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身边的感动】开荒披绿二十载 “愚公”有志敢为先
——记2024年助人为乐“青海好人”武善祥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发布时间:2024-11-25 08:14:56
编辑:王易

  编者按:11月19日,2024年“青海好人”名单公布,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22位“青海好人”光荣上榜。即日起,《身边的感动》栏目推出系列报道,讲述“青海好人”的感人事迹,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新风新貌。敬请关注

360截图20241125064509356

  岁月不言,桃林愈壮。记者 牛玉娇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隆治河悄悄从河那坪的红土山前流过,带走了红土,也带走了种树的“希望”。

  被村民称为“愚公”的武善祥偏不信这样的安排,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硬是让那满是红土的荒山变成了如今花红果硕的“绿水青山”,将别人眼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11月21日,虽已入冬,但下川口村仍有菊花绚烂绽放,这里是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地方,繁花和鲜果装点着村庄,也让这里的村民走上了“花果”致富路。

  “多年前,生产队就在红土山上种过果树,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撂荒了,当初武善祥每天一个人跑到山上种树,大家都觉得他‘傻’,那红土酸性强,还容易水土流失,在那儿种树岂不是白费力气?”

  忆起二十多年前武善祥之举,村委会主任杨双红连说“不可思议”。

  可那个被村民说“傻”,家人也不怎么支持的“愚公”,却一刻也没停下“逐绿而行”的追梦步伐。

  1998年,武善祥从民和县水利设计岗位退休回到家中。在他的记忆深处,年少时的河那坪红土坡上曾有一片桃林,到了春天,桃花盛开,美不胜收。看到荒芜的红土坡,再回忆起年少时的桃花林,武善祥心有不甘,他说:“种树好,对环境有益,对人也好。”

  2000年,武善祥正式开始种树,并毅然选择种下留给他美好记忆的“桃树”。

  那时的河那坪还没有引流水渠,武善祥只能从山下挑水上山,一棵树苗一次要浇两桶水,每桶水有十几公斤。夏天干旱少雨,暴晒之下,头天刚浇过水的树坑第二天就会开裂,他栽的第一批桃树,没有一棵存活。

  因为没有一棵树存活,武善祥缓了一年。但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并未气馁。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专门运送优质土壤进行填埋、改善土质,树苗枯一批,他就补栽一批,当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栽活果树誓不罢休!

  一遍又一遍栽树,一遍又一遍补种,一遍又一遍浇水,一遍又一遍干枯……

  功夫不负有心人,桃树活了!这让武善祥看到了希望,也让妻子看到了希望。

  “她刚开始不理解也不支持,因为工资全都花在种树上,还看不到成果。我每天早晨上山,晚上下山,中午饿了就在山上吃口干粮。”武善祥说那段时间他废寝忘食,为方便种树,索性住在了红土坡上。春去秋来,武善祥用整整5年时间开辟出一条山路,让原本坑坑洼洼的山坡变得平整,原本水土流失严重的红土坡上有了绿色的生机。

  2005年,武善祥正式将大红山根撂荒的10公顷土地承包下来,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全部投入到种树中,用退休金雇人、雇挖机、开荒开路、平整土地、购买各种果树苗。

  为保树苗成活,2006年,武善祥又筹资修建了一处1.5万立方米蓄水量的涝池,解决了山坡引水问题,林地有了水源保障,树木成活率越来越高。只是他为此欠下的债务,让他对儿孙满怀愧疚。

  “这些年大孙子结婚买房,我什么忙也没帮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最近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还债,没有继续按照规划做。”

  武善祥所说的“规划”是指他要继续在红土坡上开荒出水渠和梯田,他想一边种树,一边在红土坡上试验种田,让山更绿。

  也正因如此,武善祥家的院子与邻居家宽敞大气的房子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多年的积蓄用于开荒,家中的房子还维持在二十世纪90年代的旧样子,唯一变了的是房间里不断叠起的“书堆”。

  武善祥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亦是远近闻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他年轻时云游四方,爱好广泛,会唱歌跳舞,好学好究,就是这样一个“老学究”,凭着一股子“执拗”,为了一个梦想坚持了足足二十多年。

  武善祥说:“我看的书很杂,当时为了种树买了很多专业书籍,《中国果树》《现代农业》等杂志每个月都订,还有一些历史类书籍。”

