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2月9日,记者从西宁市委创建办获悉,今年以来,西宁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委部署要求,聚焦“多个一”,着力搭建有效载体,形成“5+N”工作体系等有力抓手,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积极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好样板。
策划一批主题实践活动,弹好民族团结“进行曲”。依托“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系列实践活动平台和在职党员进社区等主题活动,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开展“我们的节日”“农民丰收节”等传统节日,推出中秋嘉年华巡游等21项文旅活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在基层深入开展,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构建一种新模式,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构建“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机制,用好“石榴籽家园”平台,让各族群众真正成为示范市创建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实施一批专项行动,奏好民族团结“交响乐”。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项目,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共富”行动,充分发挥“青洽会”“城洽会”等平台,举办西宁市“双50”重大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开展东西部协作“红石榴就业”行动,累计转移劳动力就业32.8万人,开展城市流动人口跨区域服务管理“和乐”行动,民营企业和农牧区致富带头人“增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能人“充电”等行动,开展跨区域、多样化双向交流活动,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打造一批新载体,培育民族团结“新品牌”。结合西宁历史文化资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商业、传统体育竞技赛事等元素融合,通过举办“一场社火表演”、打造“网红一条街”、承办“一场赛事”等形式,突出中国元素,打造类似城中区大新街、城北区北川“清青海·忆西宁”等一批传统美食和特色文化相结合、集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建立一些新机制,谱好民族团结“和谐曲”。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巩固各类创建成果,以深化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为抓手,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均等化服务,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提升为各族群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