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文化中国行】“让非遗点缀群众的美好生活”
——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余国雯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倪晓颖
发布时间:2024-11-13 07:06:17
编辑:何继红
“青绣”展上,布完巨幅青绣枕顶墙后余国雯有些兴奋。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16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88项,省级非遗335项……”

  “青海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45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88名,省级传承人342名。还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

  谈起青海的非遗,余国雯如数家珍,全省有关非遗的情况、数据等,她也早已烂熟于心,就像她熟知青海非遗的每一个细节一样。

  见到余国雯,是在省级非遗项目西宁丝毛挂毯制作技艺实施“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项目验收现场。她手中拿着传承人创新制作的藏毯鼠标垫,正在和项目负责人探讨其规格大小以及制作工序……这位“90后”非遗“老干部”神情专注且认真,每一句话都条理清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青海省2个单位和5名个人获此殊荣。其中,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余国雯获评先进个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余国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青海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坚定践行者,她深感荣幸,也倍加珍惜这份荣誉。

  余国雯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已达8年之久,承担着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推荐申报、非遗保护资金申报与管理、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实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等多项重点工作。

  2016年,余国雯考入现在的单位,开始从事非遗保护工作。

  刚进入非遗处工作时,余国雯对非遗工作并不了解,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从书本开始学习,工作之余就是泡图书馆、档案室,认真钻研学习非遗、了解非遗项目内容和特色,也查阅档案资料和文件,到非遗项目传承地调研……仅一年时间,她就能够独立完成非遗保护资金申报与分配、省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申报认定等工作。

  “想了解非遗项目或者非遗数据就找余国雯,根本不用查资料,信息都在她脑子里,检索起来比电脑还快。”“小余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潜心钻研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小余对待各种现象和问题都能积极深入思考,对于非遗保护工作,她仿佛有用不完的热情。”……采访中,余国雯的同事这样评价她。

  非遗保护工作离不开深入一线的调研。2021年,已有5个月身孕的余国雯,主动承担起全省黄河流域非遗资源调查的任务。她精心拟定全省调查方案,与同事一同奔赴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开展资源普查。在这个过程中,她及时总结经验成效,认真完善调查档案,精心撰写全省黄河流域非遗资源调查报告,为青海非遗资源的梳理和保护作出贡献。

  同时,非遗保护工作也离不开宣传,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全省上下都会举办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余国雯就会负责全省主会场活动策划、方案撰写、人员组织、项目选调、经费协调等工作。同时,还担任活动讲解员、引导员、宣传员,每次她都会不断优化讲解词,认真“备课”,最终出色地完成多项工作,让非遗在大众面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谈及如何更好推进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工作时,余国雯说:“发挥‘非遗+创意融合’优势,加强非遗工坊的建设,不断提高保护传承能力,是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举措。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建设一支传承有序的人才队伍,才能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

  在余国雯看来,青海还需要加大非遗的宣传展示力度,为大众提供更多的体验项目。比如,让游客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亲身体验非遗项目,从中感受非遗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工艺流程,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就像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曾经只是妇女手中的针线活,如今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下,设立了非遗工坊,通过“公司 + 农户 + 绣娘”的模式,吸引周边群众和妇女居家刺绣,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还实现了就业增收。

  “还有一些表演类非遗项目,在保留传统表演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创作成舞台艺术作品,通过进社区、进景区、进街区等展演的方式,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非遗手作体验、非遗研学游、非遗表演等相融合,多措并举推介非遗项目,应该更能深入人心。”余国雯认真地说着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也很重要,非遗保护模式也得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全面记录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过程,形成珍贵的数字文献,是‘利在千秋’的事业。记录成果在每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线上展播,就能让更多的群众足不出户了解青海非遗,一部手机就能观看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纪录片,让非遗传承的火种撒得更广。”

  近年来,青海省在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工坊能力建设、“青绣”品牌打造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非遗保护机制日益完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传承能力显著提升。非遗已经成为青海文化的重要标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省文化繁荣兴盛、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鲜衣怒马正当时,行而不辍再前行。“青海不断健全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构建起省市区联动、部门统筹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格局,把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美学串联起来,推出一批非遗产品、研学线路、品牌活动等,展现非遗的当代价值。”余国雯表示,成绩有目共睹,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思考、改进和创新的地方。比如,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要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研发创造更多能够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新需求的优质产品。

推荐阅读
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组来青考核巡查
吴晓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海:引大济湟百万亩田间配套工程陆续通水
青海省人民医院:健康路上党旗红
第34届中国新闻奖 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招聘总成绩及体检等事项通知
德令哈:海子诗歌中的荒凉小城变身"光热之都"
西宁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
24H热点
【文化中国行】“让非遗点缀群众的美好生活”——...
青海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范围内实施政府购买特殊群...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用心讲好每一堂课——青...
吴晓军会见新华三集团总裁于英涛
省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陈刚吴...
青海:引大济湟百万亩田间配套工程陆续通水
青海省统一销毁货值120余万元的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行在一线】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30处搬迁安置点通电工程...
【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行在一线】青海省人民医院...
热点图片
牢记总书记嘱托 守护好黄河源头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 湖泊数量由4077个增加到5849个,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
牢记总书记嘱托 守护...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一杯咖啡看西宁的创新活力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德令哈:海子诗歌中的荒凉小城变身“光热之都”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让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越走越宽——青海“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扫描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银发旅游专列再起航
银发旅游专列再起航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交通“超级工程”收尾 乐化高速年内全线通车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青海成为全国首个向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有线电视公共服务的省份
青海成为全国首个向...
青海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圆锥角膜诊疗新业务新技术
青海西宁市第一人民...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让非遗点缀群众的美好生活”
——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余国雯

