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潘彤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发布时间:2024-08-22 07:38:10
编辑:易 娜
QQ图片20240822060027对于工作,潘彤充满着兴趣和热爱。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潘彤接过荣誉证书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8月21日上午,在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暨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潘彤,作为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上台领奖。

  “这是对我们地质工作的肯定!”对于全省地质系统中第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潘彤来说,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既是对青海地质人66年找矿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万余名地质工作者的褒奖。

  走出会议中心,潘彤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从踏上找矿路,潘彤探索的脚步就从未停歇。上高原、驻戈壁,历经36年风雨和地勘事业的潮起潮落,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就。但今天这份荣誉,他觉得和会场里雷鸣般的掌声一样,属于全省地质工作者。

  我见青山多妩媚

  虽然西装仔细熨烫过,可出门前,潘彤还是认真整理了一下着装。

  作为青海省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潘彤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但今天的他,格外高兴。妻子周燕看着平时极少关注衣着的他,有些好奇。

  “这次领奖我是作为青海地质人的代表,不能有半点马虎。”有人说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但人生的剧本往往充满戏剧性。其实,就连潘彤自己也没想到,这一生能和地质结缘。

  1966年6月,潘彤出生于海东市乐都区一户普通人家。4岁时,因父母离异,他被父亲送到了在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姑姑家。小学、中学……直到1984年考入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地球化学勘查系,才离开了西钢大院。

  说来有趣,入学前,桂林也好、地球化学勘查也罢,都不曾清晰地出现在潘彤的人生规划中。对于这个行业,他全部的认知都来自那部让他印象深刻的电影——《李四光》。

  “大院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平时总听他们说起内地的繁华,我也想出去看看,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能报考的学校不多。至于专业,姑姑想让我学医,可父亲说这个专业不错,可以游山玩水……”

  就这样,潘彤的命运便在种种巧合下与地质二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你还别说,也许我是真的有些天赋。”在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潘彤真正走进了地质勘查的殿堂。相较于班上的其他同学,这个来自大西北的年轻小伙在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上显得有些吃力,可却在专业基础课上表现出极强的天赋。很多在别人眼中需要狠下功夫的科目,他都能迅速掌握要领。就连老师都不止一次的打趣道:你这大脑袋,真聪明!

  聪明。在此之前,潘彤从未得到过这样的评价。从小到大,潘彤听到最多的就是憨厚二字。无论是本分还是可交,似乎都跟聪明没什么关系。但在这四年,凭借独特的天赋和潜力,潘彤在班上脱颖而出,很多专业课成绩在90分以上,有些甚至能拿到满分。

  美好的大学时光倏忽而过,转眼来到毕业季。

  去哪里?干什么?1988年,潘彤和所有的同学一起迎来了人生中又一道选择题。回想自己四年所学,潘彤觉得应该回到家乡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那个夏天,一心想学有所用的潘彤回到家乡,成为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下属的青海有色物探队野外分队的一名工作人员。

  从此,一个年轻人的“地质梦”拉开了序幕。

  科学的春天里,踌躇满志的潘彤和渴望发展的家乡,一起追赶着外面的脚步。

  千锤万凿出深山

  青海会议中心灯火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

  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激动的时刻,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潘彤坐在台下,内心感慨万千。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

  1988年7月刚到分队没多久,潘彤就被派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参加为期一个半月的赛什塘铜矿外围普查。

  “干地质,就不能怕吃苦。”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真到了野外,潘彤才理解这句话的分量。一辆大车将他们五六个人送到目的地后便离开了,剩下的工作除了骑马,全靠步行完成。

  每一次勘查,往往需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看露头、查构造、测产状、取标本……劳动强度极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到半个月,那份刚刚参加工作的新鲜感就消失殆尽。晚上躺在帐篷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干完、早点回家。

  其实,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地质人都是以高山为伴。翻山越岭、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他们经常调侃自己,远看像逃难要饭的,仔细一看是地勘院的。有一回,洪水断桥,被困野外的潘彤跟一行30多人靠着钓鱼、捡蘑菇“荒野求生”。

