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青海省湟源县:移风易俗 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晴空
发布时间:2024-12-05 07:51:37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年来,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马场湾村积极响应乡党委号召,突出问题导向,落细落小落实相关政策举措,村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

  村“两委”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修改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把反对丧事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反对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中,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相关规定细则和标准,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现在村里大操大办、胡吃海喝等陈规陋习不见了,减轻了人情债和经济负担,村民们纷纷拍手叫好呢!”广大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成为移风易俗举措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

  今年9月,莫布拉新村新建起一座移风易俗文化长廊,群众自发在文化长廊搭起小剧场,说乡音、唱乡愁、舞乡情、赞新生活,展现了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新气象。

  马场湾村党支部申请8000元民生小事资金,购置冰棺、帐篷等物品,全村50余户群众在办丧葬事务中得到方便实惠,既节省了开支,又增加邻里感情,得到群众一致认可和好评。

  “相互攀比的风气下来了,以前,丧事上会给帮忙的每个人答谢价值200元的礼物,红白理事会与大家商量后取消答谢礼物这项支出,节省开支5000元,大大减轻了丧葬负担。”村民孔宪贵说。

  近年来,湟源县申中乡坚持治理创新,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为纽带,“一约四会”为支撑的乡村善治新路径。推广前沟村“一碗熬饭办丧事”典型经验,以爱心超市为依托,为积极倡导执行红白事俭办、简办的群众兑换爱心超市物品,鼓励群众摒弃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用移风易俗快板、歌曲、舞蹈及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村民了解文明新风尚,宣传除陋习、树新风等新时尚,效果显著。

推荐阅读
全省黄河文化保护弘扬专题座谈会召开 陈刚讲话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 陈刚吴岩讲话 吴晓军主持
从“国防绿”到“火焰蓝”不变的坚守与奉献
杜仕海:“我愿扎根这片高原热土”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海学者"拟推荐初选人选名单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青海西宁:共富工坊里的“福禄寿桃”熟了
青海西宁:流动献血点迎来蝶变
24H热点
董启龙:用仁心书写奉献华章
鸟岛国际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编制工作有了新进展
青海:玛多羊 致富羊
美育浸润建筑学院
青海省大通县将发放30万元惠民文旅券
青海西宁: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活动启动
西宁交警推出多项措施便民出行
【时评】为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关注】以检察履职服务“美丽青海”建设
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法治观念——青海各地积极组织开...
热点图片
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画艺术展走进西宁
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
青海大通:群众家门口的“精神乐园”
青海大通:群众家门...
青海海南:江当村有个“鸡司令”
青海海南:江当村有...
青海西宁:畅通地下管网!“改”出百姓幸福感
青海西宁:畅通地下...
青海西宁:流动献血点迎来蝶变
青海西宁:流动献血...
青海2024年下半年“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启幕 首场“直播带岗”活动在线观看人次超7万
青海2024年下半年“...
宪法进军营 法治润军心
宪法进军营 法治润军心
把体育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青海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民族团结进步行志愿服务健身项目展演试点活动见闻
把体育志愿服务送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省湟源县:移风易俗 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西宁晚报
2024-12-05 07:5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省湟源县:移风易俗 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西宁晚报
2024-12-05 07:5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省湟源县:移风易俗 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 2024-12-05 07:51:37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年来,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马场湾村积极响应乡党委号召,突出问题导向,落细落小落实相关政策举措,村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

  村“两委”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修改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把反对丧事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反对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中,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相关规定细则和标准,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现在村里大操大办、胡吃海喝等陈规陋习不见了,减轻了人情债和经济负担,村民们纷纷拍手叫好呢!”广大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成为移风易俗举措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

  今年9月,莫布拉新村新建起一座移风易俗文化长廊,群众自发在文化长廊搭起小剧场,说乡音、唱乡愁、舞乡情、赞新生活,展现了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新气象。

  马场湾村党支部申请8000元民生小事资金,购置冰棺、帐篷等物品,全村50余户群众在办丧葬事务中得到方便实惠,既节省了开支,又增加邻里感情,得到群众一致认可和好评。

  “相互攀比的风气下来了,以前,丧事上会给帮忙的每个人答谢价值200元的礼物,红白理事会与大家商量后取消答谢礼物这项支出,节省开支5000元,大大减轻了丧葬负担。”村民孔宪贵说。

  近年来,湟源县申中乡坚持治理创新,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为纽带,“一约四会”为支撑的乡村善治新路径。推广前沟村“一碗熬饭办丧事”典型经验,以爱心超市为依托,为积极倡导执行红白事俭办、简办的群众兑换爱心超市物品,鼓励群众摒弃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用移风易俗快板、歌曲、舞蹈及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村民了解文明新风尚,宣传除陋习、树新风等新时尚,效果显著。

作者 晴空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