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六:
张星华:高原白杨 平凡中的非凡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5 11:29:15
编辑:李娜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300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心血,用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情,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消防指战员“我为祖国护人民”的大风之歌。在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六周年之际,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推出《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用生动的事例、质朴的语言,从不同角度采访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指战员和基层队站的感人事迹,深入报道我省消防救援队伍身处高原、红心向党、奋进拼搏,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保障中做出的新作为、新贡献。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实习生 俞欢 报道)“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树。那是力争上游的树,笔直干,笔直的枝。”在这片广袤的高原大地上,白杨以其独特的姿态成为这片土地上坚守着的人们的精神象征。

微信图片_20241204102858

  初遇张星华,是在青海省西宁消防救援支队的训练场边,听着他讲述关于他的故事,我的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一棵棵扎根高原、不畏风霜的白杨树形象来。

  “我是个普通的山东农村娃,那时候年轻,任性又叛逆,家人都拿我没办法。我原以为这辈子会和父母一样守着家里的土地老老实实当个农民,可我打小就爱看军旅剧,电视剧里的军人那英勇帅气的样子,让我做梦都想当兵。”谈及他的过往,张星华陷入了回忆。

  2006年12月,不顾亲人的反对,张星华踏上了前往青海西宁的列车,孤身一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列车疾驰驶向高原,车窗外不时闪过一排排笔直的白杨树。“我坐在车上望着窗外,心里又期待又害怕,我还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他望着远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青涩的自己。

  初到西宁,残酷的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高原反应让他苦不堪言,“每天早上起来,鼻血就止不住地流,出早操跑个几十米,感觉肺都要炸了。”他苦笑着摇头。“当时我就想,我是不是真的不行?”看似平常的训练,在高原环境下变得异常艰难。俯卧撑后的手抖得连碗筷都拿不稳,大冬天的户外队列训练,手脚冻裂,血渗在训练服上。在一次军姿训练中,他晕倒了。“我迷迷糊糊的时候,就想起父亲跟我说的,‘男人一定要自己争气,要么认命,要么就拼命,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训练场边的白杨树在西北风雪的压迫下依旧保持着倔强挺立,对抗着西北风。来年开春,白杨树长出绿叶,在风里簌簌作响。张星华的命运也悄然改变,他被分到西宁城东消防中队,也是全省第一中队。“那是个光荣的集体,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里做出成绩。”不久,他被选入比武队参加全省比武竞赛。“作为一名新训代表,又是第一次参加省级比武竞赛,我心里没底。可我知道,除了拼命训练,没有别的路。”通过近一年的集训,在全省比武竞赛中,中队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也拿到了个人最好的成绩。此后的18年里,他参加全国、全省、全市等各类竞赛和消防行业比武竞赛50余次,在地方竞赛的田径、球技类项目以及消防行业内部比武中,多次获得团体和个人优异名次,成为消防领域的“常胜将军”。

微信图片_20241204102849(1)

  在救援任务上,张星华已参与各类任务1080余次,抢救人员200余人次,疏散人员近2000人次,保护财产近3000万元。从“4•14”玉树抗震救灾到格尔木抗洪抢险等一系列突发事件的救援中,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当被问起最难忘的经历,张星华沉思片刻,讲起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援。在竖井塌方救援中,一名工人被埋在25米深的井底,因井口狭窄且大型机械救援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他主动请缨下井。竖井内不断听到泥土石块塌陷的声音,井下的照明灯光在狭窄幽闭的竖井里显得那么微弱。

  “吗?”我问。

  “可能有去无回,当然怕。石块不停地掉,砸在头盔上,每一下都让我心跳加速。我刚离开井底,一块门板大的泥块就砸了下来,那时候真是后怕。”

  还有那次西宁城东区的救援,一名男子怀抱着一岁的女儿,坐在六楼的窗台上,扬言跳楼轻生,情绪异常激动。因场地狭窄,无法使用云梯车救援。在家属进行劝导时,男子情绪突然再次激动起来,眼看就要跳下楼去,张星华在关键时刻从七楼利用绳索速降,精准击中男子胸口将其蹬回屋内,同时飞扑夺下孩子,成功挽救了两条生命。“没时间犹豫,我从七楼跳下去,就想着一定要把他们救下来。”他眼神坚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紧张时刻。

  “其实我们消防也算是一种高危职业,每一次的救援都并不轻松,但每一次都是救民于水火之中。任务结束后也会身心疲惫。脱下这身‘火焰蓝制服,我也是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但穿上制服,化解危机、解救生命的时候,我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喜悦,我为我是一名消防员而感到光荣。”他微微一笑。