  但也有好几次,潘彤与死神擦肩而过。

  记得那是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德尔尼铜矿扎崩沟地区,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潘彤头痛难忍。

  “一开始还以为是感冒,后来又开始咳嗽。”作为小组长的潘彤害怕耽误工作进度,坚持着不去医院,可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痰中带血。同事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往大武镇。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出了一身冷汗——肺水肿。

  有一回,外出采样返回途中下起大雨,来时经过的河流水位猛涨,过河时潘彤被河水冲到七八十米远的小土包上,惊慌中揪住一旁的野草才捡回一条命。

  还有一回,采样结束后潘彤和同事牵着马返回驻地。时间临近傍晚,天空中飘着雪花。看着身侧的悬崖,他心里有些发怵。突然间,马蹄一滑,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坠落了下去。

  “幸亏那天我只是把缰绳攥在手里,要是像以往一样缠在手腕上,后果不堪设想。”惊魂未定的潘彤和同事二人绕路走下悬崖,取下马鞍背在身后,走了一宿才回到大本营。

  正因为一步一步丈量过,一锤一锤敲打过,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才变得更加厚重。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潘彤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扎扎实实地应用到实践中,而他的专业能力也在前辈的指点下不断提升,很快在一众年轻人中崭露头角,成为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

  但此时,这一行业并不景气,不少人都选择调走甚至辞职。顶着压力的潘彤也来到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他的选择却与旁人不同。

  1992年,潘彤考上了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如果说之前的学习经历让这个来自偏远地区的少年找回自信的话,那读研这几年则让他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

  “本来是想多学些东西,但那几年学习压力太大了,到现在还会梦到自己毕不了业……”潘彤清晰地记得,入学时老师就告诉他们200个人,毕业时的淘汰率是4%。为了不让自己成为那八个人之一,本就与内地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的潘彤对时间吝啬至极,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吸纳、都在追赶,有些课本,甚至都能背下来。

  1995年毕业后,潘彤回到单位,成为局里唯一一名硕士研究生。

  咬定青山不放松

  潘彤在人群中站起来,一身深色西装得体干练。理了理红色领带,他健步走向主席台。

  一步,两步,三步……心潮澎湃的潘彤步伐坚定,脚步声却回荡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1998年,年仅32岁的潘彤成为青海有色地勘局副总工程师。在协助副局长负责全局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工作的过程中,他聚焦国家资源能源保障,创新成矿理论,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找矿行动。

  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钴是制造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器、机械制造、化学和陶瓷工业。在大量野外调研、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潘彤提出东昆仑成矿带钴矿成矿系列理论。运用该理论,他和同事们不仅发现了肯德可克钴铋金矿,还在已知矿点上新发现了钴矿,如海寺铁钴矿、督冷沟铜钴矿。

  在潘彤心目中,柴达木盆地周边是矿藏勘探的“聚宝盆”,也是他倾注时间与精力最多的地方。

  “在很多人眼中,这里就像是铁板一块,哪里都能找到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基于多次探寻,潘彤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单元进行了系统划分,并结合区域稀有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在稀有金属矿方面的勘探前景,并通过了专家论证。在对该地区1∶25000水系沉积物扫面200平方公里的过程中,他和同事们发现了稀有综合异常34处,从中发现锂铍矿体三条,目前都已达到大型铍矿的规模。

  作为我国重要的钾盐供应生产基地,提高柴达木盆地盐湖钾盐资源保障能力至关重要。虽然自称是盐湖行业的“小学生”,但潘彤却在对柴达木盆地的勘查与研究中提出了重要见解:柴达木盆地西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对盐湖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严重影响;深层砂砾石型孔隙卤水矿床的潜力有多大?是否可以进行工业开发利用?第四系现代盐湖每个矿区固液转化率是多少?每个矿区保有量是多少?整个第四纪盐湖储量是多少?

