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州市新闻
【乡村振兴在青海】种出好青稞 村民乐开怀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栾雨嘉
发布时间:2024-12-10 07:52:57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2月6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库乎乡古德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赛岗农产品种销专业合作社分红大会在这里拉开帷幕。

  “今年,通过科学种植、精细管理以及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实现黑青稞、油菜等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双提升,销售收入再创新高……”在众人的期待中,合作社理事长南卡才让面带笑容地走上主席台,宣读村民的名字和对应的分红金额。

  随后,村民有序地走上领奖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崭新的红包,一份份红包承载了他们一年来的辛勤付出与满满收获。

  “真没想到,咱这几亩地入股了合作社,种上黑青稞和菜籽,能有这么大的收获!”藏族大叔才旦平措紧紧握着分红的信封,眼眶微微泛红,“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合作社有专业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帮我们解决了销售难题,年底还能拿到分红!”

  站在一旁的卓嘎笑道:“是啊,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成本降了不少。种出来的黑青稞和菜籽品质高,加工后能卖上好价钱。这一年我还跟着合作社学到了很多种植技能,以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诺布央宗附和着:“这分红的钱,能给家里添不少东西呢!快过年了,刚好给娃买件新衣裳,给老人买点营养品。多亏了合作社,让土地发挥了大作用,以后跟着合作社,把地种好,把日子过美!”

  成立黑青稞种植合作社,正是理事长南卡才让多方考察学习的成果。一次偶然的契机,他踏上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交流学习之旅。在甘南,他目睹了当地生机勃勃的乡村发展盛景。当地村民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制作藏服、羊绒围巾,在家门口稳稳地端起就业的“金饭碗”。

  南卡才让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己的家乡同样拥有勤劳质朴的村民,为何不成立一个属于古德村自己的合作社呢?

  建起合作社,南卡才让又开始思考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他马不停蹄地走访青海各地。在一场盛大的农业展销会上,他了解到黑青稞的独特价值与广阔市场前景。黑青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且在特色食品加工领域备受青睐。回到村庄,他满怀激情地向乡亲们详细介绍黑青稞的种植优势,带领大家踏上一条特色种植之路。

  “选种过程中,我发现西藏山南市隆子县黑青稞的种子是最好的,不仅色泽黑亮、种子饱满,而且无碎、无杂,品质上乘。”随后,南卡才让便引进黑青稞良种,播撒在同仁市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南卡才让说:“在牧区,我没有选择种植常见的白青稞。因为黑青稞抗逆性好,能够在较为干旱、寒冷的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它适应环境能力较强,能够稳定地生长和收获,降低种植风险。”南卡才让慎之又慎,生怕哪个环节出错,辜负村民的信任。

  选择种植黑青稞,还在于其蕴含的微量元素和花青素含量远超白青稞。这些营养成分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健康的饮食选择,也使得黑青稞在市场上拥有更高的价位。“现在白青稞市场价1公斤4元,而黑青稞1公斤能卖到10元,能为合作社带来更多利润。”南卡才让说,“目前黑青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已达78.67公顷。合作社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动社员共48户275人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9户36人为脱贫户。通过我们的辛勤劳作与共同努力,今天,共计分红24.23万元。这红利让我们对黑青稞产业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

  南卡才让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他满是欣慰与自豪。南卡才让深知,高品质黑青稞需求量很大,并不愁卖。他打算将原料供给更多下游企业,将黑青稞加工成更多种类、更具特色的产品,如口感酥脆、香气四溢的黑青稞饼干,筋道爽滑、营养丰富的黑青稞面条,细腻易溶、方便快捷的黑青稞营养粉等,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如此一来,这象征着富足与希望的黑青稞“金饭碗”将稳稳端在村民手中。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赴乌兰县调研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
青海:舞剧《昆仑问道》将全国巡演
青海:羚羊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海学者"拟推荐初选人选名单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全警出动开展“冬季行动”集中清查整治行动
西宁已有228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24H热点
【乡村振兴在青海】种出好青稞 村民乐开怀
青海湟源:村办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西宁市首次发布电梯维保单位红黑榜
西宁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初显成效
青海海南州首个“生态修复公益诉讼示范基地”揭牌
玉树特色农畜产品闪耀深圳食博会
青海称多:高原小城展新姿
青海西宁:全警出动开展“冬季行动”集中清查整治行动
从随手扔到随手分,从垃圾到资源 西宁已有228个生...
青海湟中草莓销往全国13个地区
热点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黄河之畔的“生态答卷”——循化县探索建立“五项机制”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线观察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经济发展之“质”看群众获得之“实”——走进西宁看发展·蹲点调研之四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希望的田野上】一颗小果撑起一个产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以食为媒 青海递出美味名片
以食为媒 青海递出美...
从随手扔到随手分,从垃圾到资源 西宁已有228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从随手扔到随手分,...
玉树特色农畜产品闪耀深圳食博会
玉树特色农畜产品闪...
【乡村振兴在青海】企业办到家门口 幸福生活有奔头
【乡村振兴在青海】...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46载光影筑梦 ——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之二十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种出好青稞 村民乐开怀

