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启用、《高原与肥胖及糖尿病》《高原康养—青海是个好地方》专著出版、首届高原康养医学学术研讨会召开;高原医学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人才培养持续跟进;高原医学“一体两翼”成形,高原康养产业“四个结合”正在推进中……
一个个成果展示着青海高原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
“青海资源禀赋突出、高原医学研究已形成比较优势,理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应势而举,推进高原康养产业迈上新台阶,做好青海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7月17日,省政协召开本年度第一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高原康养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资政建言,省政协主席公保扎西主持会议时指出。
深调研
摸清高原康养产业发展新情况
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到哪里,政协履职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
2022年,省政协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提出了将“高原康养产业”作为青海绿色发展的最佳实现路径予以推动。几年来,省政协组织开展各种履职活动,持续关注、聚焦、推动“高原康养”不断向前发展。
目前,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正式启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顺利推进,西宁市提出打造国际高原黄金海拔生态康养示范城市,在生物高原康养园区实施青藏高原黄金海拔康养产业示范园区项目,海东市已挂牌“吴天一院士创新中心”和“高原康养核心基地”,预计今年实现正式投运,高原康养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
广泛调研察实情。不调研不协商是省政协始终坚持的原则。省政协下大力气做足功夫,做好做实做细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在摸准本省实情的基础上,今年5月,省政协副主席王绚率队,组织教科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市县政协负责同志组成考察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学习考察,详细了解两区市康养产业发展现状、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支持康养产业的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做法经验。委员和专家学者们在经过扎实调研、深入思考,把对青海如何更好推进高原康养产业发展的所思所想带到协商座谈会上,与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开诚布公地交流协商。
调研了解到,随着高原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省东部地区利用黄金海拔、冷凉气候发展高原康养的思路与举措不断创新,高原康养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高原医学研究为基础,初步建立起“高原康养+N”全产业链条,高原康养“串”起高原生态、高原畜牧、高原文化、高原旅游、高原健康等产业,涵盖种植业、健康医疗、旅游文化等多业态。但也存在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衔接、科技理论的系统设计、高原康养学科与高原康养人才培养等问题。
谋良策
找准高原康养产业发展新坐标
在发言环节,7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协商主题,把握关键问题,开门见山说问题提建议,协商气氛庄重而热烈。
“阶梯式推进高原康养‘三才’培育,即加快‘高原康养’理论研究人才培育体系,以科研成果支撑‘高原康养’认知泛化,可尝试将高原医学相应科研成果及学科体系向高原康养转化应用,推动形成高原康养学科理论体系;加快‘高原康养’文旅研发人才培育体系,以崭新业态实现‘高原康养’人群常驻,因地制宜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原康养现代旅游研发团队建设;加快‘高原康养’专业康养人才培育体系,以产业发展彰显‘高原康养’青海特色。”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青海省委专职副主委张兴民结合调研给出建议。
“重视高原功能性食品开发,展现高原康养魅力。”九三学社青海省委专职副主委杨永强发言时说,为此他建议,高度重视功能性食品的科研攻关和理论阐释,不仅要深入研究高原的环境特点和食材资源,充分挖掘当地独有的特色食材的营养成分和富集元素,还要深入研究其特有和富集成分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同时也要研究符合市场消费习惯和人们口感需求的产品开发工艺。高原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要重视高原文化元素的镶嵌和独特文化IP的打造。以功能性食品开发为引领,三产联动,打造高原康养“黄金海岸”。
结合西宁发展实际,省政协委员、西宁市政协副主席李晓建议,摸清资源家底,抓紧编制全市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十五五”规划,优化康养产业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一大批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配套完善、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优势明显的高原康养产业集群。加强医学研究,增强医学科技支撑。强化项目建设,促进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强化理念传播,引导市场消费。育引结合,实施跨越式人才政策,加强高端产业人才的引进,加快本土产业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明确高原康养产业发展的定位,强化顶层规划和政策支持;加快构建‘医、养、研、体、旅’等多元的康养产业体系,与我省生态保护、文旅融合、民生健康、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一体化推动发展;加强高原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数字化、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赋能高原康养产业发展;扩大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高原康养产业提供良好的开放合作环境和有力的人才保障。”省政协委员苏海红发言说。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原康养产业发展壮大,必将有力支撑我省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常委、省科技厅厅长陈永祥从科技赋能的角度提出建议,“持续开展高原环境与健康的基础研究,大力开展高原人群队列研究,开展高原民族医药和高原体育研究;培育高原医学数据资源新动能,推动康养机构和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健康数据、康养需求等挖掘和新需求引导培养,建立高原康养服务互联网平台,提供个性化高原康养服务和指导;建立高原医学人才培育新机制,打造高原康养产业发展新业态。”
发展高原康养,人才是关键。省政协委员、青海大学党委书记李丽荣建议,根据当下康养产业发展的规模、方向,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优化培养方案,通过自编教材或单列具有高原病和高原健康养护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康养产业工作奠定基础,构建联合培养体系,有效整合师资队伍。
省政协常委、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多杰结合省人民医院高原医学实践提出建议,“构建高原康养的发展体系,加强政策、资源统筹,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单位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高原康养的相关标准,建全高原康养的数据信息,搜集数据信息制定体系标准,组织专家制定高原康养相关的质量标准体系与评价指标,制定规范流程,同时加强高原康养的科普宣传。”
聚合力
达成高原康养产业发展新共识
凝聚共识,强化协作,让高原康养产业成为助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这是本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取得的重要成果。
“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协调、靠前服务,指导完善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一期)前置要素,安排省级预算内资金支持建设,推动项目于今年6月建成投运。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早发挥投资效应,尽力打通‘临床诊疗—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应用’全流程链条,推动研究成果服务健康青海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马统邦回应道。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关于人才的问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贾乃鸿表示,将以实施《关于加强青海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紧密对接高原康养产业发展,放大“政策效应”,持续引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院校基础性作用、技能竞赛的特殊作用、社会力量的补充作用,形成合力,培养更多人才。落实相关单位用人自主权,支持用人单位持续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为我省高原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直面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本职作了积极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认真研究和系统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采取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推动青海高原康养产业发展。
公保扎西表示,青海资源禀赋突出、高原医学研究已形成比较优势,在高原康养产业起步发展阶段,要聚合力、统思想,加快制定产业和人才发展规划、构建“两区一域”高原康养核心产业布局,夯实基础设施。要聚重点、提质效,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建立康养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原康养农牧业、制造业、服务业,打造一批康养产业集群,同时发挥好科技对高原康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要聚成效、广宣传,省垣主要新闻媒体要做好高水平宣传,广泛持续宣传研究成果,积极协调中央媒体为高原康养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舆论支持,扩大“高原康养”理念的影响力,讲好青海故事、高原康养故事,推进高原康养产业迈上新台阶,做好青海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