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瓦里关山,静静地横亘在青藏高原腹地,南瞰碧波荡漾的龙羊峡库区,北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上,海拔3816米的瓦里关山,寂寂无名。而让它享誉全球的,是因为30年前,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瓦里关本底站)的建设运行。30年磨一剑,如今,“瓦里关曲线”名扬全球。
彼时,应对气候变化还处于“小众时代”,而中国却体现出了高瞻远瞩和大国担当
雪线下降、落叶推迟、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如今,连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都对全球变暖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而在30年前,在青藏高原内陆腹地,建设一个监测大气成分变化、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本底站,可谓困难重重。
参与瓦里关本底站建设的青海省气象局原局长徐建伟在回忆录里提到,1979年11月,中国政府组织海洋气象科技代表团访问美国。原中央气象局负责人邹竞蒙率队在美国8个城市参观了20多家气象科技单位,其中包括冒纳罗亚大气本底观测站(MLO)。这次参观访问,让大家意识到,在大气成分监测、空气污染预报及控制等领域,我国还是“空白”。
后来,在邹竞蒙的倡导和主持下,我国很快着手建设大气本底监测站网,并于1981年及1983年先后在北京上甸子和浙江临安建立两个区域性大气本底站。始于此,我国正式开始降水化学、大气浑浊度及气溶胶等项目的观测和研究。
彼时,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系统刚完成整合不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即将出炉;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的趋势越来越不容忽视,南北两极等地纷纷建起了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但欧亚大陆腹地仍是一片空白——这意味着,从已有观测站获取到的数据尚不能代表地球变化的印记。
在各方推动下,中国、美国和WMO进行会谈,三方签订了关于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大气本底监测基准站的合作计划。随后,专家们踏上了青藏高原的诸多山脉,瓦里关山走进了他们的视线。
瓦里关山有一定高度,地势孤立、四周开阔,方圆百公里之内人烟稀少、几乎没有工业生产,空间和环境代表性较好。这里还建有一座通信中转站,供电和交通的基础条件较好,且基建投资和维持费用相对较低。如此一来,全球大气观测和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都能得到满足。
自1989年开始进行站址考察论证以来,青海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开展站址选择、试验论证、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试观测等各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建设任务,为我国大气监测业务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荒僻的山顶和严酷的高原环境中修建房屋,困难可想而知。建筑材料要从140多公里外的西宁运来,大量的用水都得从20多公里外往山上送。当地气候恶劣,无霜期又短,但在各方紧密配合下,不到3个月就完成了房屋主体及外装修工程。
1994年9月15日,中国政府和WM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同时在北京和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郑重宣布:“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监测臭氧和温室气体的观象台即将在中国开始工作。”
当年9月17日,在瓦里关山举行的挂牌仪式上,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代表邹竞蒙郑重宣告:“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正式建成并开始业务运行。”
坚守,是这里最可贵的精神,数据就是他们的生命,“瓦里关曲线”永放光芒
30年,风华正茂!
