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是一年记者节,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今天,依然是奔走于采访途中、奋笔于案牍之前的一天,我们在路上、在现场、在镜头后、在电脑前,未曾停歇。
不过在今天,当我们回望这一年的足迹,当我们把镜头和笔触调转方向对准我们自己,不禁要问——是怎样一种力量,推动这停不下的脚步?
有人会说:这就是记者的工作。
没错。不过记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担当。是什么样的使命呼唤了担当?是什么样的初心转化为奋斗?
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画像,风雨中守望公平正义,喧哗中发出理性之声,迷惘中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记者是一个平凡的岗位,却书写着不凡的故事,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凝聚精神力量。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
每到省委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的现场都会有很多记者,其中你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总是在现场后排聚精会神地听会、记录、校对稿件,不受任何干扰。他就是青海日报社要闻中心时政记者莫昌伟。
“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时政记者,严谨准确、快速及时只是基本要求,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更是工作常态,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素养和新闻敏锐,才能更好发出主流媒体的权威声音。”这是这名年轻的时政记者工作六年来的经验心得,更是他在工作中所经常提醒自己的。随时待命、随时赶稿,时刻对有关政治方向的内容保持高度警觉,是他从未懈怠过的工作状态。
时政新闻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声音,架起了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一份党报的“立报之本”;做好省委省政府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部署的报道,是省委机关报的政治责任。今年以来,从年初报道全国两会、全省两会,到报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从报道重大事项、重要节点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民生改善等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大局,青海日报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宣传阐释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
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背后是强烈的“政治家办报”意识,而坚持“政治家办报”是落实在各个新闻工作岗位、延伸于各种新闻产品形态当中的。记者坚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才能找准坐标定位,才能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以坚定的政治站位和高度的职业精神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记者、评论员、编辑、校对、出版等等,每个岗位的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实现了全省中心工作报道的全链条发力、全方位解读、全媒体呈现,既有新闻的时效性,又有理论的深刻性,我们敲响“定音鼓”,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中感悟初心
在触摸时代脉搏中倾听人民心声,在感知发展温度中点亮群众心灯,是记者如金子般的使命。讲好青海故事、展示青海形象其实还是要回到寻常青海人身边,不论方式如何多种,不管形式如何创新,都应该以人民为中心。
“普通人生活的变化,是反映社会变化最好的注脚,记者其实应该是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人。”在说到新闻报道中“沾泥土”“带露珠”的内容时,青海日报记者咸文静信手拈来:“就像我最近采访‘四好农村路’时见到的循化农民李加,以前他家那片地方山大沟深,出行不便,现在门前都变成柏油路了,李加都准备买辆小轿车了。讲述这样的故事,能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变化。”
从海拔1650米的河湟谷地,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都留下了青海日报记者的足迹。青海日报新闻中心记者牛玉娇记录过低海拔地区物饶民丰的乡村,也记录过在高海拔地区“缺氧不缺精神”的干部。在海东市,她看到了村民马舍乙四用一年多时间将 53公顷荒地开垦出来,栽满了鲜花、种满了西瓜;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她聆听过“能人书记”老松闹布如何在短短几年内让当地人均收入从2000元提高至11000元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而群众愿意讲给你听,是因为看到记者对群众事情的上心、对宣传的用心,每一次采访都是真心与真心的交换。”牛玉娇说。
做到两脚沾泥,和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群众才会和你唠“知心嗑”,记者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创作出接地气、有温度的新闻佳作。不深入一线、不体察实情,仅靠上网查查、电话打打、键盘敲敲,写出来的稿子往往肤浅而缺乏生命力。有记者曾说过:“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青海日报记者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一样,将锤炼“四力”作为永恒课题,用脚奔走、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笔表达,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在田间地头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在基层一线采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
