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生态
【探寻雪豹之都】爱家乡护生态:雪豹文化进校园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衣凯玥
发布时间:2024-09-25 07:13:01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我知道水墨和油画的故事!它们是人工繁育的雌性雪豹双胞胎,是野生动物园里的明星!”

  “不只是雪豹,我们还了解很多青海的动物和植物,它们都需要我们保护和爱护!”

  ……

  从“豹街”火爆出圈,到雪豹出现在央视《开学第一课》,再到西宁市雪豹形象标识和城市IP形象正式发布,雪豹无疑是今年西宁最火的话题。雪豹犹如灵动的精灵,以各种形象出现在西宁的街头巷尾,融入了城市发展的脉络中,为西宁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

  翻开《我眼中的雪豹——西宁市城中区学校美术特色工作室作品集》,雪豹元素已融入了学校美育教育以及特色社团课之中。学生们将对雪豹的热爱与敬畏之情,通过自己的双手转化为一件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美术作品。

  从观察学习到创作,从保护动物到保护生态,一件件雪豹元素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深刻思考,更激发了学生“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真挚情感。

  孩子们“画”下了他们心中的雪豹

  走进西关街小学瓷板画社团,教室里摆放了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雪豹主题瓷板画作品,或威风,或凶猛,或慵懒,或萌趣,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热爱。“我特别喜欢画雪豹,画之前我仔细观察了雪豹的形态,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我画的这幅作品是雪豹妈妈带着两只小雪豹在草地上悠然休憩,豹妈妈威严而慈爱,小雪豹活泼可爱。”西关街小学六年级二班的陈婧琪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我们上学期在社团课中融入了雪豹元素,通过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了雪豹,了解了青海。”西关街小学美术教师蔺颖说道。

  “我刻的是小雪豹,可爱极了!”“我画的雪豹是威风凛凛的!”在观门街小学版画社团内,学生们正在认真勾画着雪豹的轮廓,拿着刻刀刻画出图案的纹理,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进行着创作。

  “我们去年将雪豹元素融入社团课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主动查阅资料,了解雪豹的生存环境,这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们的作品之中,使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独特的情感与生命力。”观门街小学美术教师王平说道。

  让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入课堂,润心田

  用泥巴塑造雪豹的矫健身姿、拿着刻刀雕刻出雪豹的纹路……在劳动路小学陶艺社团教室内,同学们正凝心聚神专注于自己的雪豹陶艺作品,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江源陶美’主题陶艺课,鼓励学生从‘自然之美’‘野生动物之美’‘守护江源的人’三个主题中,观察了解,寻找灵感,创作更多展现青海风貌的作品,”劳动路小学教师贾煜说,“开设这个主题后,有很多孩子愿意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眼中的家乡,讲述高原上的故事,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被故事吸引,感受到了青海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雪豹生活在哪里?”“雪豹身上有什么样的特质值得我们学习?”在南川东路小学的课堂内,一堂堂关于生态保护的少先队队课,正在进行着。通过播放生动的科普视频、进行有趣的互动问答以及深入的交流讨论,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有关雪豹的知识,更深刻理解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雪豹不仅是学校篆刻和石头画社团的艺术作品元素,更是学生了解生态保护重要性的一个窗口。通过创作和学习,让学生们透过雪豹看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在创作中思考,在学习中成长。”南川东路小学教师马文辉说道。

  爱家乡,从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开始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创作关于雪豹的表情包……”在七一路小学祁连山动植物扇面画社团课上,学生们手中拿着画笔,正专心致志地勾勒着心中那个既威严又萌萌的雪豹形象。“我们开设了环保手工制作社团、环保布袋绘画社团、祁连山动植物扇面画社团等生态活动课程,以祁连山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的动植物为创作源泉,引导学生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做‘家乡美’的发现者。”七一路小学校长姜英介绍道。

  课堂之内,是雪豹跃然纸上的生动画面;课堂之外,是生态知识的海洋。以祁连山动植物命名的班级名称;以山、水、林、田、湖、草、冰川为主题的楼道文化;随处可见的祁连山动植物科普……在七一路小学,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浸润在绿色生态的教育氛围中。“通过学校的生态课,我知道了青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七一路小学六年级的文丰秦朗自豪地说,“作为班级的红领巾讲解员,我要把在生态课上学到的知识,还有我对家乡的热爱,分享给更多的人!”

