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0年前,北川河畔建起20米高的小烟囱;70年后,老爷山脚下矗立起200米高的冷却塔。桥头发电,犹如一颗明珠,在高原大地熠熠生辉。
这是一段跨越70年的关于传承、创新和拼搏的故事。
桥头发电厂旧貌。图片为桥头铝电公司提供
当时,为了解决电力供需矛盾,经青海省工业厅批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电厂筹建处正式成立。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没有一件像样的测绘工具,选定筹建坐标进行标记时,因为没有标准的坐标装置,工作人员只好用田间地头的石头垒砌了一个坐标。谁也想不到,这个简陋的石头垒将会成为青海省的电力支柱——桥头发电厂。
1956年,桥头电厂筹建处定名为桥头发电厂,同年7月28日,1500千瓦机组破土动工,桥头发电厂正式成立,成为青海电力事业的破冰之举,全国各地有志之士相继奔赴建设工地,奉献青春,付出智慧。有一位来自上海的技术人员,奔赴青海时专门小心翼翼地带了一只灯泡,当投产进入倒计时,他把灯泡装到工棚,和工友等待着灯亮。灯亮的那一刻,在耀眼的光线中,他们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手握双拳,身体止不住地微颤,欢呼、呐喊!在厂房中、机组旁、工棚中,人人喜极而泣,相拥恸哭。
1957年5月、6月,两台从匈牙利进口的240千瓦锅炉机相继投产,开始了桥头电厂发电的历史。在今天,240千瓦的功率还赶不上一个小区自备应急的发电机。但对当时的青海省来说,这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1958年,桥头电厂改名为桥头发电厂。同年4月,1500千瓦机组投产;5月21日,通过35千伏线路与西宁电厂联网运行,形成了最初的西宁电网。
此后,随着青海建设步伐的加快,青海电网缺电局面日益加剧。1992年11月30日起,扩建工程相继破土动工,5台12.5万千瓦燃煤超高压机组扩建动工,一些年过花甲退休多年的老技术人员主动放弃颐养天年的生活,奋战在工程设计、指挥战线,而年轻人们更是默默工作为新机组的顺利运行暗自使劲。同年,国家能源部命名桥头发电厂为全国25家达标企业之一,成为西北五省电力行业第一家达标企业。
1995年,时任青海省委书记的尹克升同志在视察桥头发电厂时,见到扩建工程一号机投产在即,欣然挥笔写下“高原明珠”四个字,从此该赞誉成为桥头发电厂及企业改制后的冠名。
“全国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安全文明生产创建水平达标企业、全国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等等依稀还闪烁着余光,踏着光束向前。荣誉是昨天先辈们拼搏的证明,今天的路仍在脚下延伸……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所有的往昔都化作一页页篇章,一枚枚奖杯,悄然陈述着过往。
2002年,跨越二十一世纪的脚步已迈开,桥电人审时度势,以敢为人先的胆识打破了原桥头发电厂单一的发电模式,以发电为引擎带动电解铝和铝产品深加工产业,成为全国首个实施“铝电联营”的企业——青海桥头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桥头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图片为桥头铝电公司提供
2016年2月,5台12.5万千瓦时的机组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20年间,该机组共计发电量700亿千瓦时,为青海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时至2024年,桥头发电厂正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原子城建设3×660MW发电机组,即将建成容量最大、能效指标最优的高海拔智慧电厂。
绿色,是发展的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中国“3060”目标的提出,为铝行业重新定义了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愿景。桥头铝电公司按照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个平台、四个目标”战略规划,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绿色低碳铝企业,矢志为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作贡献。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凭借对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2023年,桥头铝电公司成为全国首批十家绿电铝评价参与企业之一和全国首批获准生产销售绿电铝的企业,成功入选2022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获得《绿电铝产品评价证书》,通过省级“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认证。
70年峥嵘岁月,70年春华秋实。未来,桥头铝电公司仍将锚定目标,负“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