  基于这样的认识,潘彤和同事不断对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进行成矿特征、储藏规律的探讨和总结,建立成矿模式,划分盐类矿产成矿单元、成矿系列。新发现氯化钾盐资源量1亿吨以上,获得发明专利5项。

  在开展这些工作的过程中,深知“地质事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潘彤先后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潘彤工作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37个,为地质事业源源不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动力。

  特别是2018年“潘彤工作室”成立后,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及高层次人才技术优势,依托“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战略性矿产成矿作用与找矿突破”项目,围绕成矿构造环境,聚焦战略性矿产、深部找矿,实现综合利用、成矿理论和找矿新突破,使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以“传帮带”培育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器”、高层次人才的“练兵场”,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在潘彤的影响带动下,地矿局培育地质专业各领域优秀专家、优秀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43人,先后有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大批青年科技创新能手、省部级专家和技术骨干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起来。

  在高原扎根,为国家寻宝。

  迈进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大门,潘彤看上去格外意气风发。就如同36年前,走进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的大门一样。

  来到位于12楼的办公室,潘彤的目光滑过墙上那一张张地图。青海省三维矿产分布图、青藏高原锂矿分布图、青海省矿产地质图、青海省成矿规律分布图……从初出茅庐的“门外汉”到局里的总工程师,这些地图上一个个矿产发现,串联起这位老地质人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也串联起青海地质人为国家资源保障、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建功立业的探宝之路。

  “我快要退休了,可每年不出去几趟,浑身难受……”如今,早已踏遍高原山山水水的潘彤还是跟同事一起,带着放大镜和地质锤奋斗在地质一线。36年了,他对脚下这片土地依然充满热爱,对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依然充满热情。1995年入党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依然回荡在心间:“要为国家多找矿、快找矿、找大矿!”

  望着窗外,天空湛蓝,风景这边独好。

  记者手记:风景这边独好

  在拿到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之后,潘彤却想跟记者聊聊收获。一是对家乡的了解越来越多,二是对行业的认识越来越深。

  毫不避讳地说,在很小的时候,提起家乡,潘彤是有些自卑的。外面的世界在周围玩伴口中被描绘得五彩缤纷,可青海在他们口中却始终和偏远、落后连在一起。好奇、渴望交织在这个青年心中,他迫切地想走出家乡,看看外面的广阔天地。

  也许是大学四年优异的学习成绩,也许是不知不觉中对地质产生的浓厚兴趣,当潘彤再次回到家乡时,曾经的自卑一扫而光。巍巍祁连、莽莽昆仑,还有那“聚宝盆”,在地质人特有的视角中,充满着无穷魅力。

  有人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地质勘查开发史。这的确是值得地质人骄傲的成绩。从青海地矿的先驱者们踏入青海这片热土开始,60余年来,先后探明超大型、大中型矿床300余处。先后发现各类矿产137种,其中钾盐等11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第一,6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其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05万亿元。而潘彤正是在“探宝”的过程中,对家乡有了全面的了解,认识到了青海的独特地位。

  首任青海省地质局局长的高保中曾在他的回忆文章写道:柴达木盆地,与其说是矿产的源地,倒不如说是地质队员汗水和鲜血凝成的圣地。其实,相比复杂而专业的勘探手段,我们外行人听到更多的也是地质人饮马昆仑、千里跋涉,为国寻宝的感人故事。

  青海是可爱的,地质人是可敬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进入新时代,地质事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就像潘彤说得那样,面对未来,高原地质人也一定能在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行动和服务青海经济建设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与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座谈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省首届藏医适宜技能竞赛举行
首届新时代青海艺术文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关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省委网信办公布"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西宁:“马上办”点题破局 企业涅槃重生
【县域经济】小蓝莓 就业增收“幸福果”
24H热点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天路“信使”
比肩同期苏炳添 11.49秒!“小飞侠”韩信想跑进奥运会
【党旗飘扬 青年担当】炕味、泥土和真情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史正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9年蜕变!赵文科的创业致富记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志愿者昂青父子
卓玛措的“逆袭”——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一线报道之十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我生来...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李吉玉的...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驻村第一书记“老杨”...
热点图片
“雪豹”助威,添彩体育赛事——西宁打造“雪豹之都”系列报道⑤
“雪豹”助威,添彩...
【县域经济】小蓝莓 就业增收“幸福果”
【县域经济】小蓝莓 ...
【青海夜 我的市】夜经济 寻“迹”看发展——“璀璨夜青海 经济新活力”系列报道④
【青海夜 我的市】夜...
【文化中国行】城在园中 处处皆景——“游历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文化中国行】城在...
【走进221致敬元勋——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核部件加工,神秘而诱人
【走进221致敬元勋—...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天路“信使”
【再走青藏线——传...
2024年西宁青少年田径邀请赛火热开赛
2024年西宁青少年田...
让青绣走向更广阔舞台
让青绣走向更广阔舞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潘彤

