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青海大通:坡地变梯田 山川展新颜
作者:郭红霞 俞惠珍 李晓静
发布时间:2024-12-14 10:19:16
编辑:李家奕
QQ图片20241214062903大通县坡地变梯田。李晓静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冬,漫步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哈门村,大片梯田映入眼帘。

  “大通县水保站在我们村东西山实施的860亩坡改梯项目建设,让村民们来年种庄稼的积极性更高了。”景阳镇哈门村党支部书记李延成说。

  曾经一片片零散、贫瘠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丰收的“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今年,大通县和湟中区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让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变成了良田。

  眼下,正值农闲时节,是坡耕地综合治理的最佳时期,大通县和湟中区的农田区一派忙碌。走进湟中区田家寨镇坪台村坡耕地综合治理现场,挖掘机、推土机配合作业,放眼望去,一片片经过治理的坡耕地变得平整,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村是蔬菜种植大村,村里大概有1200亩地没有田间道路,坡耕地治理后路也开了、地也平整了,种大葱、蒜苗可以达到要求,项目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确实大,是真正的民生工程。”坪台村党支部书记吴延强连连称好。

  “湟中区从2013年起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每年实施面积1.2亩左右。坡耕地改为梯田后,项目区年保土3.24万吨,保水54万立方米,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年人均收入也逐年提升。”湟中区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陈全保说。

  今年9月24日起,大通县2024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也开工建设,工程共涉及5个乡镇14个行政村,总投资3600万元,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亩,其中坡改梯1.63万亩,老旧梯田升级改造116.62公顷,修建田间道路32.7千米,修建排水沟1.38千米,过路涵管5座。

  大通县水保站副站长金宇斌介绍,工程计划12月20日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项目区年可保水14.4万立方米,年可保土1464吨,建成的梯田不仅可以拦泥蓄水、保水保肥、增产增收,而且为机械耕种、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赴乌兰县调研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
青海西宁:绣娘一针一线绣出幸福未来
省气象局与海南州合作:共筑气象防灾减灾新防线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海学者"拟推荐初选人选名单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青海西宁:启动“骑手友好社区”建设
青海省乐都区:4303套保交房顺利交付
24H热点
青海省气象局与海南州人民政府携手合作共筑气象防...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服务...
【身边的感动】踏遍雪域高原 守护百姓健康——记20...
果洛学子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南宁锦标赛中斩获佳绩
重走洛克之路——和百年前的大通对视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聚焦海东公安多所连片大防...
生活好 心情好
家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西宁家庭医生签...
朱天翔:做好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中的青年先锋
青海门源:精酿啤酒折射出土特产的含金量
热点图片
青海省气象局与海南州人民政府携手合作共筑气象防灾减灾新防线
青海省气象局与海南...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服务之“效”看作风之“变”——走进西宁看发展·蹲点调研之五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身边的感动】踏遍雪域高原 守护百姓健康——记2024年敬业奉献“青海好人”马霄
【身边的感动】踏遍...
果洛学子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南宁锦标赛中斩获佳绩
果洛学子在2024世界...
重走洛克之路——和百年前的大通对视
重走洛克之路——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聚焦海东公安多所连片大防区警务改革】67面锦旗背后的蝶变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生活好 心情好
生活好 心情好
家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西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在全国前列系列报道之五
家中不可或缺的“健...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大通:坡地变梯田 山川展新颜

西海都市报
2024-12-14 10:1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大通:坡地变梯田 山川展新颜

西海都市报
2024-12-14 10:1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大通:坡地变梯田 山川展新颜

  • 2024-12-14 10:19:16
  • 来源:西海都市报
QQ图片20241214062903大通县坡地变梯田。李晓静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冬,漫步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哈门村,大片梯田映入眼帘。

  “大通县水保站在我们村东西山实施的860亩坡改梯项目建设,让村民们来年种庄稼的积极性更高了。”景阳镇哈门村党支部书记李延成说。

  曾经一片片零散、贫瘠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丰收的“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今年,大通县和湟中区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让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变成了良田。

  眼下,正值农闲时节,是坡耕地综合治理的最佳时期,大通县和湟中区的农田区一派忙碌。走进湟中区田家寨镇坪台村坡耕地综合治理现场,挖掘机、推土机配合作业,放眼望去,一片片经过治理的坡耕地变得平整,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村是蔬菜种植大村,村里大概有1200亩地没有田间道路,坡耕地治理后路也开了、地也平整了,种大葱、蒜苗可以达到要求,项目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确实大,是真正的民生工程。”坪台村党支部书记吴延强连连称好。

  “湟中区从2013年起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每年实施面积1.2亩左右。坡耕地改为梯田后,项目区年保土3.24万吨,保水54万立方米,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年人均收入也逐年提升。”湟中区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陈全保说。

  今年9月24日起,大通县2024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也开工建设,工程共涉及5个乡镇14个行政村,总投资3600万元,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亩,其中坡改梯1.63万亩,老旧梯田升级改造116.62公顷,修建田间道路32.7千米,修建排水沟1.38千米,过路涵管5座。

  大通县水保站副站长金宇斌介绍,工程计划12月20日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项目区年可保水14.4万立方米,年可保土1464吨,建成的梯田不仅可以拦泥蓄水、保水保肥、增产增收,而且为机械耕种、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 郭红霞 俞惠珍 李晓静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