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29岁的冀涛,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黄河路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一班班长。2011年12月,他怀揣着对军人的无限敬仰参军入伍,成为德令哈市公安消防大队的一名消防战士。自此,冀涛扎根雪域高原,勤学苦练、逆向而行,参加灭火救援7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60余人,参与社会救助97起。
2020年,冀涛被海西州消防救援支队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21年被推荐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2023年被评为“海西州第二届道德模范”,2024年被评为第三季度见义勇为“青海好人”……每一项荣耀的背后,都无声地记录着他在急难险重中英勇逆行的故事。
11月22日上午,记者在黄河路消防救援站值班室见到了冀涛,他身穿蓝色常服,身高1.75米左右,精壮身材,剑眉星目,一张娃娃脸青春洋溢,笑起来和蔼可亲。问起他的第一次出警经历,冀涛记忆犹新。
2012年8月,德令哈市蓄集乡连日降雨,导致河水暴涨,4名驾驶越野车辆过河的群众被困在河道中央,急需救援。接到救援指令后,救援站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面对湍急的水流,在确认无法使用橡皮艇救援时,当时还是新兵的冀涛主动请战:“我水性好,让我去涉水架设绳桥吧!”
在冰冷汹涌的河水中,冀涛行走不到10米,一阵急流过来就将他打翻了,身上的双重保险绳也被割断一根,不得不撤回岸边。但他并没有气馁,通过对周围地形反复观察后,冀涛和其他救援队员从距离较近、水流相对平缓的河对岸再次实施救援,最后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断尝试,终于将绳桥架设好,成功营救出被困群众。
这一次出警给冀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认识到了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扎实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了过好训练关,冀涛常常自我加码,集体训练时抢着练,业余休息时继续练,晚上操场没人时悄悄练。
“不要尽力而为,而要全力以赴!”这是冀涛在训练场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从挂钩梯、百米障碍,到六米拉梯、双人徒手翻窗等项目,冀涛每一项都严格要求自己,同一个动作别人练3遍5遍,他就练10遍20遍……通过刻苦训练,冀涛的身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很快成为了消防大队骨干。
多年来,在各类比武竞赛中,冀涛总是打头阵、挑大梁。2016年,在参加海西支队年度比武中,他被评为“单兵技能王”;2018年参加海西支队夏季执勤比武竞赛时,他带领比武队取得团体第二名;2019年,他再次带领比武队参加全省山岳水域救援比武竞赛,最终获得团体第一名……
一项项荣誉背后浸满了汗水,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时,冀涛回答:“作为一名消防指战员,只有锻造过硬本领,才能在人民群众需要时拉得出、打得赢、冲得上。”
近年来,水域灾害增多,水域救援这个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救援项目,考验着消防队伍的应对水平和能力。2019年,海西州消防救援支队从省外聘请了3名专业游泳教练,为队员开展水域救援技能培训。在“沸腾线”脱困训练中,冀涛敢于尝试,第一个下水。
“当时蹚水走了3米左右,就感觉身体逐渐失去控制,整个人被掀翻到水中,被水下翻滚的水流压制着,我一边呛水,一边尝试浮出水面,但怎么也使不上力气。”在被教练救出沸腾线时,冀涛明白了水域救援是一门系统、科学的学科,只有掌握正确的救援方式,穿戴正确的装备,才能科学地进行水域救援。
“不要离火场太近!看好孩子!都往外退一退!”2020年12月26日22时许,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高川镇柏林村一村民家中突发火灾。这天,冀涛休假刚回到家中,听到村里人呼叫“着火了”,他立即赶往现场。当他赶到时,火势正处于猛烈燃烧状态,房屋墙体已产生裂缝,屋顶上的瓦片在不断往下掉,看到这一情况,冀涛第一时间对围观村民进行疏散。
“失火人家住的是老人,我首先安抚他们不要进入火场冒险抢救财物,同时,组织大家有序进行灭火。”然而,火势越来越大,单纯泼水已无法有效控制火势。冀涛想起亲戚家有台高压洗车机,迅速前往借来机器灭火。经过近3小时的奋力扑救,火势被控制,在确认完现场无复燃可能后,冀涛又用竹竿及时清理堆积的木炭,这时已是次日5时许。
冀涛的担当与奉献,不仅体现在工作中。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去德令哈市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清洗衣物,为老人买一些生活必需品,陪他们聊天解闷。在他的带动下,队站越来越多的消防员也加入了敬老院义工队伍。
“遇到急难险重的时刻,我没有不冲上去的理由。”用生命守护生命,对冀涛来说不仅是誓言,更是日复一日的行动。
“我和冀涛共事12年,每次执行任务他都冲在最前面,这既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自信,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他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黄河路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一班队员贾正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