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党风廉政
【先锋力量】“党建+N”打开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雪萌
发布时间:2024-12-10 07:49:25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以来,西宁市城东区残疾人事业沐浴着党建的光辉,书写出了绚丽多彩的新篇章。城东区残联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融合无障碍改造、康复、就业、精准适配等多方面工作,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让他们的生活充满希望与阳光。

  城东区残联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与家庭,用心去了解每一位残疾人的特点、实际需求以及居住环境状况,精准确定无障碍改造需求。“智能化无障碍改造”元素被巧妙融入,分级分类制定策略,全力打造“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小小的无障碍改造,看似平常,却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中的“大问题”,畅享无障碍的便捷生活环境。

  城东区残联建立起严谨的残疾康复机构评估机制,构建起“医疗+康复+训练+指导”的多元化康复服务模式。通过拓展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残疾人居家或集中康复服务、心理健康辅导等精准康复服务,开展系统性、全周期的康复救治工作,努力做到对每一位有需求的残疾人“应补尽补、应救尽救”。就像家住瑞馨佳苑的史先生,曾经因心理障碍而不愿出门、拒绝交流、情绪低落。在城东区残联多次精心安排的心理康复治疗后,他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如今已能进行简单交流,脸上也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城东区残联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企业+就业”“项目+就业”“培训+就业”“救助+就业”等多元服务模式,积极与辖区内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携手搭建合作平台,依据残疾人就业状况与企业用工需求,推行“一人一策”,由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摸排,进行点对点对接,实施个性化的输送。同时,城东区残联利用闲置的核酸采样亭,将其改造为销售残疾人自主生产或参与生产产品的爱心亭,精心搭建起“三低一多”的就业增收平台,全力消除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重重障碍,让残疾人在就业之路上稳步前行。

  在公共服务场所,城东区残联通过“以租代购”的贴心方式,通过“阳光小屋·共享辅具租赁空间”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有效降低了残疾人辅具使用成本。工作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制定专属的“一对一”适配方案,确保辅具适配服务兼具“个性化”与“实用性”。残疾人马继红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在残联的关怀下,获得了适配的轮椅,从此能够独立外出,生活半径得以拓展。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赴乌兰县调研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
青海:舞剧《昆仑问道》将全国巡演
青海:羚羊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海学者"拟推荐初选人选名单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全警出动开展“冬季行动”集中清查整治行动
西宁已有228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24H热点
青海西宁: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
省委组织部开展2024年度项目化党建评审验收
【党旗领航】党建引领聚合力 人居环境展新颜
【先锋力量】以学赋能 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强筋壮...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
【党旗领航】以清廉底色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青海:“一把手”挂帅 省直机关党建“第一责任”全...
“三味药”让干部提神振气
海南州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州长安木拉严重违纪违法...
海东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魏成玉严重违纪违法...
热点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黄河之畔的“生态答卷”——循化县探索建立“五项机制”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线观察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经济发展之“质”看群众获得之“实”——走进西宁看发展·蹲点调研之四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希望的田野上】一颗小果撑起一个产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以食为媒 青海递出美味名片
以食为媒 青海递出美...
从随手扔到随手分,从垃圾到资源 西宁已有228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从随手扔到随手分,...
玉树特色农畜产品闪耀深圳食博会
玉树特色农畜产品闪...
【乡村振兴在青海】企业办到家门口 幸福生活有奔头
【乡村振兴在青海】...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46载光影筑梦 ——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之二十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先锋力量】“党建+N”打开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青海日报
2024-12-10 07: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先锋力量】“党建+N”打开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青海日报
2024-12-10 07: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先锋力量】“党建+N”打开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 2024-12-10 07:49:25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以来,西宁市城东区残疾人事业沐浴着党建的光辉,书写出了绚丽多彩的新篇章。城东区残联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融合无障碍改造、康复、就业、精准适配等多方面工作,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让他们的生活充满希望与阳光。

  城东区残联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与家庭,用心去了解每一位残疾人的特点、实际需求以及居住环境状况,精准确定无障碍改造需求。“智能化无障碍改造”元素被巧妙融入,分级分类制定策略,全力打造“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小小的无障碍改造,看似平常,却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中的“大问题”,畅享无障碍的便捷生活环境。

  城东区残联建立起严谨的残疾康复机构评估机制,构建起“医疗+康复+训练+指导”的多元化康复服务模式。通过拓展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残疾人居家或集中康复服务、心理健康辅导等精准康复服务,开展系统性、全周期的康复救治工作,努力做到对每一位有需求的残疾人“应补尽补、应救尽救”。就像家住瑞馨佳苑的史先生,曾经因心理障碍而不愿出门、拒绝交流、情绪低落。在城东区残联多次精心安排的心理康复治疗后,他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如今已能进行简单交流,脸上也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城东区残联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企业+就业”“项目+就业”“培训+就业”“救助+就业”等多元服务模式,积极与辖区内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携手搭建合作平台,依据残疾人就业状况与企业用工需求,推行“一人一策”,由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摸排,进行点对点对接,实施个性化的输送。同时,城东区残联利用闲置的核酸采样亭,将其改造为销售残疾人自主生产或参与生产产品的爱心亭,精心搭建起“三低一多”的就业增收平台,全力消除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重重障碍,让残疾人在就业之路上稳步前行。

  在公共服务场所,城东区残联通过“以租代购”的贴心方式,通过“阳光小屋·共享辅具租赁空间”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有效降低了残疾人辅具使用成本。工作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制定专属的“一对一”适配方案,确保辅具适配服务兼具“个性化”与“实用性”。残疾人马继红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在残联的关怀下,获得了适配的轮椅,从此能够独立外出,生活半径得以拓展。

作者 李雪萌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