推荐阅读
青海省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
省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全面提升残疾人福利服务保障水平
青海又增1条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秋季精品线路
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候选名单的公示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青海海西:“聚宝盆”开出“石榴花”
“畜”势勃发 满“牧”皆景
24H热点
青海两项“国家公园”地方标准本月实施
2024年青海湖生态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文化中国行】野生动物园里的温情故事——“游历...
【生态观察】情驻山林 守望绿色
泉湾保护站成功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鵟
【探寻雪豹之都】雪豹频“出镜”,见证生物多样性...
青藏川三省(区)七市(州)第四届江河流域河湖长...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海西:...
青海西宁南北山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双达标
园林绿化专家汇集西宁共商生态园林建设新路径
热点图片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秋景如画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
“长江和她的源头”自然教育巡回大篷车活动首站在上海精彩启幕
“长江和她的源头”...
喜看高原好丰景
喜看高原好丰景
我省举办第十五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宣传活动
我省举办第十五届“...
【致敬我们的时代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藏铁路建设硕果累累
【致敬我们的时代 奋...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海故事】“光伏村”里的绿色“双碳梦”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
“雪豹之都”,西宁这样炼成
“雪豹之都”,西宁...
“沃土5号”马铃薯带来丰收喜悦
“沃土5号”马铃薯带...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探寻雪豹之都】爱家乡护生态:雪豹文化进校园

西宁晚报
2024-09-25 07: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探寻雪豹之都】爱家乡护生态:雪豹文化进校园

西宁晚报
2024-09-25 07: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探寻雪豹之都】爱家乡护生态:雪豹文化进校园

  • 2024-09-25 07:13:01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我知道水墨和油画的故事!它们是人工繁育的雌性雪豹双胞胎,是野生动物园里的明星!”

  “不只是雪豹,我们还了解很多青海的动物和植物,它们都需要我们保护和爱护!”

  ……

  从“豹街”火爆出圈,到雪豹出现在央视《开学第一课》,再到西宁市雪豹形象标识和城市IP形象正式发布,雪豹无疑是今年西宁最火的话题。雪豹犹如灵动的精灵,以各种形象出现在西宁的街头巷尾,融入了城市发展的脉络中,为西宁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

  翻开《我眼中的雪豹——西宁市城中区学校美术特色工作室作品集》,雪豹元素已融入了学校美育教育以及特色社团课之中。学生们将对雪豹的热爱与敬畏之情,通过自己的双手转化为一件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美术作品。

  从观察学习到创作,从保护动物到保护生态,一件件雪豹元素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深刻思考,更激发了学生“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真挚情感。

  孩子们“画”下了他们心中的雪豹

  走进西关街小学瓷板画社团,教室里摆放了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雪豹主题瓷板画作品,或威风,或凶猛,或慵懒,或萌趣,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热爱。“我特别喜欢画雪豹,画之前我仔细观察了雪豹的形态,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我画的这幅作品是雪豹妈妈带着两只小雪豹在草地上悠然休憩,豹妈妈威严而慈爱,小雪豹活泼可爱。”西关街小学六年级二班的陈婧琪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我们上学期在社团课中融入了雪豹元素,通过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了雪豹,了解了青海。”西关街小学美术教师蔺颖说道。

  “我刻的是小雪豹,可爱极了!”“我画的雪豹是威风凛凛的!”在观门街小学版画社团内,学生们正在认真勾画着雪豹的轮廓,拿着刻刀刻画出图案的纹理,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进行着创作。

  “我们去年将雪豹元素融入社团课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主动查阅资料,了解雪豹的生存环境,这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们的作品之中,使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独特的情感与生命力。”观门街小学美术教师王平说道。

  让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入课堂,润心田

  用泥巴塑造雪豹的矫健身姿、拿着刻刀雕刻出雪豹的纹路……在劳动路小学陶艺社团教室内,同学们正凝心聚神专注于自己的雪豹陶艺作品,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江源陶美’主题陶艺课,鼓励学生从‘自然之美’‘野生动物之美’‘守护江源的人’三个主题中,观察了解,寻找灵感,创作更多展现青海风貌的作品,”劳动路小学教师贾煜说,“开设这个主题后,有很多孩子愿意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眼中的家乡,讲述高原上的故事,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被故事吸引,感受到了青海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雪豹生活在哪里?”“雪豹身上有什么样的特质值得我们学习?”在南川东路小学的课堂内,一堂堂关于生态保护的少先队队课,正在进行着。通过播放生动的科普视频、进行有趣的互动问答以及深入的交流讨论,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有关雪豹的知识,更深刻理解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雪豹不仅是学校篆刻和石头画社团的艺术作品元素,更是学生了解生态保护重要性的一个窗口。通过创作和学习,让学生们透过雪豹看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在创作中思考,在学习中成长。”南川东路小学教师马文辉说道。

  爱家乡,从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开始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创作关于雪豹的表情包……”在七一路小学祁连山动植物扇面画社团课上,学生们手中拿着画笔,正专心致志地勾勒着心中那个既威严又萌萌的雪豹形象。“我们开设了环保手工制作社团、环保布袋绘画社团、祁连山动植物扇面画社团等生态活动课程,以祁连山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的动植物为创作源泉,引导学生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做‘家乡美’的发现者。”七一路小学校长姜英介绍道。

  课堂之内,是雪豹跃然纸上的生动画面;课堂之外,是生态知识的海洋。以祁连山动植物命名的班级名称;以山、水、林、田、湖、草、冰川为主题的楼道文化;随处可见的祁连山动植物科普……在七一路小学,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浸润在绿色生态的教育氛围中。“通过学校的生态课,我知道了青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七一路小学六年级的文丰秦朗自豪地说,“作为班级的红领巾讲解员,我要把在生态课上学到的知识,还有我对家乡的热爱,分享给更多的人!”

作者 衣凯玥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