  后来,妻子慢慢理解他,每天陪伴着他,两个老人一起上山,一起下山,一起种树,一起看桃林花开花谢……

  随着时间流逝,他的事迹被更多人看到,民和县交通部门在山上修通了2公里硬化路,水利部门修建了灌溉用水管道,村里的企业家资助他在山上盖起了7间房屋……

  可是,妻子却没能陪着他继续“追梦”,四年前妻子因病离世,他把悲痛和对妻子的思念化作种树,进一步执行他的种树规划,也因此他种的数树越来越多。

  如今,桃林装点着河那坪,成为下川口村最亮眼的风景。每年春夏,山坡上花红果绿,前来采摘桃子的游人络绎不绝,武善祥的儿女靠着这片林子有了稳定收入,村里也正计划依托桃林打造旅游景区……红土地上那满眼的翠绿,是他内心最大的慰藉。

  因为身体原因,武善祥没能参加“青海好人”颁奖典礼。当天,民和县委宣传部干部乔恩将荣誉证书、奖杯和鲜花送到武善祥家,这位即将80岁的老人特意穿上新衣、佩戴好党徽,干练利索而坚定地说出了他日后的梦想:“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治理大红山,我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如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参与了进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此,把这里打造成‘蟠桃园’。”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 陈刚主持
吴晓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青海:2024年青少年围棋定段升段赛(下半年)举办
青海西宁市博远学校探索学生全面发展新模式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关于青海省首届“十佳期刊”推荐结果的公示
青海省海南州冬春季旅游启幕
青海门源首批1.1万支香菇菌棒出口韩国
24H热点
邹斌:以匠心筑城,绘好民生幸福画卷
【乡村振兴在青海】“粉匠”长福:用匠心与爱心撑...
【祖国好 家乡美】扎西加:不辍耕耘 启智育人
【乡村振兴在青海】追逐光 成为光 散发光
5个儿女4个姓,好妈妈用爱组成一个家
青海植物因他而火遍全网
【祖国好 家乡美】校园里的“江爸爸”
【乡村振兴在青海】桑杰加的唐卡创业路
杨关存搬家记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海故事】18年不变的情怀
热点图片
玉树非遗展演在北京举行
玉树非遗展演在北京举行
透过摄影展感受青海自然生态之美
透过摄影展感受青海...
我省首次组团参加世界林木业大会12家企业特色林果产品亮相南宁
我省首次组团参加世...
宽窄巷子里的青海故事 ——“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第二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见闻
宽窄巷子里的青海故...
绽放文化之美 共赴浦江之约——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侧记
绽放文化之美 共赴浦...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守护源头的绿色使者 ——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⑤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2024年—2025年海西州冬春季旅游系列活动在格尔木启动
2024年—2025年海西...
西宁市城西区举办首届“雪豹杯”校园足球联赛
西宁市城西区举办首...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身边的感动】开荒披绿二十载 “愚公”有志敢为先
——记2024年助人为乐“青海好人”武善祥

青海日报
2024-11-25 08:1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身边的感动】开荒披绿二十载 “愚公”有志敢为先
——记2024年助人为乐“青海好人”武善祥

青海日报
2024-11-25 08:1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身边的感动】开荒披绿二十载 “愚公”有志敢为先
——记2024年助人为乐“青海好人”武善祥

  • 2024-11-25 08:14:56
  • 来源:青海日报

  编者按:11月19日,2024年“青海好人”名单公布,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22位“青海好人”光荣上榜。即日起,《身边的感动》栏目推出系列报道,讲述“青海好人”的感人事迹,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新风新貌。敬请关注

360截图20241125064509356

  岁月不言,桃林愈壮。记者 牛玉娇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隆治河悄悄从河那坪的红土山前流过,带走了红土,也带走了种树的“希望”。

  被村民称为“愚公”的武善祥偏不信这样的安排,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硬是让那满是红土的荒山变成了如今花红果硕的“绿水青山”,将别人眼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11月21日,虽已入冬,但下川口村仍有菊花绚烂绽放,这里是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地方,繁花和鲜果装点着村庄,也让这里的村民走上了“花果”致富路。

  “多年前,生产队就在红土山上种过果树,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撂荒了,当初武善祥每天一个人跑到山上种树,大家都觉得他‘傻’,那红土酸性强,还容易水土流失,在那儿种树岂不是白费力气?”

