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的“双11”电商大促已经落下帷幕,与之相对应的快递业迎来了怎样的业务量?11月14日,记者走进西宁市快递服务点、快递分拨中心实地探访发现,今年“双11”,快递业务量平稳增长,未出现爆仓情况。
“取件码多少?”“6624。”“下一个。”……中午时分,西宁市城中区南山路的一家快递驿站,几名市民在取件。即便是在取件高峰期,现场也没有出现排队取件的场面。
“驿站营业时间是上午9时到晚8时,本来以为会有快递积压,但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目前,我们每天收件在1000件左右,‘双11’期间,快递业务量没有出现激增,只是略有增长。”快递驿站负责人说。他分析说,因为从10月份就开始预热,今年“双11”被称为史上最长、开启最早的“双11”,快递高峰也被拉长时间,虽然忙碌但秩序井然。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西宁市城中区同安路国家电商基地内的中通快递青海分拨中心,13时,一辆辆满载快件的货车有序驶入,各作业区繁忙有序,负责卸车的师傅熟练地打开车辆后门,满满一车快件被迅速放置到流水线上,一件件包裹经传送带顺利传送到下一个环节,完成高效、快速地分拣、运输。
“目前,分拨中心一天的快递量在25万件,比起以往的‘双11’,快递量增长不明显。”中通快递青海分拨中心负责人谷辉议说,今年快递不扎堆,很重要的原因是“双11”的时间拉长,今年“双11”从10月14日就开始预售了,把往年集中在一波的快递高峰分散成了三波。

记者走访中还注意到,智能取件柜的设置,让市民只需要输入对应的提货码,就可以随时取走快递,不用受代收点下班、排队等因素影响,实现错时、错峰取件。
而在“双11”快递物流战中,最辛苦的是快递员。快递员徐涛告诉记者,今年“双11”周期长,每天的派送量在300件到500件之间,一天派送三次,件数与去年“双11”比并没有太大的增长,而且每到年底送件量都会保持这样。
“双11”快递量未出现激增的背后除了电商战线的时间拉长外,很多消费者在“悦己”“理性”的消费观念下,消费习惯正在重塑。
接受采访的多名消费者表示,电商战线虽然越拉越长,但消费者有自己的节奏,很多消费者疲于应对语焉不详的“满减”规则和绞尽脑汁的“凑单”。
“满减规则越来越复杂,而且算了半天也没有便宜多少钱,不够费劲的。”今年“双11”,即将要生宝宝的高女士对比了好几家电商平台,做了详细的攻略,发现优惠力度都差不多,最终只下单了尿不湿、婴儿洗衣液等用品。
“其实,我就是想买点东西而已,网络购物的逻辑是物美价廉,购买规则简单明了,产品展示真实,不要超长预售,我就会下单。”市民马先生说。
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更趋于理性,已经从“买买买”的网购狂欢中抽身,开启“按需购买”的消费模式,不愿再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不会再因“低价爆款”“拍一赠多”等商家宣传而冲动消费。消费正在回归“买东西”这件事最本质的属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买对”而非“省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