青海日报
2024-11-13 07: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让非遗点缀群众的美好生活”
——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余国雯

青海日报
2024-11-13 07: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让非遗点缀群众的美好生活”
——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余国雯

  • 2024-11-13 07:06:17
  • 来源:青海日报
“青绣”展上,布完巨幅青绣枕顶墙后余国雯有些兴奋。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16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88项,省级非遗335项……”

  “青海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45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88名,省级传承人342名。还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

  谈起青海的非遗,余国雯如数家珍,全省有关非遗的情况、数据等,她也早已烂熟于心,就像她熟知青海非遗的每一个细节一样。

  见到余国雯,是在省级非遗项目西宁丝毛挂毯制作技艺实施“青海文化记忆工程”项目验收现场。她手中拿着传承人创新制作的藏毯鼠标垫,正在和项目负责人探讨其规格大小以及制作工序……这位“90后”非遗“老干部”神情专注且认真,每一句话都条理清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青海省2个单位和5名个人获此殊荣。其中,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余国雯获评先进个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余国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青海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坚定践行者,她深感荣幸,也倍加珍惜这份荣誉。

  余国雯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已达8年之久,承担着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推荐申报、非遗保护资金申报与管理、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实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等多项重点工作。

  2016年,余国雯考入现在的单位,开始从事非遗保护工作。

  刚进入非遗处工作时,余国雯对非遗工作并不了解,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从书本开始学习,工作之余就是泡图书馆、档案室,认真钻研学习非遗、了解非遗项目内容和特色,也查阅档案资料和文件,到非遗项目传承地调研……仅一年时间,她就能够独立完成非遗保护资金申报与分配、省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申报认定等工作。

  “想了解非遗项目或者非遗数据就找余国雯,根本不用查资料,信息都在她脑子里,检索起来比电脑还快。”“小余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潜心钻研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小余对待各种现象和问题都能积极深入思考,对于非遗保护工作,她仿佛有用不完的热情。”……采访中,余国雯的同事这样评价她。

  非遗保护工作离不开深入一线的调研。2021年,已有5个月身孕的余国雯,主动承担起全省黄河流域非遗资源调查的任务。她精心拟定全省调查方案,与同事一同奔赴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开展资源普查。在这个过程中,她及时总结经验成效,认真完善调查档案,精心撰写全省黄河流域非遗资源调查报告,为青海非遗资源的梳理和保护作出贡献。

  同时,非遗保护工作也离不开宣传,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全省上下都会举办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余国雯就会负责全省主会场活动策划、方案撰写、人员组织、项目选调、经费协调等工作。同时,还担任活动讲解员、引导员、宣传员,每次她都会不断优化讲解词,认真“备课”,最终出色地完成多项工作,让非遗在大众面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谈及如何更好推进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工作时,余国雯说:“发挥‘非遗+创意融合’优势,加强非遗工坊的建设,不断提高保护传承能力,是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举措。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建设一支传承有序的人才队伍,才能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

  在余国雯看来,青海还需要加大非遗的宣传展示力度,为大众提供更多的体验项目。比如,让游客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亲身体验非遗项目,从中感受非遗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工艺流程,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就像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曾经只是妇女手中的针线活,如今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下,设立了非遗工坊,通过“公司 + 农户 + 绣娘”的模式,吸引周边群众和妇女居家刺绣,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还实现了就业增收。

  “还有一些表演类非遗项目,在保留传统表演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创作成舞台艺术作品,通过进社区、进景区、进街区等展演的方式,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非遗手作体验、非遗研学游、非遗表演等相融合,多措并举推介非遗项目,应该更能深入人心。”余国雯认真地说着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也很重要,非遗保护模式也得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全面记录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过程,形成珍贵的数字文献,是‘利在千秋’的事业。记录成果在每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线上展播,就能让更多的群众足不出户了解青海非遗,一部手机就能观看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纪录片,让非遗传承的火种撒得更广。”

  近年来,青海省在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工坊能力建设、“青绣”品牌打造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非遗保护机制日益完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传承能力显著提升。非遗已经成为青海文化的重要标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省文化繁荣兴盛、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鲜衣怒马正当时,行而不辍再前行。“青海不断健全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构建起省市区联动、部门统筹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格局,把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美学串联起来,推出一批非遗产品、研学线路、品牌活动等,展现非遗的当代价值。”余国雯表示,成绩有目共睹,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思考、改进和创新的地方。比如,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要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研发创造更多能够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新需求的优质产品。

作者 倪晓颖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