在WMO、中国气象局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一批批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瓦里关本底站在大气成分观测、科学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走进新修建的瓦里关本底站办公室,各种监测仪器正在运行,英文标注的各种记录册和报表随处可见。较之建站初期的艰苦条件,如今的瓦里关本底站,办公环境、职工生活休闲区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建站以来,瓦里关本底站陆续开展了气象、酸雨、气溶胶、臭氧柱总量、反应性气体、太阳辐射和温室气体等7大类24项200多种关键大气成分要素的观测,每天产生20多万条数据,大部分项目24小时连续观测。目前,这里拥有国内连续时间最长的温室气体浓度数据序列。
瓦里关本底站副站长王剑琼说,这里能对关键大气成分及其物理、化学特性及变化规律等进行长期、连续、可靠观测,是研究北半球陆地——大气间大气成分交换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的理想观测站,也是具有全球尺度代表性的国家级研究型、综合性观测台站。
迄今为止,瓦里关本底站持续向全球提供了近30年连续、准确、第一手的具有全球代表性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六氟化硫、一氧化碳、稳定同位素等大气成分本底观测数据,这些观测数据正是我国对全球大气科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2023年12月4日,青海省委书记陈刚到瓦里关本底站调研慰问时指出,建站近30年来的点滴数据,记录下了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印记,记录下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记录下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记录下了青海生态环境更加科学精准的本底情况。
30年来,一批批瓦里关本底站气象工作者前赴后继,以做好基础观测为己任,积累了长时间序列的温室气体浓度观测资料。用瓦里关本底站观测资料绘制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被称为“瓦里关曲线”。
瓦里关本底站所观测的温室气体资料,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IPCC)的支撑数据,其结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指示作用。观测数据不仅服务于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也作为我国宝贵的温室气体资料参与多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这些观测资料已进入温室气体世界数据中心和全球数据库,用于全球温室气体公报,以及WM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IPCC等多项科学评估。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到瓦里关后说:“瓦里关气象工作者终年坚守在这山巅,耐得住艰辛和孤寂,他们进行各种观测,一丝不苟,使中国对大气研究的贡献享誉全球。在这里,我们见证了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本色,找到了科学精神的当代基准,再次感悟了堪称民族脊梁的价值观。”
应用提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国之大者”是永恒的使命
多年来,瓦里关本底站的大部分观测资料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让宝贵的数据服务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双碳”战略实施,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气象部门放心不下的事。
2022年,青海省政府印发《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方案》,由省气象局牵头,青海大学等6家单位参与组建全球大气本底与青藏高原大数据应用中心科创平台。
该平台依托瓦里关本底站,聚焦青藏高原“双碳”路径、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围绕瓦里关温室气体监测数据、数值同化和再分析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优势,充分发挥“瓦里关曲线”对实施国家“双碳”战略的支撑作用,开展青海温室气体动态监测、“碳中和”分析评估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进一步推动生态气象数据产品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应用,提升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服务水平。
“通过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总结低碳发展经验,逐步将瓦里关本底站建设成为集研究、探索、示范为一体的全球基准本底站,为高原碳评估、生态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技术开发提供数据及科技支撑,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样板,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新高地建设。”青海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凤霞说。
2022年,由瓦里关本底站申报的“青海省温室气体及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入选青海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当年完成的《青海省温室气体监测公报》,拓展了依托瓦里关本底站等监测数据、面向地方开展气象服务的新领域。
参与中国温室气体公报编制的监测员任磊发现,让“瓦里关曲线”有更大作为,不能止步于已有的基础、能力和成绩,要将更多精力放到气象监测数据背后的机理研究上,挖掘数据资源的深层次价值,这也是许多气象基础研究领域面对的共同课题。
瓦里关本底站的未来规划,越来越清晰——
“在保证气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将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实现观测设备等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攻关水平。”任磊说。
“加强与其他本底站交流合作,包括观测设备标校溯源与比对技术、数据质量控制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新观测技术应用、大气成分预报、数值同化等,多维度开展合作交流。”王剑琼说。
瓦里关本底站将基于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基础数据、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等,建立以大数据云平台为“云”、碳监测评估业务平台为“端”的业务服务平台,实现多源资料数据快速标准化处理,提升碳监测评估业务产品自动生成和一体化发布能力。
“基于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等观测数据,我们将针对敏感领域和重点行业,尝试开展二氧化碳、甲烷等大气成分变化对冰冻圈、草地生态系统等的影响评估,发布专题服务产品。”青海省温室气体及碳中和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红梅介绍,实验室还将围绕实施“双碳”战略等重大服务需求,发布决策咨询报告。
作为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压制站点之一,瓦里关本底站长期为气象部门温室气体计量技术机构提供高精度温室气体初始标准气,仅2023年就压制标准气超过150瓶。
目前,瓦里关本底站配气中心已形成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混合标准气的配制方法和地方标准,包括技术规范、流程、方案等,为全国温室气体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瓦里关本底站将开展卤代温室气体标准气压配制的研究工作,不断满足温室气体不同要素的监测需求。
正如瓦里关本底站原站长德力格尔所言,从襁褓婴儿到蹒跚学步,再到茁壮成长,逐渐发展,瓦里关本底站离不开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呵护。而它,也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地球更好的明天,在瓦里关山,静静地守望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