青海日报
2024-08-22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潘彤

青海日报
2024-08-22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潘彤

  • 2024-08-22 07:38:10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0822060027对于工作,潘彤充满着兴趣和热爱。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潘彤接过荣誉证书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8月21日上午,在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暨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潘彤,作为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上台领奖。

  “这是对我们地质工作的肯定!”对于全省地质系统中第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潘彤来说,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既是对青海地质人66年找矿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万余名地质工作者的褒奖。

  走出会议中心,潘彤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从踏上找矿路,潘彤探索的脚步就从未停歇。上高原、驻戈壁,历经36年风雨和地勘事业的潮起潮落,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就。但今天这份荣誉,他觉得和会场里雷鸣般的掌声一样,属于全省地质工作者。

  我见青山多妩媚

  虽然西装仔细熨烫过,可出门前,潘彤还是认真整理了一下着装。

  作为青海省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潘彤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但今天的他,格外高兴。妻子周燕看着平时极少关注衣着的他,有些好奇。

  “这次领奖我是作为青海地质人的代表,不能有半点马虎。”有人说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但人生的剧本往往充满戏剧性。其实,就连潘彤自己也没想到,这一生能和地质结缘。

  1966年6月,潘彤出生于海东市乐都区一户普通人家。4岁时,因父母离异,他被父亲送到了在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姑姑家。小学、中学……直到1984年考入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地球化学勘查系,才离开了西钢大院。

  说来有趣,入学前,桂林也好、地球化学勘查也罢,都不曾清晰地出现在潘彤的人生规划中。对于这个行业,他全部的认知都来自那部让他印象深刻的电影——《李四光》。

  “大院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平时总听他们说起内地的繁华,我也想出去看看,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能报考的学校不多。至于专业,姑姑想让我学医,可父亲说这个专业不错,可以游山玩水……”

  就这样,潘彤的命运便在种种巧合下与地质二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你还别说,也许我是真的有些天赋。”在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潘彤真正走进了地质勘查的殿堂。相较于班上的其他同学,这个来自大西北的年轻小伙在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上显得有些吃力,可却在专业基础课上表现出极强的天赋。很多在别人眼中需要狠下功夫的科目,他都能迅速掌握要领。就连老师都不止一次的打趣道:你这大脑袋,真聪明!

  聪明。在此之前,潘彤从未得到过这样的评价。从小到大,潘彤听到最多的就是憨厚二字。无论是本分还是可交,似乎都跟聪明没什么关系。但在这四年,凭借独特的天赋和潜力,潘彤在班上脱颖而出,很多专业课成绩在90分以上,有些甚至能拿到满分。

  美好的大学时光倏忽而过,转眼来到毕业季。

  去哪里?干什么?1988年,潘彤和所有的同学一起迎来了人生中又一道选择题。回想自己四年所学,潘彤觉得应该回到家乡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那个夏天,一心想学有所用的潘彤回到家乡,成为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下属的青海有色物探队野外分队的一名工作人员。

  从此,一个年轻人的“地质梦”拉开了序幕。

  科学的春天里,踌躇满志的潘彤和渴望发展的家乡,一起追赶着外面的脚步。

  千锤万凿出深山

  青海会议中心灯火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

  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激动的时刻,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潘彤坐在台下,内心感慨万千。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

  1988年7月刚到分队没多久,潘彤就被派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参加为期一个半月的赛什塘铜矿外围普查。