在时代对记者的重塑中提升能力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青海日报致力于推动我省深化媒体融合改革的先行先试,全面启动“主力军转主战场”。对于记者来说,会写稿已经不够,传统纸媒的记者正在适应新技术和新形势带来的改变。
今年,青海日报社要闻中心平时伏案写稿的记者们进行了不一样的尝试,“十种类型干部当不得”系列短视频于今年9月24日在青海日报各短视频平台上线,引发广泛热议,首期播放量超过20万,成绩令人瞩目。
可是谈到其中的心路历程,主创之一李雪萌深刻感受到了从“笔杆”到“网感”的不易。“一开始视频形式生硬僵化,内容表达毫无生动可言,节奏更是杂乱无章,但我们没有丝毫退缩,多次向擅长视频拍摄制作的老师虚心求教,并邀请新媒体中心记者顾植霞加入团队,经过团队反复研讨,多次修改打磨,创作终于突破困境,渐入佳境。”
新的尝试不仅带给纸媒记者改变,同样也改变着新媒记者。“这次跟纸媒的老师合作也带给我很大进步,以前我们都是单兵作战,他们写,我们拍,各干各的。这次对于系列短剧的尝试,绝非是传统内容往新媒体平台的简单迁移,而是要依据新媒体的独特属性,对内容呈现形式和传播节奏进行全新构思。”顾植霞娓娓道来。
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永不停滞、不懈创新,才能在新的征程上更好前行。不仅要以平凡的视角,去挖掘静水流深的力量,还要以最新颖的方式,去展现最有价值的主流。青海日报的记者正在积极拥抱改革浪潮,从理念到技术重塑自身,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在对记者这份职业的热爱中赓续前行
“当记者就是我学生时代的理想!”青海日报社西宁记者站站长贾泓有着一种记者情怀。今年她先后带队前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让她惊艳的风景、让她感动的故事。这几年不知在这片土地上走了多少公里,让一个东北姑娘对青海的风物很是熟悉。
“也抱怨过累,但是当我在海西见到了工业的浪漫,在海北遇见了雪后的祁连,在海南望到了牧场上的新变……就真切感受到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多少真情。在行走中感悟,也在行走中成长,是这个职业赠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自己走过的那些亦步亦趋的脚印,都是我作为记者的成长见证,我愿带着一份梦想成真的小幸运,继续走在新闻的路上……”这是她动情的书写。
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今年恰逢青海日报创刊75周年,回望青海日报走过75年的光辉历程,一代代新闻工作者前仆后继、鞠躬尽瘁,以奋斗见证奋斗。时代在变,新闻在变,记者奋斗不止的姿态永远不变。一年一度的记者节,既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新闻工作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坚持不懈用文字记录时代、用脚步丈量大地,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懂青海、爱青海、宣传好青海”的生动实践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贡献一份力量。
笔耕不辍岁月长,墨香深处见真章。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向所有新闻工作者道一声:节日快乐!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让幸福看得见听得到
“我们两万多名群众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看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感就越来越强。”6月15日,青海日报“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栏目开栏。回想在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办事处文亭巷社区采访的一幕幕,居民金丽娟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每次前往文亭巷社区采访,虽然主题有所变化,但我都能从一件件小事、一次次交谈中感受到,大家手拉手、心连心,组成了文亭巷社区这个大家庭。
金丽娟在采访中提到了居民反映的诉求,其中关于电动车充电桩的安装一直是大家关心之事。3月初,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经理在“周六议事会”就此问题研究讨论。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分批走访,统计各小区使用电动车的人数,协调规划停车棚建设区域,引入第三方公司参与设施建设,由物业公司负责防灭火配套设施的搭建。
“只要大伙儿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目前一些小区的充电桩已经投入使用。”金丽娟说。
在文亭巷社区,可以感受到共建共治的力量。这里实现了资源在基层整合,服务在基层拓展,问题在基层解决,民心在基层凝聚。
生活在此的居民对社区的满腔热忱也融进了一首温暖的歌中。
“文亭文亭!你是我暖暖的家园,奔走在新时代的路上,各族儿女心连心,让幸福的日子甜甜蜜蜜……”如今,《我是一颗石榴籽》这首歌,时常在社区的活动室响起。
幸福的具象化让我更加坚定: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最生动的新闻来自现场。(张慧慧)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再高一点,再深一度……
从事党报经济新闻报道已经十余年,如果要问近年经济报道有何不同,我想说青海经济发展“更高、更快、更具质量”,而我们的报道则是“走得更远、听得更多、写得更深”。
2024年,青海上下“战鼓催征”,全省上下拉弓续弦,经济发展之势催人奋进。这一年青海将“大抓经济”作为贯穿全年的重点任务,作为党的喉舌,我们做到了与全省发展同频共振。
这一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的采访。4月25日,车队从格尔木市出发驱车300多公里,穿过戈壁、爬过雪山,当公路消失在眼前,车队驶入了还是冻土的荒野大地。虽然有多次进出可可西里腹地经验的老司机开路领航,但还是一路小心前行。
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行驶,海拔随之攀升,身体缺氧难耐,拿出手机,信号栏的“×”,让人顿时感觉到身心的与世隔绝。7个多小时后,当即将绝望之际,终于看到了卓乃湖和满格的手机信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青海硬是在卓乃湖,这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集中迁徙产仔地,建起了5G基站,让青海生态监测有了5G护航。青着嘴唇猛吸氧气的同时,不由感叹祖国之伟大,新基建之伟大!
