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离离暑云散,袅袅秋风起,新学期如约而至。9月1日开学以来,全省各地学校围绕“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主题,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活动迎接新学期到来,师生们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
这是一堂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课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9月2日上午,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高级中学1600余名师生相聚一堂。开学典礼上,来自上海援青的校长王皓晾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今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看望大家,和师生们亲切交流。‘少年当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让我们怀揣着‘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情厚爱,去征服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高峰,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社会主义好青年。”话音刚落,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今年暑假,我去上海参加了研学科技夏令营活动,在那里,我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去了博物馆、科技馆和复旦大学。新学期,我要调整学习计划,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用实际行动为我的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高三(八)班学生仁青俄赛说。
喜迎新学年,对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土族初级中学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加固修缮后的校园和焕然一新的基础设施,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新学期的惊喜,积石山6.2级地震所带来的创伤正在一点点被抹平。
8月31日,学生陆续返校报到。明亮整洁的教室内,重返新校园的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官亭镇土族初级中学校长王先真说:“我们希望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等上好开学第一课,让亲身经历了地震灾害的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九年级四班的课堂上,击鼓传花、师生问答等精彩有趣的互动,让开学第一课真正深入人心。“经历地震的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大家的关怀与帮助,希望通过这节课,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们不惧困难、珍惜生活、心怀感恩、热爱祖国。”班主任鲍仙花说。
这是一堂厚植家国情怀的课
9月1日8时30分,伴着欢快的歌声,西宁市总寨镇逸夫小学的学生踏入学校,笑容灿烂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同学们,这个假期大家看奥运会了吗?”“本届奥运会是在哪里举办的?”……面对班主任李源的提问,五年级二班的学生们踊跃举手,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奥运知识问答,桌面上摆放着学生们假期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
“‘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信念,流淌在每一位中国健儿的血液中。通过孩子们分享的奥运故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奥运会所激发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李源说,精神传承更需坚定信念,我们将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继续引导学生从奥运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10时,以“奥运精神燃梦想 师生共进启新程”为主题的秋季开学典礼举行,校长寄语声声入耳,各个环节入脑入心。由各年级少先队员代表进行的“梦想接力”环节引来阵阵掌声,将现场氛围推至高潮。“我们从奥运健儿身上汲取力量,期待和大家一起度过充实快乐的一学期。”五年级学生王榆说。
“上下学不和同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坐摩托车要提醒家长佩戴头盔”“要走人行道和斑马线,不闯红灯”……9月1日9时,走进玉树藏族自治州红旗小学五年级三班,玉树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管理大队副大队长恭卓玛和法制宣传科民警郭文杰正在为同学们讲解上下学等日常出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学生更桑代吉说:“今天,交警叔叔给我们讲解了许多道路交通标志的含义,还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小故事,提醒我们要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五年级三班的老师杨瑛说:“通过这节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教育引导学生要把交通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要做文明交通的实践者,还要努力当好宣传员。”
“安全是教育的生命线,交通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位师生的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交通安全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希望大家能够利用所学,当好交通安全的小小宣传员。”玉树州红旗学校校长尖措扎西说。
这是一堂凝聚奋进力量的课
“你了解青海吗?”9月2日16时50分,在海西州高级中学高二(1)班开展的“开学第一课”课堂上,讲台上的赵绍宇同学将问题抛向台下的同学。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了很多在地理书上学到的内容。
在广袤的青海大地上,不仅有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风土人情,这里更有“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等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学第一课”,赵绍宇抛砖引玉后,将讲台交给了同学陈存煜、陈致远和赵笙奥,由他们讲述这些精神背后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两弹一星’开拓者在戈壁滩上,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刻苦钻研、艰苦探索,成功研制出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现在,我们出行交通很方便,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西藏等地相对封闭,1954年,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世界屋脊上有了神奇的天路……”
荡气回肠的故事激发了师生们的真挚情感。海西州高级中学校长助理刘璐介绍说:“采取让学生上台讲课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大家在准备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另一方面也激励他们迅速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当中,努力学习,学成以后报效祖国、回报家乡。”
课堂讲述后,班主任薛玉珍带着同学们来到学校的“钱学森科技馆”参观。“钱学森是我心中真正的超级巨星,从钱学森的学习经历及人生道路中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迪。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想学习核动力专业。”赵绍宇满怀信心地说。
9月1日14时30分,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民族学校六年级二班,英木措老师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课件,开启“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学习的是‘两弹一星’精神。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知道,咱们西海镇为什么被叫作原子城呢?”。
英木措给同学们讲述,1958年,为了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世代居住于此的1000多户农牧民仅用了10天时间,便离开了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
“我要回去问问我爷爷,让他给我讲一讲那时的故事。”通过多媒体大屏上的黑白照片,因为自己家乡曾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设息息相关,教室里的孩子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今天的‘红色第一课’,是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精神的生动课堂,也是感悟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英木措说,原子城是部红色资源的活教材,新学期,她准备带着学生走进原子城纪念馆等重温革命历史,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李庆玲 执笔;李永波 谢梦茹 张慧慧 程宦宁 丁玉梅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