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新时评
【时评】为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戴美玲
发布时间:2024-12-05 07:54:13
编辑:易 娜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冬格措纳湖因风光旖旎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驻足观光,投食喂鸟。伴随着人气骤然增长,也给这片红线保护区带来了不可承受之痛:相继出现了大量野生鸟类落地觅食被车辆碾压,搭建的公厕无任何环保配套设施污染周边生态环境等问题。发现上述线索后,果洛州检察院、玛多县检察院一体办案,及时固定证据,破解监督级别不对等、行政主管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通过反复磋商,向行政机关制发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冬格措纳湖湿地生态遭受破坏的检察建议。

  这样的典型案例还出现在了日前由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服务“美丽青海建设”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解读,以点带面地展现了我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热切关注和期待诉求。这是我省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实践,体现了检察公益诉讼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方面的担当作为。

  检察公益诉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制度创新,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巨大成就中发挥了独特的职能作用。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大格局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牢牢把握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在全国大局中“三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围绕守护长江黄河、建设国家公园、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战略,找准切口,精准施策,始终自觉把公益诉讼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治手段,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我省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牵引,坚持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全省检察工作的优先方向,精准规范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聚焦生态环境治理老大难问题攻坚,更加注重上下联动办理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重大案件,完善业务规则体系,健全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司法衔接联动机制。在涉及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耕地保护等领域,兼顾“公益”和“诉讼”,对于诉前程序无法推动解决的公益损害难题,坚决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推动类案治理、诉源治理,全方位、多领域、多维度集中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在涉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建立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统一办案目标、标准、流程,通过建立线索移送、办案协作等机制,构建共治格局。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以加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用法治力量保障环保督察整改落到实处,最大限度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全方位、多领域、多维度集中办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有社会影响力的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把有限的司法资源精准投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在真抓实干中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督促协同和法治保障作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更好守护好青海的绿水青山。

推荐阅读
全省黄河文化保护弘扬专题座谈会召开 陈刚讲话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 陈刚吴岩讲话 吴晓军主持
从“国防绿”到“火焰蓝”不变的坚守与奉献
杜仕海:“我愿扎根这片高原热土”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海学者"拟推荐初选人选名单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青海西宁:共富工坊里的“福禄寿桃”熟了
青海西宁:流动献血点迎来蝶变
24H热点
【时评】为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党建新论】加强党的建设 推动深化改革进程
【西海论坛】推动领导干部变动交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西海论坛】推动领导干部变动交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奋力谱写教育强省建设崭新篇章
【西海论坛】推动生态文明领域改革落实落地
【党建新论】织密基层监督网 夯实廉政建设基石
【江源观察】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党建新论】基层减负不能只“减”不“赋”
【西海论坛】拉脊山“火出圈” 年轻人青睐“小而美”
热点图片
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画艺术展走进西宁
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
青海大通:群众家门口的“精神乐园”
青海大通:群众家门...
青海海南:江当村有个“鸡司令”
青海海南:江当村有...
青海西宁:畅通地下管网!“改”出百姓幸福感
青海西宁:畅通地下...
青海西宁:流动献血点迎来蝶变
青海西宁:流动献血...
青海2024年下半年“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启幕 首场“直播带岗”活动在线观看人次超7万
青海2024年下半年“...
宪法进军营 法治润军心
宪法进军营 法治润军心
把体育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青海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民族团结进步行志愿服务健身项目展演试点活动见闻
把体育志愿服务送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时评】为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青海日报
2024-12-05 07: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时评】为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青海日报
2024-12-05 07: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时评】为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 2024-12-05 07:54:13
  • 来源:青海日报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冬格措纳湖因风光旖旎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驻足观光,投食喂鸟。伴随着人气骤然增长,也给这片红线保护区带来了不可承受之痛:相继出现了大量野生鸟类落地觅食被车辆碾压,搭建的公厕无任何环保配套设施污染周边生态环境等问题。发现上述线索后,果洛州检察院、玛多县检察院一体办案,及时固定证据,破解监督级别不对等、行政主管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通过反复磋商,向行政机关制发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冬格措纳湖湿地生态遭受破坏的检察建议。

  这样的典型案例还出现在了日前由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服务“美丽青海建设”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解读,以点带面地展现了我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热切关注和期待诉求。这是我省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实践,体现了检察公益诉讼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方面的担当作为。

  检察公益诉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制度创新,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巨大成就中发挥了独特的职能作用。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大格局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牢牢把握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在全国大局中“三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围绕守护长江黄河、建设国家公园、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战略,找准切口,精准施策,始终自觉把公益诉讼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治手段,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我省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牵引,坚持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全省检察工作的优先方向,精准规范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聚焦生态环境治理老大难问题攻坚,更加注重上下联动办理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重大案件,完善业务规则体系,健全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司法衔接联动机制。在涉及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耕地保护等领域,兼顾“公益”和“诉讼”,对于诉前程序无法推动解决的公益损害难题,坚决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推动类案治理、诉源治理,全方位、多领域、多维度集中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在涉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建立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统一办案目标、标准、流程,通过建立线索移送、办案协作等机制,构建共治格局。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以加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用法治力量保障环保督察整改落到实处,最大限度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全方位、多领域、多维度集中办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有社会影响力的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把有限的司法资源精准投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在真抓实干中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督促协同和法治保障作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更好守护好青海的绿水青山。

作者 戴美玲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