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本网原创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川青铁路:
科技创新添翼 穿越青川而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27 14:29:40
编辑:包拓业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报道)川青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兰州、西宁至广州的兰(西)广通道的组成部分,起自青海省西宁站,经青海省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入四川省成都东站,正线全长832.9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分四段建设,2022年10月29日开工建设的海东西至黄胜关段,正线全长498.91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143.1公里),建设工期7年。

  目前,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承接代建的川青铁路甘肃、青海段已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截至11月底,全线隧道已贯通9座,正洞完成96.9公里,辅助坑道完成58.5公里,桥梁完成24.7公里,路基完成11.9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隧道已贯通6座,正洞完成49.1公里,辅助坑道完成40.5公里,桥梁完成11.3公里,路基完成3公里。

  近日,记者来到川青铁路青海段建设现场,实地探访这条连接四川与青海的重要交通动脉的最新进展。

  一桥跨黄河——尖扎黄河特大桥

  清晨,阳光洒在广袤无垠的高原上,为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境内,清清黄河蜿蜒东去,正在建设中的尖扎黄河特大桥横跨其上,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04

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

  “尖扎黄河特大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也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大桥桥梁总长1596.2米,目前建设进程过半,主桥预计2025年7月实现合龙。”中铁大桥局川青铁路11标项目质量总监王凯说。

  据了解,主桥共设计50个节间组成,每个节间的杆件,通过拱上吊机吊起,用高强螺栓连接,就如同在高空中“拼积木”。

  “目前黄河北岸已经完成第15节间架设,南岸完成第13节间架设,一共完成28个节间架设,工程进度超过56%。”

  据介绍,为了减少对黄河环境的影响,尖扎黄河特大桥主跨为366米,“一跨”过黄河,避免了水中设置墩子。并且架设方式采用拱梁同步架设,杆件通过桥面进行运输,避免船舶在黄河进行航线,减少了油污污染风险,保护了水环境和特种鱼类繁殖。

07

尖扎黄河特大桥建成效果图。

  大桥所在的尖扎县射箭历史悠久、氛围浓厚,并形成“五彩神箭”特色射箭文化,被誉为“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五彩神箭之乡”。

  尖扎黄河特大桥主桥为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就像一把弓箭一样,正好吻合当地人文。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擦亮“射箭之乡”的文化品牌,有望成为尖扎县的“网红打卡地”。

  “大老粗”做细活——川青铁路上的数字化工厂

  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川青铁路10标设置有两座数字化智能工厂、小构件预制场及钢构件加工厂。两座工厂在生产模式上具有重大革新,集中体现在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上。

05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川青铁路10标小构件预制场及钢构件加工厂。

  两座工厂采用了先进的“三全”数字建造架构,包含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要素掌控及全实时数据驱动,并配备了自主研发的高效数字化管理平台。其显著特点包括高度自动化作业、施工装备少人化及数字化操控、项目管理全面数字化、关键施工部位实时监测及施工现场全方位可视化。这些创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确保了施工安全与质量的高标准。其中,小构件预制场肩负着川青铁路五个土建标段所需构件的预制重任,涵盖了盖板、电缆槽、防护栅栏、空心砖等共计207万块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任务。

  “我们的小构场装备了一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感知层、传输层、分析层、应用层四维管理,实现了生产全流程模数驱动。”川青铁路10标项目副总工余漾介绍说,目前正全力推进“全周期、全要素、全数据”数字建造,全面提升构件预制生产水平,打造数字化智能建造标杆。

06

钢拱架生产线上“机器人”助阵。

  钢构件加工厂内设置有钢拱架、连接板、小导管、钢筋网片四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集成于设置信息化室监控操作平台,对生产线运行数据及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各生产线均可在信息化室内操控设备,可根据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小导管、连接板及拱架类型等具体参数生产,也可远程启动和急停。

  余漾介绍,钢拱架生产线引入了7台“机器人”助阵,从原材料的切孔、抓取连接板到固定位置、再到连接板与工字钢之间的焊接,“机器人”以卓越的性能确保了加工过程的高质量、高精度,相较于人工加工,机器人的自动化加工不仅可以保证钢拱架的生产质量,更是人工生产效率的三倍。

  监控操作平台通过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运行参数监控、产量数据统计、远程启停操控、区域实时监控等管理,不仅强化了人机协作的精准度,更将“四化”管理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会旋转的桥——海东西站左右线特大桥

  海东西站左右线特大桥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内,属城市郊区,桥址区道路两侧各类管线较多,干扰较大;连续梁数量较多,跨越多条道路: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在建)、平安大道、中石油输油管道、古驿大道、兰新第二双线铁路、西湖滩及滨河路、平阿高速公路、空港北路(在建)等道路。其中海东西站右线特大桥转体连续梁跨越兰新第二双线铁路。