微信图片_20241204102837

  入职18年来,张星华早已从自己口中的“菜鸟”成长为西宁消防救援队伍的业务精英和救援精兵,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青海省“最美青工”“青年岗位能手”“青海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消防队伍“优秀人才奖”二等奖、“执勤训练标兵”,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十佳消防员”等殊荣。

  窗外的白杨树高大葱茏,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上形成美丽的光斑。白杨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中扎根,每一寸生长都伴随着艰辛与挣扎。张星华的刻苦努力和不畏艰辛,恰似白杨努力向上生长,向着阳光,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在一次又一次的救援任务中,他勇往直前、不惧危险,像白杨一样在风雨中坚守、不折不挠,以顽强的毅力守护着每一个生命。

  如今,随着工作重心的转变,张星华参与的救援工作逐渐减少,但他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履行着消防员的使命。他一门心思扑到带兵教学方面,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消防员们。他尤其擅长山岳水域救援领域的知识传授。他深知,山岳水域救援环境复杂、危险性高,需要消防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冷静的应对能力。因此,他不仅在培训学习时认真刻苦,还利用平时闲暇时间进行摸索研究,与战友们一起探讨学习。他会仔细研究不同地形、水流条件下的救援策略,不断优化救援方案,力求让每一位消防员在面对实际救援任务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

  他常常对年轻消防员们说:“我们是消防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使命,而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就是我们履行使命的基础。每一次救援都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我们必须做到最好,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以一颗赤诚之心,为消防事业培养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接班人。他希望年轻消防员们能够牢记使命,在未来的救援工作中,传承消防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微信图片_20241204102004

  临走之际,我望见消防站一排碗口粗细的白杨树。高原上的白杨虽然身处艰苦之地,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亮丽而永恒的风景线,守护着高原的安宁。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省政府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吴晓军监誓并讲话
【高原蓝焰心向党】系列报道1 2 3 4 5 6
“音乐里的青海”民族文化学习体验活动举办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海学者"拟推荐初选人选名单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青海西宁: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活动启动
青海省湟源县:移风易俗 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24H热点
【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六:张...
青海省湟源县:移风易俗 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董启龙:用仁心书写奉献华章
鸟岛国际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编制工作有了新进展
青海:玛多羊 致富羊
美育浸润建筑学院
青海省大通县将发放30万元惠民文旅券
青海西宁: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活动启动
西宁交警推出多项措施便民出行
【时评】为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热点图片
西宁交警推出多项措施便民出行
西宁交警推出多项措...
【关注】以检察履职服务“美丽青海”建设
【关注】以检察履职...
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法治观念——青海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法...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工业追“新”的西宁关键词——走进西宁看发展·蹲点调研之三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武警青海总队开展“宪法进军营”法治教育活动
武警青海总队开展“...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万人工厂里的“小镇生活”——走进西宁看发展·一线故事(11)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董启龙:用仁心书写奉献华章
董启龙:用仁心书写...
鸟岛国际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编制工作有了新进展
鸟岛国际重要湿地修...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六:
张星华:高原白杨 平凡中的非凡

青海新闻网
2024-12-05 11:2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六:
张星华:高原白杨 平凡中的非凡

青海新闻网
2024-12-05 11:2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六:
张星华:高原白杨 平凡中的非凡

  • 2024-12-05 11:29:15
  • 来源:青海新闻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300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心血,用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情,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消防指战员“我为祖国护人民”的大风之歌。在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六周年之际,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推出《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用生动的事例、质朴的语言,从不同角度采访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指战员和基层队站的感人事迹,深入报道我省消防救援队伍身处高原、红心向党、奋进拼搏,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保障中做出的新作为、新贡献。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实习生 俞欢 报道)“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树。那是力争上游的树,笔直干,笔直的枝。”在这片广袤的高原大地上,白杨以其独特的姿态成为这片土地上坚守着的人们的精神象征。

微信图片_20241204102858

  初遇张星华,是在青海省西宁消防救援支队的训练场边,听着他讲述关于他的故事,我的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一棵棵扎根高原、不畏风霜的白杨树形象来。

  “我是个普通的山东农村娃,那时候年轻,任性又叛逆,家人都拿我没办法。我原以为这辈子会和父母一样守着家里的土地老老实实当个农民,可我打小就爱看军旅剧,电视剧里的军人那英勇帅气的样子,让我做梦都想当兵。”谈及他的过往,张星华陷入了回忆。

  2006年12月,不顾亲人的反对,张星华踏上了前往青海西宁的列车,孤身一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列车疾驰驶向高原,车窗外不时闪过一排排笔直的白杨树。“我坐在车上望着窗外,心里又期待又害怕,我还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他望着远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青涩的自己。

