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悉:为破解区域协作、产业承接及招商引资难题,海西州近日出台了《促进招商引资和“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该措施旨在通过优化经济资源空间配置,激活产业要素招商“一盘棋”,构建跨县域区域协作机制,激发产业联动效应。
《若干措施》探索建立了州内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新模式。明确了“飞出地”与“飞入地”的合作机制,其中“飞出地”负责项目前期考察、引荐、洽谈等工作,而“飞入地”则协同做好项目落地全程服务,包括办理相关手续和履行各项工作职责。
此外,该措施还详细规定了“飞地经济”产业项目的经济性和约束性指标以及税费的分享规则。项目形成的经济指标由“飞入地”负责统计,但在考核指标反馈时,州级将据实核算计入“飞出地”。项目用地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能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原则上由“飞入地”承担,相关缺口由州级统筹解决。税费方面,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县级分享部分按8:2的比例在“飞出地”和“飞入地”之间分成,而其他部分则由“飞入地”全额分享。
《若干措施》鼓励市县、行委发挥比较优势,协同加大项目招引和产业转移对接力度,实现资源互补、要素互通、项目共建。此举旨在打破州内行政区划限制,推动相关产业向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产业功能区聚集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县域经济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