实行整村入股发展这样的好方式,不然光靠原来自家单打独斗,哪能保障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现在,家里不仅草场和牲畜入股合作社,我还在合作社干着搬运转送饲草料的活,收入增加了,未来的生活也更有盼头。”江尕说。

  看着牦牛安全归棚,安稳地吃了起来,忙碌了一天的俄金和村民们开心地笑了。“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倾力支持,我们要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带领全村人一起继续努力,把合作社经营得更好,争取让村集体经济收益一年比一年好。”俄金说。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吴晓军:更大力度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穿山越岭 青海大清高速建设加速推进
2024国际职业篮球挑战赛在青海西宁完美收官
省委网信办公布"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推广站点拟确定对象公示
青海湟源:40公顷青蚕豆签下东部市场订单
青海海北:同宝山户外婚姻登记服务点设立
24H热点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驼铃声声...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规划引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希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县区领...
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布 西宁市位居全国第六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互联网+”让智慧医疗...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德令哈...
砥砺前行七十载 奋进海西谱新篇——写在海西蒙古族...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冷湖:...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艰苦卓绝...
热点图片
黄河岸边享阅读之趣
黄河岸边享阅读之趣
正式亮相:“青科精灵”与公众朋友见面
正式亮相:“青科精...
重拳出击!让“鬼秤”无所遁形 缺斤短两令市民头疼
重拳出击!让“鬼秤...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展示“青超”风采 带火特色产品——“青超联赛”第八轮海西州主场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希望的田野上】山花烂漫蜂蜜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生态观察】澜沧江畔追青逐绿
【生态观察】澜沧江...
我省第二十一届土族安昭纳顿系列活动开幕
我省第二十一届土族...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规划引领定航向 美丽青海展新颜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鼓起“牛”劲创“牛”业

青海日报
2024-08-13 07:4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鼓起“牛”劲创“牛”业

青海日报
2024-08-13 07:4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鼓起“牛”劲创“牛”业

  • 2024-08-13 07:42:52
  • 来源:青海日报
交西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余晖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位于县城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属纯牧业乡,生态畜牧业是该乡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和自力更生,着晓乡乡村振兴步伐越加稳健,处于远山深处的交西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也乘风而起、发展正酣。

  8月11日下午,在交西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里,村党支部书记俄金正和村民们忙着为下午归棚的牦牛准备“晚餐”。“得趁着牦牛回来前,把各个畜棚的草料备好,让它们吃饱喝足,我们心里才踏实。”作为村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对于合作社的大小事,俄金总是亲力亲为。

  经过近几年的有序发展,村里逐步整合了部分草场,生态畜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22年,为进一步巩固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全面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交西村有序完成合作社股份制改造。

俄金为牦牛添草。余晖 摄

  这不仅是村里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此后,俄金又开始走村入户跟牧民群众再交心。对于这个通情达理、肯干能干的村党支部书记,村里人普遍认可。2022年年底前,全村300余户分别以草山、劳力、牲畜等方式整村入股,大家拧成一股绳,助推产业进一步发展。

  目前,交西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有牦牛800余头,去年出栏的有100余头。其中,有卖给其他村社的良种牦牛,还有通过县乡政府对接和村上自找销路卖给肉食品企业的。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底子变得更厚实,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人集思广益、齐心协力,从畜种改良到打开销路再到分红收益,可谓“一路长虹”。

  为了使合作社牦牛质量更优,村“两委”想尽办法走出去、引进来,多次到曲麻莱县走访交流,还专门前往西藏自治区阿里、林芝地区取经、谈合作,为合作社引进优质种源。“这几年,我们不仅想把合作社的规模做得越来越大,更想着怎么把牦牛品质提升上去,从而通过品质提升、品种优化、品牌创建,打造属于交西村自己的品牌产业。有了这些优质种源,再加上合作社悉心养殖,合作社实现了从‘买进’到‘卖出’的转变,牦牛已经销售到了周边的各个合作社。将来,我们计划要进一步拓展市场,再到临县和其他市州,甚至外省跑一跑、看一看。”俄金说。

  扭头朝远处的牧场看了看,俄金接着说道:“时间不早了,牦牛们应该快回来了。”抓起一把草料,俄金向牧场快步走去。远远地,放牧员巴丁闹吾已经挥着牧鞭,将牛群缓缓向合作社畜棚的方向赶来。此时,守候在半山坡的俄金赶忙跑了下去,一边将手中的草料喂给领头的牦牛,一边和巴丁闹吾默契地配合引导牛群。不一会儿,牛群逐渐聚拢,慢慢走向山坡上的畜棚。

  产业发展有奔头,村民受益心欢喜。村民巴丁闹吾是个年轻小伙,以前除了外出打零工和挖虫草,他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对村里人的情况再熟悉不过的俄金找到巴丁闹吾,给他介绍了一个不出村的工作。那时起,巴丁闹吾以劳力入股村合作社,成为一名专职放牧员。“自打在合作社当上了放牧员,我的生活稳定了,不出远门,一年下来就能挣近5万元,比在外面打零工强多了。”巴丁闹吾说。

  同样,对于村民江尕来说,牲畜、草山和劳力的多种入股,让这个有着十几口人的家庭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江尕原本在自家的草场放牧,但是家中老人和孩子居多,劳动力有些吃紧,再加上缺乏科学养殖管理以及销路难求,产生的经济效益难以支撑全家人的开销。“多亏了村里合作社实行整村入股发展这样的好方式,不然光靠原来自家单打独斗,哪能保障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现在,家里不仅草场和牲畜入股合作社,我还在合作社干着搬运转送饲草料的活,收入增加了,未来的生活也更有盼头。”江尕说。

  看着牦牛安全归棚,安稳地吃了起来,忙碌了一天的俄金和村民们开心地笑了。“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倾力支持,我们要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带领全村人一起继续努力,把合作社经营得更好,争取让村集体经济收益一年比一年好。”俄金说。

作者 余 晖 桑求桑毛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