2024年,每一次深入采访都让人动容。在青海不论海拔如何攀升,不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无法动摇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作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记录者,我尤为自豪,我希望今后的报道能够再高一点,再深一度……(芈峤)
【文化中国行】在世界屋脊遇见明长城
6月7日,北京日报携手长城沿线14家省级党报,启动“沿着长城看中国”大型采访活动,展现长城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活力。
青海也有长城?
在长城横跨的15个省区市中,青海段较为小众,就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都不太了解,这让我对此次采访充满期待。
青海也有长城!
翻看地图,青海明长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拱卫西宁,呈半月形。其中明长城大通段山险处海拔最高点近4200米,是我国现存海拔最高的明长城。而真正让我将这些“概念”转变为“实感”的,是采访中遇到的一个个热爱长城的人。
周生胜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博物馆馆长,他带着我们来到南门峡深处的摩崖石刻前,只见一平方米的石壁上,刻凿着475年前与明长城息息相关的文字。一场“时空对话”就此开启,感叹而感动。
周生胜刚参加工作,就投入到青海明长城的调研、保护中,翻山越岭记录下热气腾腾的长城故事;他工作二十余年,能将西宁卫防止关外骑兵袭扰修建关口的故事描述得细致入微;他是长城守护者,带着我们探访长城文化……
一件趣事让我印象深刻:每一段长城采访结束,被采访人都需用家乡话对着镜头喊出“我爱长城 爱我长城”用作新媒体产品素材。唯有周生胜质朴可爱地喊出“我爱长城 长城爱我”,引得大家笑成一团。
“我爱长城,长城爱我。”——千百年来,长城已镌刻在岁月里,成为中华文明的记录者、守护者、创造者。它穿越时光,此刻与我们相遇,怎能说它不爱我们呢!(郭靓)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石榴花开 同心筑梦
“民族团结不是口号,是通过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共同发展;更是各族群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
这是今年9月我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结古街道折龙达社区采访时,社区党支部书记白玛拉毛所说的一段话。
中午,走进社区内的爱心厨房,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在切肉、炒菜、装盘……大家配合默契,为社区老人的午饭忙碌着。
今年46岁的赵向兰,十年前和家人从西宁搬到了玉树。热心的她,只要社区组织活动都会参加,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名志愿者。
因为做饭手艺好,大家都喜欢去赵向兰家“蹭饭”,赵向兰也总是热情地款待大家。她对我说:“我特别喜欢玉树这个地方,喜欢这里的文化,周围的邻居也对我特别好。”
今年83岁的泽代是一名孤寡老人,自从社区开了爱心厨房,泽代每天都准时来吃饭。因为身体原因,泽代吃饭总会撒到桌子上,而且吃得很慢。赵向兰看到后,主动给泽代喂饭、擦嘴,收拾桌子上的残羹剩饭。
白玛拉毛说:“不知道的人都以为她们是一家人,虽然老人不会说普通话,两个人也没有太多交流,但是从老人的眼中可以感受到她对赵向兰的感激。”
我时常看到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梦想拼搏。那些互助的瞬间、理解的眼神和温暖的笑容,都让我明白民族团结并非只是口号,而是深入生活的实践。(程宦宁)
【乡村振兴在青海】美丽乡村 “数”看振兴
公路沿途车流如潮,道路两旁是苍翠的青山、金黄的麦田、潺潺的水流、散落的牛羊,视野间全然一幅田园牧歌的美丽景象……
这是我路过的乡村,也是我向往的乡村。而我笔下的乡村每年都在变化。
去年3月,我前往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采访,在互助县塘川镇润恒专业种植合作社,我遇到了席恒禄。
