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打卡两江福地 承袭千年文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多钧 殷之皓
发布时间:2024-09-25 08:59:29
编辑:李家奕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讲解题刻。张多钧 殷之皓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滚滚长江与碧翠乌江激情交汇,恰似一个巨型“鸳鸯锅”。“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于此,钟灵毓秀之气汇聚,醇厚人文底蕴沉淀,成就了一座低调而内蕴深沉、引人无限遐思的两江福地,那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涪陵。

  9月24日,中央媒体、长江沿线省区市媒体记者走进重庆市涪陵区,探访程朱理学发祥地,打卡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体验一场别致的千年长江文化穿越之旅。

  采风第一站,记者来到了程朱理学发祥地的点易园。点易园位于涪陵城区长江北岸北山坪南坡北岩,因山上的点易洞得名,据说当年宋代理学大家程颐被贬涪州(今涪陵),曾经在洞内潜心研究《周易》,被后人视为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山上的北岩题刻,至今还留有黄庭坚、朱熹、陆游、王士祯等历代名人书法手迹。

  近年来,涪陵区借助两江交汇的区位优势,发掘利用长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点易洞为核心,恢复了北岩十中的读画廊、洗墨池、三畏斋、碧云亭、点易洞、观澜阁、致远亭等七景,完成了基础建设、题刻保护、危岩治理等工作。

参观点易园。张多钧 殷之皓 摄

  走进点易园,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抬眼望去,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岁月里的故事。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点易园犹如一颗被岁月珍藏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每一处景致、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为之沉醉。

  从点易园高处望向江畔,是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是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

  梁上现存自唐广德年间历代题刻165段,其中具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誉。题刻记载了自唐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中,白鹤梁水下原址保护工程是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多的项目。为此先后论证十年,提出七个保护方案,最终采用“无压容器”方案原址修建水下博物馆,实现了白鹤梁题刻的原址原貌保护和观赏,成为国内外同类文化遗产成功保护的范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

  目前,涪陵区正积极推进白鹤梁题刻与埃及尼罗尺石刻联合申报世界遗产。

推荐阅读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
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全面提升残疾人福利服务保障水平
青海又增1条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秋季精品线路
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候选名单的公示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青海海东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足球和篮球联赛开幕
青海湟源日月臻品首次亮相乡博会
24H热点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秋景如画
“长江和她的源头”自然教育巡回大篷车活动首站在...
喜看高原好丰景
我省举办第十五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宣传活动
【致敬我们的时代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藏铁...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海故事】“光伏村”里...
“雪豹之都”,西宁这样炼成
“沃土5号”马铃薯带来丰收喜悦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业发...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多彩赛事点燃草原激情
热点图片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秋景如画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
“长江和她的源头”自然教育巡回大篷车活动首站在上海精彩启幕
“长江和她的源头”...
喜看高原好丰景
喜看高原好丰景
我省举办第十五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宣传活动
我省举办第十五届“...
【致敬我们的时代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藏铁路建设硕果累累
【致敬我们的时代 奋...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海故事】“光伏村”里的绿色“双碳梦”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
“雪豹之都”,西宁这样炼成
“雪豹之都”,西宁...
“沃土5号”马铃薯带来丰收喜悦
“沃土5号”马铃薯带...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打卡两江福地 承袭千年文脉

青海日报
2024-09-25 08:5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打卡两江福地 承袭千年文脉

青海日报
2024-09-25 08:5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打卡两江福地 承袭千年文脉

  • 2024-09-25 08:59:29
  • 来源:青海日报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讲解题刻。张多钧 殷之皓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滚滚长江与碧翠乌江激情交汇,恰似一个巨型“鸳鸯锅”。“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于此,钟灵毓秀之气汇聚,醇厚人文底蕴沉淀,成就了一座低调而内蕴深沉、引人无限遐思的两江福地,那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涪陵。

  9月24日,中央媒体、长江沿线省区市媒体记者走进重庆市涪陵区,探访程朱理学发祥地,打卡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体验一场别致的千年长江文化穿越之旅。

  采风第一站,记者来到了程朱理学发祥地的点易园。点易园位于涪陵城区长江北岸北山坪南坡北岩,因山上的点易洞得名,据说当年宋代理学大家程颐被贬涪州(今涪陵),曾经在洞内潜心研究《周易》,被后人视为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山上的北岩题刻,至今还留有黄庭坚、朱熹、陆游、王士祯等历代名人书法手迹。

  近年来,涪陵区借助两江交汇的区位优势,发掘利用长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点易洞为核心,恢复了北岩十中的读画廊、洗墨池、三畏斋、碧云亭、点易洞、观澜阁、致远亭等七景,完成了基础建设、题刻保护、危岩治理等工作。

参观点易园。张多钧 殷之皓 摄

  走进点易园,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抬眼望去,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岁月里的故事。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点易园犹如一颗被岁月珍藏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每一处景致、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为之沉醉。

  从点易园高处望向江畔,是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是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

  梁上现存自唐广德年间历代题刻165段,其中具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誉。题刻记载了自唐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中,白鹤梁水下原址保护工程是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多的项目。为此先后论证十年,提出七个保护方案,最终采用“无压容器”方案原址修建水下博物馆,实现了白鹤梁题刻的原址原貌保护和观赏,成为国内外同类文化遗产成功保护的范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

  目前,涪陵区正积极推进白鹤梁题刻与埃及尼罗尺石刻联合申报世界遗产。

作者 张多钧 殷之皓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