青海日报
2024-12-10 07:5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种出好青稞 村民乐开怀

青海日报
2024-12-10 07:5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种出好青稞 村民乐开怀

  • 2024-12-10 07:52:57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2月6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库乎乡古德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赛岗农产品种销专业合作社分红大会在这里拉开帷幕。

  “今年,通过科学种植、精细管理以及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实现黑青稞、油菜等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双提升,销售收入再创新高……”在众人的期待中,合作社理事长南卡才让面带笑容地走上主席台,宣读村民的名字和对应的分红金额。

  随后,村民有序地走上领奖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崭新的红包,一份份红包承载了他们一年来的辛勤付出与满满收获。

  “真没想到,咱这几亩地入股了合作社,种上黑青稞和菜籽,能有这么大的收获!”藏族大叔才旦平措紧紧握着分红的信封,眼眶微微泛红,“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合作社有专业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帮我们解决了销售难题,年底还能拿到分红!”

  站在一旁的卓嘎笑道:“是啊,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成本降了不少。种出来的黑青稞和菜籽品质高,加工后能卖上好价钱。这一年我还跟着合作社学到了很多种植技能,以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诺布央宗附和着:“这分红的钱,能给家里添不少东西呢!快过年了,刚好给娃买件新衣裳,给老人买点营养品。多亏了合作社,让土地发挥了大作用,以后跟着合作社,把地种好,把日子过美!”

  成立黑青稞种植合作社,正是理事长南卡才让多方考察学习的成果。一次偶然的契机,他踏上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交流学习之旅。在甘南,他目睹了当地生机勃勃的乡村发展盛景。当地村民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制作藏服、羊绒围巾,在家门口稳稳地端起就业的“金饭碗”。

  南卡才让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己的家乡同样拥有勤劳质朴的村民,为何不成立一个属于古德村自己的合作社呢?

  建起合作社,南卡才让又开始思考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他马不停蹄地走访青海各地。在一场盛大的农业展销会上,他了解到黑青稞的独特价值与广阔市场前景。黑青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且在特色食品加工领域备受青睐。回到村庄,他满怀激情地向乡亲们详细介绍黑青稞的种植优势,带领大家踏上一条特色种植之路。

  “选种过程中,我发现西藏山南市隆子县黑青稞的种子是最好的,不仅色泽黑亮、种子饱满,而且无碎、无杂,品质上乘。”随后,南卡才让便引进黑青稞良种,播撒在同仁市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南卡才让说:“在牧区,我没有选择种植常见的白青稞。因为黑青稞抗逆性好,能够在较为干旱、寒冷的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它适应环境能力较强,能够稳定地生长和收获,降低种植风险。”南卡才让慎之又慎,生怕哪个环节出错,辜负村民的信任。

  选择种植黑青稞,还在于其蕴含的微量元素和花青素含量远超白青稞。这些营养成分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健康的饮食选择,也使得黑青稞在市场上拥有更高的价位。“现在白青稞市场价1公斤4元,而黑青稞1公斤能卖到10元,能为合作社带来更多利润。”南卡才让说,“目前黑青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已达78.67公顷。合作社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动社员共48户275人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9户36人为脱贫户。通过我们的辛勤劳作与共同努力,今天,共计分红24.23万元。这红利让我们对黑青稞产业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

  南卡才让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他满是欣慰与自豪。南卡才让深知,高品质黑青稞需求量很大,并不愁卖。他打算将原料供给更多下游企业,将黑青稞加工成更多种类、更具特色的产品,如口感酥脆、香气四溢的黑青稞饼干,筋道爽滑、营养丰富的黑青稞面条,细腻易溶、方便快捷的黑青稞营养粉等,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如此一来,这象征着富足与希望的黑青稞“金饭碗”将稳稳端在村民手中。

作者 栾雨嘉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