  “干地质,就不能怕吃苦。”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真到了野外,潘彤才理解这句话的分量。一辆大车将他们五六个人送到目的地后便离开了,剩下的工作除了骑马,全靠步行完成。

  每一次勘查,往往需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看露头、查构造、测产状、取标本……劳动强度极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到半个月,那份刚刚参加工作的新鲜感就消失殆尽。晚上躺在帐篷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干完、早点回家。

  其实,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地质人都是以高山为伴。翻山越岭、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他们经常调侃自己,远看像逃难要饭的,仔细一看是地勘院的。有一回,洪水断桥,被困野外的潘彤跟一行30多人靠着钓鱼、捡蘑菇“荒野求生”。

  但也有好几次,潘彤与死神擦肩而过。

  记得那是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德尔尼铜矿扎崩沟地区,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潘彤头痛难忍。

  “一开始还以为是感冒,后来又开始咳嗽。”作为小组长的潘彤害怕耽误工作进度,坚持着不去医院,可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痰中带血。同事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往大武镇。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出了一身冷汗——肺水肿。

  有一回,外出采样返回途中下起大雨,来时经过的河流水位猛涨,过河时潘彤被河水冲到七八十米远的小土包上,惊慌中揪住一旁的野草才捡回一条命。

  还有一回,采样结束后潘彤和同事牵着马返回驻地。时间临近傍晚,天空中飘着雪花。看着身侧的悬崖,他心里有些发怵。突然间,马蹄一滑,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坠落了下去。

  “幸亏那天我只是把缰绳攥在手里,要是像以往一样缠在手腕上,后果不堪设想。”惊魂未定的潘彤和同事二人绕路走下悬崖,取下马鞍背在身后,走了一宿才回到大本营。

  正因为一步一步丈量过,一锤一锤敲打过,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才变得更加厚重。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潘彤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扎扎实实地应用到实践中,而他的专业能力也在前辈的指点下不断提升,很快在一众年轻人中崭露头角,成为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

  但此时,这一行业并不景气,不少人都选择调走甚至辞职。顶着压力的潘彤也来到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他的选择却与旁人不同。

  1992年,潘彤考上了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如果说之前的学习经历让这个来自偏远地区的少年找回自信的话,那读研这几年则让他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

  “本来是想多学些东西,但那几年学习压力太大了,到现在还会梦到自己毕不了业……”潘彤清晰地记得,入学时老师就告诉他们200个人,毕业时的淘汰率是4%。为了不让自己成为那八个人之一,本就与内地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的潘彤对时间吝啬至极,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吸纳、都在追赶,有些课本,甚至都能背下来。

  1995年毕业后,潘彤回到单位,成为局里唯一一名硕士研究生。

  咬定青山不放松

  潘彤在人群中站起来,一身深色西装得体干练。理了理红色领带,他健步走向主席台。

  一步,两步,三步……心潮澎湃的潘彤步伐坚定,脚步声却回荡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1998年,年仅32岁的潘彤成为青海有色地勘局副总工程师。在协助副局长负责全局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工作的过程中,他聚焦国家资源能源保障,创新成矿理论,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找矿行动。

  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钴是制造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器、机械制造、化学和陶瓷工业。在大量野外调研、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潘彤提出东昆仑成矿带钴矿成矿系列理论。运用该理论,他和同事们不仅发现了肯德可克钴铋金矿,还在已知矿点上新发现了钴矿,如海寺铁钴矿、督冷沟铜钴矿。

  在潘彤心目中,柴达木盆地周边是矿藏勘探的“聚宝盆”,也是他倾注时间与精力最多的地方。

  “在很多人眼中,这里就像是铁板一块,哪里都能找到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基于多次探寻,潘彤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单元进行了系统划分,并结合区域稀有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在稀有金属矿方面的勘探前景,并通过了专家论证。在对该地区1∶25000水系沉积物扫面200平方公里的过程中,他和同事们发现了稀有综合异常34处,从中发现锂铍矿体三条,目前都已达到大型铍矿的规模。

  作为我国重要的钾盐供应生产基地,提高柴达木盆地盐湖钾盐资源保障能力至关重要。虽然自称是盐湖行业的“小学生”,但潘彤却在对柴达木盆地的勘查与研究中提出了重要见解:柴达木盆地西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对盐湖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严重影响;深层砂砾石型孔隙卤水矿床的潜力有多大?是否可以进行工业开发利用?第四系现代盐湖每个矿区固液转化率是多少?每个矿区保有量是多少?整个第四纪盐湖储量是多少?