02

海东西站右线特大桥旋转桥墩效果图。

  中铁三局川青铁路13标二工区工程部长王凯说:“海东西站右线特大桥在建造过程中,其14至16号桥墩采用了T构转体结构跨越现有的兰新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活动对这条繁忙铁路线的干扰,确保了兰新铁路运营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施工团队采用了“先建后转”施工工艺。简而言之,他们首先在平行兰新铁路的位置将桥墩和梁面部分建造完成。随后,利用先进的技术,将整个重达7000吨的T构结构平稳地旋转46度,直至精准地定位在兰新铁路的上方。这种转体施工方式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工程技艺,还确保了施工的安全与高效。

  中铁三局川青铁路13标项目总工申超超介绍,海东西站左右线特大桥设东平站1处,承担西成铁路接入兰新高速铁路和拟建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前的避让功能,为三线桥站,出站后三线桥过渡为2座单线桥引入既有兰新高速铁路海东西站。根据环评批复要求,为保证周边小区居民、学校和医院的噪音控制,需采用封闭式声屏障。

6666

海东西站左右线特大桥封闭式声屏障建成效果图。

  “本项目外敷式声屏障为国内首个大跨度三线桥封闭式声屏障;也是首个在高海拔、高寒、高风压地区实施的封闭式声屏障项目;声屏障设计位置桥梁最高处40米,最宽处21.3米,均为目前铁路项目的全国之最。”申超超说。

  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海东指挥部副指挥长宋红军说:“川青铁路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后对于加强兰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对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联系、贯彻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
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座谈会召开 陈刚讲话
2025年动员部署会召开 陈刚提出工作要求
青海省药监局强化定制式义齿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青海德令哈:耕地总量实现连续三年净增加
关于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征集评选结果的公示
"昆仑英才·高层次文化人才"拟入选人选名单公示
格尔木有机枸杞出口额连续12年位列全省第一
青海互助:凝心聚力固成果 真抓实干绘新景
24H热点
青海省药监局强化定制式义齿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青海德令哈:耕地总量实现连续三年净增加
青海黄南:举行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实战演练
青海黄河羊曲水电站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
青海省已有112名先心病患儿获免费手术
青海:同赛高速公路1标四分部5座隧道全部贯通
【高原蓝焰心向党 实干笃行护民安】系列报道十四“...
【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青海海南州实现向清洁能...
【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青海检察机关重拳出击严...
【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青海海南州生态文明建设...
热点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点“草”成“金”探新路——走进海南州创新示范区·一线故事⑤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何以冠名“国家公园”——青海改革样本观察·三江源国家公园(二)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身边的感动】带电作业的“光明使者”——记2024年敬业奉献“青海好人”王杰
【身边的感动】带电...
【乡村振兴在青海】画布前的追梦人
【乡村振兴在青海】...
兰新高铁绘就青海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兰新高铁通车十周年综述
兰新高铁绘就青海高...
解锁湟中高原冷凉果蔬的热密码嘉宾带着新鲜果蔬走进直播间
解锁湟中高原冷凉果...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一曲长歌向初心 匠心电亮母亲河——羊曲水电站并网归调活动现场速写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致敬闪闪发光的我们】青海冷水鱼游向广阔市场
【致敬闪闪发光的我...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川青铁路:
科技创新添翼 穿越青川而来

青海新闻网
2024-12-27 14:2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川青铁路:
科技创新添翼 穿越青川而来

青海新闻网
2024-12-27 02:2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川青铁路:
科技创新添翼 穿越青川而来

  • 2024-12-27 02:29:40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报道)川青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兰州、西宁至广州的兰(西)广通道的组成部分,起自青海省西宁站,经青海省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入四川省成都东站,正线全长832.9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分四段建设,2022年10月29日开工建设的海东西至黄胜关段,正线全长498.91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143.1公里),建设工期7年。

  目前,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承接代建的川青铁路甘肃、青海段已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截至11月底,全线隧道已贯通9座,正洞完成96.9公里,辅助坑道完成58.5公里,桥梁完成24.7公里,路基完成11.9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隧道已贯通6座,正洞完成49.1公里,辅助坑道完成40.5公里,桥梁完成11.3公里,路基完成3公里。

  近日,记者来到川青铁路青海段建设现场,实地探访这条连接四川与青海的重要交通动脉的最新进展。

  一桥跨黄河——尖扎黄河特大桥

  清晨,阳光洒在广袤无垠的高原上,为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境内,清清黄河蜿蜒东去,正在建设中的尖扎黄河特大桥横跨其上,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04

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

  “尖扎黄河特大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也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大桥桥梁总长1596.2米,目前建设进程过半,主桥预计2025年7月实现合龙。”中铁大桥局川青铁路11标项目质量总监王凯说。

  据了解,主桥共设计50个节间组成,每个节间的杆件,通过拱上吊机吊起,用高强螺栓连接,就如同在高空中“拼积木”。

  “目前黄河北岸已经完成第15节间架设,南岸完成第13节间架设,一共完成28个节间架设,工程进度超过56%。”