他是合作社负责人,采访当天他带我参观了他的草莓大棚。因为互助县独特的冷凉气候,草莓生长周期长,冬季采摘草莓鲜果成为互助县许多村民的“致富秘诀”和“主打产业”。
采访中得知,席恒禄的家从东山乡脑山地区易地搬迁到塘川镇后,凭借自己在蔬菜生产基地10年的从业经历,一口气承包了98栋大棚。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创业基础的农民来说,98栋大棚意味着140万元左右的投入,以及每年50万元左右的工资支出。但席恒禄始终笑意盈盈,只说草莓前景好。
今年再去大棚,除了草莓,他还新种了蓝莓,育起了草莓苗。我问他“回本了没?”他笑笑说:“早就回本了。”我又小心翼翼地问“这些草莓棚一年收入多少,有没有50万元?”他回答:“160多万元”……
如今,互助县有2万多人从事蔬菜种植,带动务工50多万人次,今年互助县输出露地蔬菜13万余吨,4万余吨远销粤港澳大湾区……
这些“数据”令我惊叹!我会一如既往,用心用情记录乡村、传播乡村、见证乡村。(牛玉娇)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让“绿色”乘“数”而来
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中,青海以丰饶的清洁能源与坚实的产业基础,正展现出绿色算力产业的勃勃生机,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绿色动力。
机房内的线缆交错,屏幕上的数据闪动,昼夜不停的数据计算……当我每一次走进海东市河湟新区的中国移动(青海)高原大数据中心,不禁感叹,这里既是海量数据的“图书馆”,也是海量算力的“发动机”。
“‘零碳、极速、高效、智能、安全’为标准建设的新一代大数据中心才更能体现青海的禀赋优势,才能更符合绿色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中心的展示大厅,大屏幕播放着宣传片,青海移动算力分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江恺瑞介绍大数据中心在多领域的应用。
那么,数据中心“绿色”从何而谈呢?这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面对我的疑问,江恺瑞径直向展厅里面走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在一块大屏幕上看到高耸的雪山、清澈的湖水,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和祥和,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这一刻,我感受到了绿色生态数字化,是如此令人震撼。
“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可可西里等重点地区生态情况均可进行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的实时监测……”通过他的描述,不难想象,点几下鼠标的功夫,映射出青海生态文明发展与信息技术建设的巨大变化。
这一年,回顾全面深化改革的采访过程,常少不了谈一个词——“绿色”,绿色发展潮涌而来,这已成为改革最鲜明的底色,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活力。(王菲菲)
【祖国好 家乡美】用非遗技艺点亮多彩生活
临近傍晚,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格萨尔广场上,跳舞的民众多了起来。欢快的音乐向四周扩散,充满魔力般吸引着当地的群众和游客。尽管我拿着相机,可记录的本能怎么也抵挡不住节奏的诱惑,于是我跟在一个藏族小女孩措吉的旁边,跳起了蹩脚的舞蹈。
甩手、抬脚、转身……落脚的声音和音乐完美契合,这可不是简单的“广场舞”!措吉告诉我,这是“卓果”,是非遗,家里所有人都会跳。
这个广场上,老幼皆能舞,青年男女的脚步更为响亮。广场一侧的黄河源民间艺术团排练室里,演员们也在团长的号召下,加入了窗外的阵营。艺术团近40位演员全情投入,卓果舞中跺脚的声音像鼓点一样,有节奏地击打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上。临近结尾,音乐还未停止,人群中即掌声四起,与欢呼声响成一片,点燃了那个夜晚。
我不禁感叹,这正是艺术的魅力!
