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需要人才,呼唤人才,渴求人才。近期,青海省2024年下半年“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在昆明、重庆、西安、兰州举办,希望更多优秀人才汇聚在青海,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还有一则好消息,西宁市绿色算力市域产教联合体在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成立,这也是青海成立的首个绿色算力市域产教联合体,对于破解校企合作不深、校际协同不够、服务产业能力不足、学生发展受限等问题,推进绿色算力行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为吸引人才,青海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先后出台一系列特色鲜明、配套衔接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努力为来青海就业创业人才在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学习进修、职称晋升、科研资助、薪酬待遇等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激励保障。省人才办每年也会发布《致广大青海籍学子的一封信》,号召青海学子回到家乡,成为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生力军、实干家、建设者。特别是此次赴外引才过程中,一些单位和企业还提出为优秀人才提供安家费、科研经费等,确保受聘者能够在青海安心工作、放手干事。
当前,青海正勠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等,面对新形势,各单位和企业也从注重“招来人才”,向更注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转变。但我们也发现,虽然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人才工作,但“引才难”仍然是我们面临的窘境。特别是企业即便抛出高薪,依旧“一才难求”,加上所学专业与地方发展需求不匹配等因素,让很多企业陷入“远水不解近渴”而又“近水楼台不得月”的“围城”之中。因此,除了激励机制、丰厚报酬,我们还要采取更为丰富多样的形式不断拓宽引才路径,让优秀人才在青海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强则发展强。青海的人才工作承载着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希望我们用好“组团式”招才引智活动这一对接高校的重要平台,一方面,积极与省外高校进行广泛交流,特别是与青海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人才积极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算力、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搭建桥梁;通过开展“毕业生访企交流”“青海学子看家乡”等招聘专题活动,组织高校毕业生前往青海的企业参观、开展现场宣讲等,帮助毕业生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探索引入培训机构,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选出优秀者直接推送给企业;人社部门也可建立一种动态机制,对全省重点产业链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定期调研摸底,按需制定相关人才需求目录,助力“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取得实效。省内高等院校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按照省情实际发展需求调整开设相关专业,更好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青海的现代化建设底色更绿、质量更高、成色更足。但如何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人才高地,仍然是企业还有相关部门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更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愿我们深挖人才富矿,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在青海,创造新青海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