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12月24日,“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专场发布会举行。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青海省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青海”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及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美丽青海”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月至11月份,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5%以上,西宁、海东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92%以上,能够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断面水质为Ⅲ类,青海湖等重点湖库水体优良。全省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清洁,完成主要污染物累计减排年度目标任务。
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治理,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印发实施相关行动计划与条例,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管,开展重点流域修复治理,确保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同时,强化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管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制定实施青海湖刚毛藻水华治理方案,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41%以上,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目标任务。
强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和反馈问题整改,制定印发相关整改方案及细则,加强专项督察和派驻监察,持续压实整改责任。截至11月底,第三轮督察5个典型案例50项问题已完成整改44项,1192件信访举报办结率为98%,总体进度达到预期。同时,开展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做好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管护工作;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推动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动态监测和评估。
积极服务绿色低碳转型,争取中央生态环境资金创历史最高,支持实施各类项目101余个,有力支撑我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印发实施系列文件,优化审批服务,持续推进排污许可证提质增效,建立青海湖旅游项目“三证”机制。完成重点行业73家企业碳核查工作,为第三个履约周期碳配额清缴任务奠定基础。常态化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修订责任清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联动。深化环境信用评价结果运用,推动办案部门“全覆盖”。制定项目管理工作方案和项目技术指南,强化项目监督管理。
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我省将聚焦生态功能最大化主要任务,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快推进“美丽中国”青海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