  据介绍,为了减少对黄河环境的影响,尖扎黄河特大桥主跨为366米,“一跨”过黄河,避免了水中设置墩子。并且架设方式采用拱梁同步架设,杆件通过桥面进行运输,避免船舶在黄河进行航线,减少了油污污染风险,保护了水环境和特种鱼类繁殖。

07

尖扎黄河特大桥建成效果图。

  大桥所在的尖扎县射箭历史悠久、氛围浓厚,并形成“五彩神箭”特色射箭文化,被誉为“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五彩神箭之乡”。

  尖扎黄河特大桥主桥为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就像一把弓箭一样,正好吻合当地人文。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擦亮“射箭之乡”的文化品牌,有望成为尖扎县的“网红打卡地”。

  “大老粗”做细活——川青铁路上的数字化工厂

  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川青铁路10标设置有两座数字化智能工厂、小构件预制场及钢构件加工厂。两座工厂在生产模式上具有重大革新,集中体现在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上。

05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川青铁路10标小构件预制场及钢构件加工厂。

  两座工厂采用了先进的“三全”数字建造架构,包含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要素掌控及全实时数据驱动,并配备了自主研发的高效数字化管理平台。其显著特点包括高度自动化作业、施工装备少人化及数字化操控、项目管理全面数字化、关键施工部位实时监测及施工现场全方位可视化。这些创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确保了施工安全与质量的高标准。其中,小构件预制场肩负着川青铁路五个土建标段所需构件的预制重任,涵盖了盖板、电缆槽、防护栅栏、空心砖等共计207万块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任务。

  “我们的小构场装备了一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感知层、传输层、分析层、应用层四维管理,实现了生产全流程模数驱动。”川青铁路10标项目副总工余漾介绍说,目前正全力推进“全周期、全要素、全数据”数字建造,全面提升构件预制生产水平,打造数字化智能建造标杆。

06

钢拱架生产线上“机器人”助阵。

  钢构件加工厂内设置有钢拱架、连接板、小导管、钢筋网片四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集成于设置信息化室监控操作平台,对生产线运行数据及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各生产线均可在信息化室内操控设备,可根据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小导管、连接板及拱架类型等具体参数生产,也可远程启动和急停。

  余漾介绍,钢拱架生产线引入了7台“机器人”助阵,从原材料的切孔、抓取连接板到固定位置、再到连接板与工字钢之间的焊接,“机器人”以卓越的性能确保了加工过程的高质量、高精度,相较于人工加工,机器人的自动化加工不仅可以保证钢拱架的生产质量,更是人工生产效率的三倍。

  监控操作平台通过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运行参数监控、产量数据统计、远程启停操控、区域实时监控等管理,不仅强化了人机协作的精准度,更将“四化”管理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会旋转的桥——海东西站左右线特大桥

  海东西站左右线特大桥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内,属城市郊区,桥址区道路两侧各类管线较多,干扰较大;连续梁数量较多,跨越多条道路: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在建)、平安大道、中石油输油管道、古驿大道、兰新第二双线铁路、西湖滩及滨河路、平阿高速公路、空港北路(在建)等道路。其中海东西站右线特大桥转体连续梁跨越兰新第二双线铁路。

02

海东西站右线特大桥旋转桥墩效果图。

  中铁三局川青铁路13标二工区工程部长王凯说:“海东西站右线特大桥在建造过程中,其14至16号桥墩采用了T构转体结构跨越现有的兰新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活动对这条繁忙铁路线的干扰,确保了兰新铁路运营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施工团队采用了“先建后转”施工工艺。简而言之,他们首先在平行兰新铁路的位置将桥墩和梁面部分建造完成。随后,利用先进的技术,将整个重达7000吨的T构结构平稳地旋转46度,直至精准地定位在兰新铁路的上方。这种转体施工方式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工程技艺,还确保了施工的安全与高效。

  中铁三局川青铁路13标项目总工申超超介绍,海东西站左右线特大桥设东平站1处,承担西成铁路接入兰新高速铁路和拟建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前的避让功能,为三线桥站,出站后三线桥过渡为2座单线桥引入既有兰新高速铁路海东西站。根据环评批复要求,为保证周边小区居民、学校和医院的噪音控制,需采用封闭式声屏障。

6666

海东西站左右线特大桥封闭式声屏障建成效果图。

  “本项目外敷式声屏障为国内首个大跨度三线桥封闭式声屏障;也是首个在高海拔、高寒、高风压地区实施的封闭式声屏障项目;声屏障设计位置桥梁最高处40米,最宽处21.3米,均为目前铁路项目的全国之最。”申超超说。

  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海东指挥部副指挥长宋红军说:“川青铁路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后对于加强兰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对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联系、贯彻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包拓业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