过去几年,我有幸采访报道过一些非遗技艺,了解那些将非遗深度融入生活的人是怀着怎样的热忱拥抱艺术。当我们放眼整个省内,就会惊叹地发现,这片风光无限的高原大地,竟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00余项,非遗传承人4200余位,而且这些非遗技艺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是如此地密不可分。
正是在那个深夜的广场上,非遗以一段旋律、一个姿势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如清泉般滋润着我们平凡又琐碎的日常。那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艺术多么闪耀璀璨,作为被滋养的人,我想我们在记录和传播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顾植霞)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走进基层感受党建新风貌
基层一线是采访党建工作和党组织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也只有在一线,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生活喜人的变化。
基层党建工作涉及面广,很多时候每一名党员身兼多项工作职责,但在他们的眼中,始终迸发着为群众服务的热忱。
西宁市城中区安宁路社区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居民,推出“周三有约 与您相约”服务机制,通过聊民意、听民声,来解民忧。不论是多小的事情,社区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倾听居民心声,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居民的诉求。
采访期间,安宁路社区的居民都对社区的管理赞许有加。“我们能把心里的话及时说出来,对社区管理的意见建议也都能通过这个渠道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安宁路社区居民李有胜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只要有事,大家都会来社区“一吐为快”。“现在我们都觉得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幸福感满满。”
群众的口碑就是对基层党建工作者最大的认可。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镇,采访期间我们看到了很多党群关系“鱼水情深”的场景。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扎西东智家,扎西东智对联点干部董晖帮助他解决女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事情一直心怀感激,以至于采访结束时,扎西东智突然拿出锦旗,双手捧着交到了联点干部董晖的手中,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备感意外。“他事先跟谁都没提这个事。”面对扎西东智的举动,陪同的社区工作人员对我说道。在那一刻,党群“鱼水情深”的描述有了具象化的表现。(郑思哲)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绿水青山如何变为金山银山
“今天生意怎么样?”
“赶上了周末,又是大晴天,游客多,估计中午就能卖完了。”
夏日上午,阳光正好,付明花与露营基地负责人马云攀谈闲聊。
“今年多亏了露营基地带动,让我在家门口销售自家做的焜锅馍馍,既能顾家还能增加收入。”“关键是村里有好山好水好树林,露营的游客才会多,你们自己的农产品才会有好销路。”
付明花家住湟源县寺寨乡铧尖村,村里有一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的林地,占地面积达到了200亩(约等于13.33公顷)。经过几十年的成长,如今的林地已是绿树成荫,林地旁是涓涓流淌的寺寨河,山水林相依的这片土地,是野炊露营的好地方,吸引了众多周边群众驱车前往。
付明花告诉记者,以前每年盛夏有很多游客到村子里露营,等到第二天再去看,林子里到处是垃圾。“去年,营地建起来后,不仅生态环境好了,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闲暇时她还会上山挖野菜销售,一天下来有三四百元的收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百姓幸福的最大靠山、最大优势。今年以来,我深入农村牧区,采访青海“两山”转化路径,感受颇深。绿水青山,青海永远的优势和骄傲。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青海各地结合优势特点,推动绿色有机畜牧业、生态旅游业、林下经济等产业蓬勃兴起,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张多钧)
【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仰望挺直脊梁的历史丰碑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场活动盛大开幕。我作为专题报道组的一员,有幸参与了意义重大的此次采访活动。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诉说着先辈们的奉献与担当。在采访中,我来到了221基地服役最短的七分厂。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1964年建成的它,在当时苏联撤走专家搞技术封锁的艰难情况下,由我国的科研、设计等方面的技术人才经过刻苦钻研,自主设计完成。这里是放射化学和中子物理试验场区,承担着临界和次临界实验,是核武器生产的核心部分。
走进七分厂,几栋看似普通的建筑却有着令人惊讶的特殊布局和墙体厚度。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老师形象地将这里进行的临界和次临界试验比喻为“给龙挠痒痒”,可见其危险性和难度之大。专访曾在七分厂工作的吴当时和盛菊芳夫妻,他们的口述资料填补了一段重要历史。两位老人和许许多多当年奋战在金银滩的前辈,怀着以身许国的信念,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国家的核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为中华民族铸就了挺直脊梁的历史丰碑。