  忆起二十多年前武善祥之举,村委会主任杨双红连说“不可思议”。

  可那个被村民说“傻”,家人也不怎么支持的“愚公”,却一刻也没停下“逐绿而行”的追梦步伐。

  1998年,武善祥从民和县水利设计岗位退休回到家中。在他的记忆深处,年少时的河那坪红土坡上曾有一片桃林,到了春天,桃花盛开,美不胜收。看到荒芜的红土坡,再回忆起年少时的桃花林,武善祥心有不甘,他说:“种树好,对环境有益,对人也好。”

  2000年,武善祥正式开始种树,并毅然选择种下留给他美好记忆的“桃树”。

  那时的河那坪还没有引流水渠,武善祥只能从山下挑水上山,一棵树苗一次要浇两桶水,每桶水有十几公斤。夏天干旱少雨,暴晒之下,头天刚浇过水的树坑第二天就会开裂,他栽的第一批桃树,没有一棵存活。

  因为没有一棵树存活,武善祥缓了一年。但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并未气馁。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专门运送优质土壤进行填埋、改善土质,树苗枯一批,他就补栽一批,当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栽活果树誓不罢休!

  一遍又一遍栽树,一遍又一遍补种,一遍又一遍浇水,一遍又一遍干枯……

  功夫不负有心人,桃树活了!这让武善祥看到了希望,也让妻子看到了希望。

  “她刚开始不理解也不支持,因为工资全都花在种树上,还看不到成果。我每天早晨上山,晚上下山,中午饿了就在山上吃口干粮。”武善祥说那段时间他废寝忘食,为方便种树,索性住在了红土坡上。春去秋来,武善祥用整整5年时间开辟出一条山路,让原本坑坑洼洼的山坡变得平整,原本水土流失严重的红土坡上有了绿色的生机。

  2005年,武善祥正式将大红山根撂荒的10公顷土地承包下来,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全部投入到种树中,用退休金雇人、雇挖机、开荒开路、平整土地、购买各种果树苗。

  为保树苗成活,2006年,武善祥又筹资修建了一处1.5万立方米蓄水量的涝池,解决了山坡引水问题,林地有了水源保障,树木成活率越来越高。只是他为此欠下的债务,让他对儿孙满怀愧疚。

  “这些年大孙子结婚买房,我什么忙也没帮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最近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还债,没有继续按照规划做。”

  武善祥所说的“规划”是指他要继续在红土坡上开荒出水渠和梯田,他想一边种树,一边在红土坡上试验种田,让山更绿。

  也正因如此,武善祥家的院子与邻居家宽敞大气的房子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多年的积蓄用于开荒,家中的房子还维持在二十世纪90年代的旧样子,唯一变了的是房间里不断叠起的“书堆”。

  武善祥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亦是远近闻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他年轻时云游四方,爱好广泛,会唱歌跳舞,好学好究,就是这样一个“老学究”,凭着一股子“执拗”,为了一个梦想坚持了足足二十多年。

  武善祥说:“我看的书很杂,当时为了种树买了很多专业书籍,《中国果树》《现代农业》等杂志每个月都订,还有一些历史类书籍。”

  后来,妻子慢慢理解他,每天陪伴着他,两个老人一起上山,一起下山,一起种树,一起看桃林花开花谢……

  随着时间流逝,他的事迹被更多人看到,民和县交通部门在山上修通了2公里硬化路,水利部门修建了灌溉用水管道,村里的企业家资助他在山上盖起了7间房屋……

  可是,妻子却没能陪着他继续“追梦”,四年前妻子因病离世,他把悲痛和对妻子的思念化作种树,进一步执行他的种树规划,也因此他种的数树越来越多。

  如今,桃林装点着河那坪,成为下川口村最亮眼的风景。每年春夏,山坡上花红果绿,前来采摘桃子的游人络绎不绝,武善祥的儿女靠着这片林子有了稳定收入,村里也正计划依托桃林打造旅游景区……红土地上那满眼的翠绿,是他内心最大的慰藉。

  因为身体原因,武善祥没能参加“青海好人”颁奖典礼。当天,民和县委宣传部干部乔恩将荣誉证书、奖杯和鲜花送到武善祥家,这位即将80岁的老人特意穿上新衣、佩戴好党徽,干练利索而坚定地说出了他日后的梦想:“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治理大红山,我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如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参与了进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此,把这里打造成‘蟠桃园’。”

作者 牛玉娇
编辑:王易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