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300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心血,用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情,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消防指战员“我为祖国护人民”的大风之歌。在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六周年之际,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推出《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用生动的事例、质朴的语言,从不同角度采访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指战员和基层队站的感人事迹,深入报道我省消防救援队伍身处高原、红心向党、奋进拼搏,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保障中做出的新作为、新贡献。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实习生 俞欢 报道)落落大方的举止、优雅率真的谈吐、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眼神中透露着自信与干练……初见杨惠宁,会被她的温柔、阳光打动,也会被她的沉稳、坚定所感染。对于自己多年来的工作,每一个动态、每一项成绩,她都如数家珍;关于队友们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每一个感人细节,她都记忆犹新。谈及自己钟爱的消防事业,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无怨无悔”“甘之如饴”。
22年来,她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海东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互助土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河湟新区消防救援大队、青海省消防总队防火监督处等多个单位、部门一路走过,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5次。
从监督执法到灭火救援,从普通干部到单位主官,从鲜为人知到行业翘楚,无论走到哪里,她就把“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工作理念就带到哪里。杨惠宁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火灾勘察专业的杨惠宁被分配到了海西州公安消防支队,作为当时青海省消防系统唯一一名上牧区的女干部,她克服了生活中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不便。“我记得那会儿我刚下德令哈火车站,迎面就扑来了一大群蚊子,放眼望去也是一望无际的荒芜,我平时也比较爱臭美,那会儿被蚊子咬的满身脓包。”想起以前的日子,杨惠宁不禁莞尔。
牧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生活物资匮乏,超出了她的想象。牧区经历让杨惠宁对这份职业有了新的认知,以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再苦再难,她都咬牙坚持,从没喊过一个累、叫过一个苦字。
2020年,杨惠宁担任海东市河湟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作为当时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唯一的女大队长,怎么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怎么保证队伍的稳定性?这些“难题”,都需要她一一去克服。
“不懂不会就没有发言权,既然组织把我放到这个岗位上,我就没有干不好的道理。我重新学习,重新掌握,把自己当作一个新人,侦查现场、制定救援方案、与隐患单位沟通、关心队友思想动态……”救援一线冲锋陷阵是她,通宵达旦伏案写作、加班是她,半夜等出警的队友归队才休息也是她。
初到大队时,大家议论纷纷:“这个大队长这么年轻,钻火场灭火、天天值夜班,她能行吗?”在平时的管理中,杨惠宁非常严肃认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杨惠宁又是消防员们的“知心大姐”。消防员病了,她总是耐心询问、关怀备至;消防员过生日,她组织大家一起庆生;新消防员想家,她就跟消防员谈心开导;消防员亲人过世,她第一时间赶赴消防员家里进行慰问……无论消防员有什么困难,她都会伸出热情的手;无论消防员有什么难心事儿,也都会敞开心扉向她倾诉,寻求帮助。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杨惠宁认为,干工作要像做手艺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因为热爱,所以有动力。想把工作做好,就要多向书本学、多向实践学、多向榜样学。工作前要先思考,什么事要抓到手上、什么事要扛在肩上、什么事要放在眼里、什么事要搁在心上。
2015年,杨惠宁通过不断学习,取得了通过率仅有0.92%的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这在全省消防队伍中并不多见。但是杨惠宁丝毫没有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2017年,杨惠宁被纳入青海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评审专家库;2018年被评为“全省三八红旗手”;2019年被评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巾帼建功标兵”;2020年被青海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聘为青海省应急管理专家(基础保障类);2021年被遴选为全省防火监督专家库成员;2022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在工作中,杨惠宁是名副其实的“铿锵玫瑰”,但说起对家庭和亲人,她心中始终都有深深的愧疚。
工作以来,她和家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异地。以前身在基层,虽然离家只有30多公里的路程,但是她每半个月、一个月才能回趟家。现在虽然上班离家近了,但是频繁的出差仍旧让她顾不上家人。
“老大儿子小学六年我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更别说辅导学习了。有次他做错事,我想教育一下他,还没等我说话,他就嚷嚷着说你从来也没有管过我,现在也不用教育我……老二姑娘前段时间生病,我忙完去医院看她,我一去她就哭闹,根本不让我抱她……”父亲临终前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婆婆近年来住了四次院,她都没时间去医院进行陪护。母亲72岁一直让姐姐照顾……从业这22年来,她在家庭跟事业中做了无数次选择,毫无例外,每一次她都选择了后者。
消防救援大道修远,重任在肩。她无法成为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但是“心有所向,就是最美模样”。为了她热爱的消防事业,她以这样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饱含着满腔热情,时刻保持初心、怀揣爱心、磨砺匠心,以无悔的青春,用心守护“火焰蓝”,谱写消防救援事业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