“两弹一星” 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正如陈能宽院士的诗中所写:“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我们要传承弘扬“两弹一星” 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王煜鹏)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驰骋在青藏线上,高耸入云的雪峰和牛羊点缀的草原在车窗外快速掠过,穿过青藏铁路的一处涵洞,我们采访的目的地那曲市古露镇萨措村到了。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西藏日报、四川日报、青海日报联合开展采访活动。我们青藏线采访组从拉萨出发,再次挖掘“天路”上的故事。
萨措村曾是进藏路上信息传递、物资运送的一处驿站,也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和京藏高速修建时的重要节点。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华丽蜕变,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当我操控无人机拍摄村庄时,一位村民打量我手中的遥控器问:“是大疆的Mavic几?能拍4K吗?”霎时间我有些错愕,一名普普通通的牧民竟能问如此专业的问题。
见我耐心解答,他便打开了话匣子。他叫旦增多杰,是当地的牧民。因为交通越来越便利,他就去各地打工挣钱,学到了技能也开阔了眼界,还在村里开了小卖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能拍一下我的作品吗?”原来,旦增多杰还是一名手工爱好者。我好奇地跟他回家,进门后一屋子的手工作品映入眼帘,有牛羊、雪山、帐篷等模型,其中一座半米高的“天安门”格外醒目,这个用木头、纸板做的天安门模型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他告诉我,他还没去过北京,等孩子考上大学,就带家人去天安门看看,到时候再做一个更加精致的……
雪山巍峨,高原苍莽,离开萨措村,车队继续向北行驶。车内,我们剪辑着旦增多杰和他天安门模型的故事。(吴占云)
【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让“青字号”走向世界
今年三月,随着“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采访报道方案的下发,我和部门的两个小伙伴便开始了持续大半年的“青字号之旅”,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马铃薯、冷水鱼、枸杞等特色农牧业产业成了我们采访的主攻方向。
说起青海的这些特色农牧业,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如何将它们写得出彩、富有可读性,如何聚焦产业“四地”建设成效,突出“生态青海、绿色农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在采访青海油菜之前,我决定先从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开始。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青杂”系列杂交油菜品种享誉全国,但不知道的是,我们在为全国春油菜区提供85%的优质杂交种。
当春油菜研究所副所长唐国永讲述二十年前,青海大学春油菜遗传育种团队实现特早熟甘蓝型油菜资源创建速度和效果的重大突破后,在青海及周边省份出现了种子供不应求的现象,甚至还发生过“黄牛”倒卖种子情况的故事后,我被震撼到了。原来这么多年,青海一直以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令人赞叹的“青字号”品牌,这些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青海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表示,在青海日报的持续关注与支持下,“青字号”农畜产品及产业发展得到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对于打响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拓宽名特优新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青海乡村全面振兴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罗珺)
【体验“十四冬”】奔跑不息 追梦不止
2月15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滑雪场上,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冬季两项迎来首个比赛日。
在公开组女子7.5公里短距离比赛中,首次参加全国大赛的青海运动员曲桑卓玛脚踏雪板,手持雪杖,身背步枪,在完成一段激烈的滑行后,进入射击区域,瞬间从风驰电掣的“雪上飞人”化身为沉着冷静的“神枪手”。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她喘着粗气,扔掉雪杖,趴在了雪地里。“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对梦想的一次追逐。”年仅19岁的藏族姑娘完成了在“十四冬”比赛中的首秀。
“青海孩子特有的淳朴和韧劲感染了我,虽然我们队伍成立的时间较晚,但队员们成长速度很快。他们勇于挑战极限,不断突破自我,也为高原冰雪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赛后,青海冬季两项队教练李俊业感慨万千。
站在赛场边,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在冰天雪地中,曲桑卓玛不畏强手,奋力拼搏,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与曲桑卓玛一样,几名肯吃苦、敢拼搏的青海队员获得了冬季两项女子4x6公里接力第五名。我同样被她们的拼搏精神深深打动。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作为记者,我们更要保持对新闻工作的执着和追求,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不断探索和创新,以丰富的镜头和细腻的笔触,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分量的好作品,奔跑不息,追梦不止!(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