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社会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李加换车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殷之皓
发布时间:2024-11-15 07:47:53
编辑:孔令磊
改造提升后的公路串联起了大山深处的家家户户。殷之皓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你看,这车咋样?”最近,这句话成了李加的口头禅。碰到熟悉的人,总得打听几句。

  李加家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藏族乡比塘村,一个被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子。平日里,想去趟热闹的街子镇,都得翻越两座大山。

  早年间,李加家门口还是条土路。跟村里不少村民一样,他家也有辆拖拉机,干活、出行两不误。2006年,为了方便外出打工,李加花4500元买了辆摩托车,可出门、回家,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后来,这条路变成了砂石路,路况比之前好了很多,李加的摩托车也“摇身一变”成了面包车。

  车越跑越快,日子越过越好。2015年,李加和妻子在邻近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开了一家小商店,回趟家,路上需要3个多小时。几年后,车坏了,他又花6万元购买了一辆面包车。

  2021年村委换届,有文化、见识广的李加当选村委会主任。当了村干部,考虑的事情自然多了,怎么带动全村发展成了压在李加肩上的一副重担。

  地处黄河岸边的循化县有“高原小江南”之称,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依靠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少村子都搭上了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比塘村景色也不差,夏秋季节,是个“浪山”的好去处。

  可这数十公里的砂石路成了村子发展的“拦路虎”,别的不说,因为路不好走,很多游客常常走到半路又打道回府。

  “这条路要是能再修一下就好了!”

  群众期盼的事,再难也要做到。

  “上个月,投资1748万元的尕楞(乡政府)至公伯峡公路提升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沿线包括比塘村在内的18个村子以往道路狭窄、路面破损、错车困难等出行难题。”在循化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荣峰看来,建设“四好农村路”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让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到“运得畅”。

  由窄变宽、由通到畅。就拿比塘村到乡政府的那几公里路来说,以前得半个小时,现在八九分钟就能到。

  “大众有辆十多万的小轿车,我看着挺好!”

  开车行驶在平整开阔的公路上,李加换车的念头愈发强烈。从拖拉机、摩托车到面包车、小轿车,一路走来,他的车轮丈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年轮。当然,眼看村民“出行难”得到解决,游客进村游更加方便,李加也琢磨着村里今后的发展:游客多了,营地的帐篷得再买几顶,出售特产的摊位也得再规范一些……

推荐阅读
省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吴晓军会见新华三集团总裁于英涛
【对口援青】苏青协作:共绘高原健康延续性画卷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党建引领“扶”起人生路
第34届中国新闻奖 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招聘总成绩及体检等事项通知
青海西宁:二十里铺镇蜜薯试验田喜丰收
西宁开发区“腾笼换鸟”盘活3亿元闲置资产
24H热点
小厕所“改”出大幸福
“双11”快递量未出现爆仓情况 消费者开启按需购买...
青海:寒潮来袭 多地日最高气温下降10℃
社警电联点共建工作站实现服务“零距离”
“6577” 高原好医生的健康代码
青海西宁:48路302路公交线路各增加一个站点
青海西宁:打造西关15分钟社区样板生活圈
西宁市西大街提前恢复通车
【一线传真】网格+ 让履职服务紧贴民生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武善祥上榜
热点图片
互助:冬季深翻地为明春播种打基础
互助:冬季深翻地为...
“生态种子”埋心间
“生态种子”埋心间
5个儿女4个姓,好妈妈用爱组成一个家
5个儿女4个姓,好妈...
加密优化充电站点布局 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力十足
加密优化充电站点布...
赛场上的追风女孩
赛场上的追风女孩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西宁市市民中心五大服务专区再升级 驾驶人自助体检5分钟搞定 银行柜台可直接取现 配备专职帮办代办人员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秋行海南看发展】芦花湾的美丽变身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河南县活畜交易集散中心牛气十足
河南县活畜交易集散...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李加换车记

青海日报
2024-11-15 07:4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李加换车记

青海日报
2024-11-15 07:4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李加换车记

  • 2024-11-15 07:47:53
  • 来源:青海日报
改造提升后的公路串联起了大山深处的家家户户。殷之皓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你看,这车咋样?”最近,这句话成了李加的口头禅。碰到熟悉的人,总得打听几句。

  李加家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藏族乡比塘村,一个被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子。平日里,想去趟热闹的街子镇,都得翻越两座大山。

  早年间,李加家门口还是条土路。跟村里不少村民一样,他家也有辆拖拉机,干活、出行两不误。2006年,为了方便外出打工,李加花4500元买了辆摩托车,可出门、回家,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后来,这条路变成了砂石路,路况比之前好了很多,李加的摩托车也“摇身一变”成了面包车。

  车越跑越快,日子越过越好。2015年,李加和妻子在邻近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开了一家小商店,回趟家,路上需要3个多小时。几年后,车坏了,他又花6万元购买了一辆面包车。

  2021年村委换届,有文化、见识广的李加当选村委会主任。当了村干部,考虑的事情自然多了,怎么带动全村发展成了压在李加肩上的一副重担。

  地处黄河岸边的循化县有“高原小江南”之称,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依靠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少村子都搭上了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比塘村景色也不差,夏秋季节,是个“浪山”的好去处。

  可这数十公里的砂石路成了村子发展的“拦路虎”,别的不说,因为路不好走,很多游客常常走到半路又打道回府。

  “这条路要是能再修一下就好了!”

  群众期盼的事,再难也要做到。

  “上个月,投资1748万元的尕楞(乡政府)至公伯峡公路提升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沿线包括比塘村在内的18个村子以往道路狭窄、路面破损、错车困难等出行难题。”在循化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荣峰看来,建设“四好农村路”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让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到“运得畅”。

  由窄变宽、由通到畅。就拿比塘村到乡政府的那几公里路来说,以前得半个小时,现在八九分钟就能到。

  “大众有辆十多万的小轿车,我看着挺好!”

  开车行驶在平整开阔的公路上,李加换车的念头愈发强烈。从拖拉机、摩托车到面包车、小轿车,一路走来,他的车轮丈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年轮。当然,眼看村民“出行难”得到解决,游客进村游更加方便,李加也琢磨着村里今后的发展:游客多了,营地的帐篷得再买几顶,出售特产的摊位也得再规范一些……

作者 咸文静 殷之皓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