  基于这样的认识,潘彤和同事不断对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进行成矿特征、储藏规律的探讨和总结,建立成矿模式,划分盐类矿产成矿单元、成矿系列。新发现氯化钾盐资源量1亿吨以上,获得发明专利5项。

  在开展这些工作的过程中,深知“地质事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潘彤先后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潘彤工作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37个,为地质事业源源不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动力。

  特别是2018年“潘彤工作室”成立后,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及高层次人才技术优势,依托“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战略性矿产成矿作用与找矿突破”项目,围绕成矿构造环境,聚焦战略性矿产、深部找矿,实现综合利用、成矿理论和找矿新突破,使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以“传帮带”培育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器”、高层次人才的“练兵场”,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在潘彤的影响带动下,地矿局培育地质专业各领域优秀专家、优秀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43人,先后有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大批青年科技创新能手、省部级专家和技术骨干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起来。

  在高原扎根,为国家寻宝。

  迈进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大门,潘彤看上去格外意气风发。就如同36年前,走进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的大门一样。

  来到位于12楼的办公室,潘彤的目光滑过墙上那一张张地图。青海省三维矿产分布图、青藏高原锂矿分布图、青海省矿产地质图、青海省成矿规律分布图……从初出茅庐的“门外汉”到局里的总工程师,这些地图上一个个矿产发现,串联起这位老地质人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也串联起青海地质人为国家资源保障、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建功立业的探宝之路。

  “我快要退休了,可每年不出去几趟,浑身难受……”如今,早已踏遍高原山山水水的潘彤还是跟同事一起,带着放大镜和地质锤奋斗在地质一线。36年了,他对脚下这片土地依然充满热爱,对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依然充满热情。1995年入党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依然回荡在心间:“要为国家多找矿、快找矿、找大矿!”

  望着窗外,天空湛蓝,风景这边独好。

  记者手记:风景这边独好

  在拿到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之后,潘彤却想跟记者聊聊收获。一是对家乡的了解越来越多,二是对行业的认识越来越深。

  毫不避讳地说,在很小的时候,提起家乡,潘彤是有些自卑的。外面的世界在周围玩伴口中被描绘得五彩缤纷,可青海在他们口中却始终和偏远、落后连在一起。好奇、渴望交织在这个青年心中,他迫切地想走出家乡,看看外面的广阔天地。

  也许是大学四年优异的学习成绩,也许是不知不觉中对地质产生的浓厚兴趣,当潘彤再次回到家乡时,曾经的自卑一扫而光。巍巍祁连、莽莽昆仑,还有那“聚宝盆”,在地质人特有的视角中,充满着无穷魅力。

  有人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地质勘查开发史。这的确是值得地质人骄傲的成绩。从青海地矿的先驱者们踏入青海这片热土开始,60余年来,先后探明超大型、大中型矿床300余处。先后发现各类矿产137种,其中钾盐等11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第一,6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其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05万亿元。而潘彤正是在“探宝”的过程中,对家乡有了全面的了解,认识到了青海的独特地位。

  首任青海省地质局局长的高保中曾在他的回忆文章写道:柴达木盆地,与其说是矿产的源地,倒不如说是地质队员汗水和鲜血凝成的圣地。其实,相比复杂而专业的勘探手段,我们外行人听到更多的也是地质人饮马昆仑、千里跋涉,为国寻宝的感人故事。

  青海是可爱的,地质人是可敬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进入新时代,地质事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就像潘彤说得那样,面对未来,高原地质人也一定能在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行动和服务青海经济建设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作者 咸文静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