  初到西宁,残酷的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高原反应让他苦不堪言,“每天早上起来,鼻血就止不住地流,出早操跑个几十米,感觉肺都要炸了。”他苦笑着摇头。“当时我就想,我是不是真的不行?”看似平常的训练,在高原环境下变得异常艰难。俯卧撑后的手抖得连碗筷都拿不稳,大冬天的户外队列训练,手脚冻裂,血渗在训练服上。在一次军姿训练中,他晕倒了。“我迷迷糊糊的时候,就想起父亲跟我说的,‘男人一定要自己争气,要么认命,要么就拼命,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训练场边的白杨树在西北风雪的压迫下依旧保持着倔强挺立,对抗着西北风。来年开春,白杨树长出绿叶,在风里簌簌作响。张星华的命运也悄然改变,他被分到西宁城东消防中队,也是全省第一中队。“那是个光荣的集体,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里做出成绩。”不久,他被选入比武队参加全省比武竞赛。“作为一名新训代表,又是第一次参加省级比武竞赛,我心里没底。可我知道,除了拼命训练,没有别的路。”通过近一年的集训,在全省比武竞赛中,中队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也拿到了个人最好的成绩。此后的18年里,他参加全国、全省、全市等各类竞赛和消防行业比武竞赛50余次,在地方竞赛的田径、球技类项目以及消防行业内部比武中,多次获得团体和个人优异名次,成为消防领域的“常胜将军”。

微信图片_20241204102849(1)

  在救援任务上,张星华已参与各类任务1080余次,抢救人员200余人次,疏散人员近2000人次,保护财产近3000万元。从“4•14”玉树抗震救灾到格尔木抗洪抢险等一系列突发事件的救援中,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当被问起最难忘的经历,张星华沉思片刻,讲起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援。在竖井塌方救援中,一名工人被埋在25米深的井底,因井口狭窄且大型机械救援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他主动请缨下井。竖井内不断听到泥土石块塌陷的声音,井下的照明灯光在狭窄幽闭的竖井里显得那么微弱。

  “吗?”我问。

  “可能有去无回,当然怕。石块不停地掉,砸在头盔上,每一下都让我心跳加速。我刚离开井底,一块门板大的泥块就砸了下来,那时候真是后怕。”

  还有那次西宁城东区的救援,一名男子怀抱着一岁的女儿,坐在六楼的窗台上,扬言跳楼轻生,情绪异常激动。因场地狭窄,无法使用云梯车救援。在家属进行劝导时,男子情绪突然再次激动起来,眼看就要跳下楼去,张星华在关键时刻从七楼利用绳索速降,精准击中男子胸口将其蹬回屋内,同时飞扑夺下孩子,成功挽救了两条生命。“没时间犹豫,我从七楼跳下去,就想着一定要把他们救下来。”他眼神坚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紧张时刻。

  “其实我们消防也算是一种高危职业,每一次的救援都并不轻松,但每一次都是救民于水火之中。任务结束后也会身心疲惫。脱下这身‘火焰蓝制服,我也是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但穿上制服,化解危机、解救生命的时候,我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喜悦,我为我是一名消防员而感到光荣。”他微微一笑。

微信图片_20241204102837

  入职18年来,张星华早已从自己口中的“菜鸟”成长为西宁消防救援队伍的业务精英和救援精兵,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青海省“最美青工”“青年岗位能手”“青海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消防队伍“优秀人才奖”二等奖、“执勤训练标兵”,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十佳消防员”等殊荣。

  窗外的白杨树高大葱茏,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上形成美丽的光斑。白杨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中扎根,每一寸生长都伴随着艰辛与挣扎。张星华的刻苦努力和不畏艰辛,恰似白杨努力向上生长,向着阳光,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在一次又一次的救援任务中,他勇往直前、不惧危险,像白杨一样在风雨中坚守、不折不挠,以顽强的毅力守护着每一个生命。

  如今,随着工作重心的转变,张星华参与的救援工作逐渐减少,但他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履行着消防员的使命。他一门心思扑到带兵教学方面,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消防员们。他尤其擅长山岳水域救援领域的知识传授。他深知,山岳水域救援环境复杂、危险性高,需要消防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冷静的应对能力。因此,他不仅在培训学习时认真刻苦,还利用平时闲暇时间进行摸索研究,与战友们一起探讨学习。他会仔细研究不同地形、水流条件下的救援策略,不断优化救援方案,力求让每一位消防员在面对实际救援任务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

  他常常对年轻消防员们说:“我们是消防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使命,而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就是我们履行使命的基础。每一次救援都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我们必须做到最好,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以一颗赤诚之心,为消防事业培养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接班人。他希望年轻消防员们能够牢记使命,在未来的救援工作中,传承消防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微信图片_20241204102004

  临走之际,我望见消防站一排碗口粗细的白杨树。高原上的白杨虽然身处艰苦之地,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亮丽而永恒的风景线,守护着高原的安宁。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