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生态高地
罕见!冬日黄河源头出现白唇鹿混合大种群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金华山
发布时间:2025-01-07 07:58:50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三江源地区黄河源头的蔚蓝天空下,1月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黄河乡生态管护管理站站长加羊多杰在例行巡护时拍摄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场景:一个种群数量超过80只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群体,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悠然自得地觅食、嬉戏。这一发现不仅为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证据,也彰显了近年来我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进入深冬时节,三江源地区的野生动物们失去了绿草的掩护,变得更加活跃和显眼。1月4日,加羊多杰在巡护过程中,于一处山梁上偶遇了这个庞大的白唇鹿种群。这些珍贵的生灵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行动,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作为三江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唇鹿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无疑是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好肯定。

  白唇鹿,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珍稀的种群数量,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精灵”。它们通常分为雌性群、雄性群以及混合群等三种类型。雄性群中的个体数量相对较少,最大的群体不超过8只;而混合种群则不分年龄、性别,主要出现在繁殖期。此次加羊多杰拍摄到的混合种群规模如此之大,实属罕见。

  据专家介绍,白唇鹿一般在每年的10至11月期间发情,翌年5至6月产仔,每胎1至2仔。目前正值白唇鹿繁衍准备时期,这个混合群中的雄性个体将逐渐脱离群体,回到各自的雄性群中。这种季节性的群体变化是白唇鹿生活习性的一部分,也是它们适应自然环境、维持种群稳定的重要手段。

  除了繁殖期的群体变化外,白唇鹿的生活习性还体现在它们对栖息地的选择上。夏季,它们主要栖息在高山草原上,享受着丰富的草本植物资源;而冬季,则为了避开积雪覆盖的高山草原,向灌木林移动。它们一般会选择海拔5000米以上甚至更高的地域,以及湖中的岛屿、被湿地包围的地域、悬崖上的草地等作为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人迹罕至,为白唇鹿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

  此次加羊多杰拍摄到的超80只白唇鹿大种群,展示了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也反映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我们将继续加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为这些珍稀的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由生长、繁衍生息。”加羊多杰说。

推荐阅读
吴晓军罗东川在西宁、海东调研
省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罗东川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名单
关于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征集评选结果的公示
西宁工会将推出增“新”添“彩”健康服务项目
青海西宁:去年城北警方返还465万元电诈钱款
24H热点
青海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青海又一林木种质资源库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380余只大天鹅飞抵青海湖
罕见!冬日黄河源头出现白唇鹿混合大种群
【生态观察】从“五员”到“一员”:青海海晏重塑...
青海省国家公园科研评估中心完成青海地震灾区森林...
青海生态环境治理再添“利器”
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六年实现三个“超亿”突破
募资1200余万元 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打造公益品牌...
青海下达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3亿元
热点图片
青海西宁年味渐浓
青海西宁年味渐浓
米拉湾互通工程提速交通转换
米拉湾互通工程提速...
才让卓玛:让擀毡技艺焕发新活力
才让卓玛:让擀毡技...
【生态观察】从“五员”到“一员”:青海海晏重塑生态保护新范式
【生态观察】从“五...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书记风采】南书记不怕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在青海】菜油香飘海子沟
【乡村振兴在青海】...
【乡村振兴在青海】幸福村里“猪”事顺
【乡村振兴在青海】...
【致闪闪发光的我们】魏亚琼:用传统工艺展现青海风采
【致闪闪发光的我们...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罕见!冬日黄河源头出现白唇鹿混合大种群

西宁晚报
2025-01-07 07: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罕见!冬日黄河源头出现白唇鹿混合大种群

西宁晚报
2025-01-07 07: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罕见!冬日黄河源头出现白唇鹿混合大种群

  • 2025-01-07 07:58:50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三江源地区黄河源头的蔚蓝天空下,1月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黄河乡生态管护管理站站长加羊多杰在例行巡护时拍摄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场景:一个种群数量超过80只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群体,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悠然自得地觅食、嬉戏。这一发现不仅为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证据,也彰显了近年来我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进入深冬时节,三江源地区的野生动物们失去了绿草的掩护,变得更加活跃和显眼。1月4日,加羊多杰在巡护过程中,于一处山梁上偶遇了这个庞大的白唇鹿种群。这些珍贵的生灵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行动,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作为三江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唇鹿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无疑是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好肯定。

  白唇鹿,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珍稀的种群数量,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精灵”。它们通常分为雌性群、雄性群以及混合群等三种类型。雄性群中的个体数量相对较少,最大的群体不超过8只;而混合种群则不分年龄、性别,主要出现在繁殖期。此次加羊多杰拍摄到的混合种群规模如此之大,实属罕见。

  据专家介绍,白唇鹿一般在每年的10至11月期间发情,翌年5至6月产仔,每胎1至2仔。目前正值白唇鹿繁衍准备时期,这个混合群中的雄性个体将逐渐脱离群体,回到各自的雄性群中。这种季节性的群体变化是白唇鹿生活习性的一部分,也是它们适应自然环境、维持种群稳定的重要手段。

  除了繁殖期的群体变化外,白唇鹿的生活习性还体现在它们对栖息地的选择上。夏季,它们主要栖息在高山草原上,享受着丰富的草本植物资源;而冬季,则为了避开积雪覆盖的高山草原,向灌木林移动。它们一般会选择海拔5000米以上甚至更高的地域,以及湖中的岛屿、被湿地包围的地域、悬崖上的草地等作为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人迹罕至,为白唇鹿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

  此次加羊多杰拍摄到的超80只白唇鹿大种群,展示了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也反映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我们将继续加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为这些珍稀的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由生长、繁衍生息。”加羊多杰说。

作者 金华山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