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文化旅游
【文化中国行】“非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谢梦茹
发布时间:2025-01-09 07:54:45
编辑:易 娜
介绍戏曲头饰。谢梦茹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白墙上手绘的戏曲脸谱、四周张贴的传统戏曲文化介绍,静静展示着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厚底蕴。

  1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大路村的海东市平安区艺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跟随公司负责人乃东红,步入内部的戏曲体验基地,只见戏曲服装、道具琳琅满目,精心搭设的戏台与一旁的戏曲乐器,共同营造出浓郁的戏曲艺术氛围。

  乃东红自幼热爱戏曲文化,痴迷秦腔,在戏曲艺术之路上已走过四十二个春秋。从戏曲演出到戏曲文化传承,她始终坚守初心。她深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靠“说”远远不够,更需脚踏实地去“做”。

  “做好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绝非易事,一路走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通过培养专业技艺传承人、拓展传播形式、培养戏曲艺术爱好者等,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发展模式。”乃东红说。

  “近年来,我们全面打造戏曲体验基地和研学实践平台,吸引众多学生和戏曲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

  在体验基地的化妆间,各类专业的戏曲妆容化妆道具一应俱全。乃东红介绍:“服饰、妆容、道具、器乐,都承载着戏曲艺术的深刻文化内涵。我们为客人提供专业的服饰和妆容,让大家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化妆看似简单,可对于戏曲演员来说,这可是一门大学问。”乃东红指着化妆道具笑着说:“戏曲艺术中,不同角色的妆造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旦角,化小花旦妆容时,大多以桃红为底色修饰;而老旦角色的妆容用色则更深,以凸显年长者的形象。”

  作为戏曲脸谱化妆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乃东红全身心投入到戏曲艺术中。“这些年,我们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戏曲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紧跟时代步伐,戏曲艺术脸谱化妆也在与时俱进。乃东红说:“一个戏曲脸谱妆容需要认真画两个小时,这对化妆技艺要求极高。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我们借助油彩等让妆容的层次感更加分明。”

  不仅化妆技艺不断革新,乃东红还积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非遗+教育+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同时,打造集戏曲传播、培训、研学、体验、演出等于一体的传统戏曲文化产业链,有力推动非遗与文旅市场的融合发展。

  “通过挖掘丰富的非遗资源,推动‘非遗+’产业有序发展,我们积极助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乃东红坚定地说。

推荐阅读
吴晓军赴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机关调研走访
吴晓军罗东川看望正省级老领导老同志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名单
关于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征集评选结果的公示
青海西宁:腊八到 烟火气里年味足
西宁市首个住宅楼院(物业)服务中心揭牌
24H热点
这个腊八节,够“热”!——青海西宁各地共度...
第二届青海丹噶尔双宁双灯展点亮
青海省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轮番上新
【品味河湟文化】社火人:不跳不闹 新春不到——“...
这个冬天西宁缘何“热”起来?——西宁市“沐暖阳...
2024年茶卡盐湖景区接待游客270万人次
海东市首部大型原创歌舞诗剧《大道河湟》首演
青海祁连县在哈尔滨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
藏戏《金城公主》8日亮相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
【冬沐暖阳 爱赏西宁】这个冬天,西宁冰雪旅游格外...
热点图片
【图说农牧】青海乌兰:铜普镇“驼”起致富梦
【图说农牧】青海乌...
青海海西公安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青海海西公安开展警...
传承中医文化 创新智慧服务
传承中医文化 创新智...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守护“中华水塔” 铺展活力“绿脉”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
【中国梦 劳动美】让“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记2024年青海省劳动模范集体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
【中国梦 劳动美】让...
这个腊八节,够“热”!——青海西宁各地共度腊八节见闻
这个腊八节,够“热...
【经济聚焦】鱼跃高原 游向世界
【经济聚焦】鱼跃高...
青海西宁:腊八到 烟火气里年味足
青海西宁:腊八到 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非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青海日报
2025-01-09 07: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非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青海日报
2025-01-09 07: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非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2025-01-09 07:54:45
  • 来源:青海日报
介绍戏曲头饰。谢梦茹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白墙上手绘的戏曲脸谱、四周张贴的传统戏曲文化介绍,静静展示着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厚底蕴。

  1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大路村的海东市平安区艺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跟随公司负责人乃东红,步入内部的戏曲体验基地,只见戏曲服装、道具琳琅满目,精心搭设的戏台与一旁的戏曲乐器,共同营造出浓郁的戏曲艺术氛围。

  乃东红自幼热爱戏曲文化,痴迷秦腔,在戏曲艺术之路上已走过四十二个春秋。从戏曲演出到戏曲文化传承,她始终坚守初心。她深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靠“说”远远不够,更需脚踏实地去“做”。

  “做好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绝非易事,一路走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通过培养专业技艺传承人、拓展传播形式、培养戏曲艺术爱好者等,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发展模式。”乃东红说。

  “近年来,我们全面打造戏曲体验基地和研学实践平台,吸引众多学生和戏曲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

  在体验基地的化妆间,各类专业的戏曲妆容化妆道具一应俱全。乃东红介绍:“服饰、妆容、道具、器乐,都承载着戏曲艺术的深刻文化内涵。我们为客人提供专业的服饰和妆容,让大家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化妆看似简单,可对于戏曲演员来说,这可是一门大学问。”乃东红指着化妆道具笑着说:“戏曲艺术中,不同角色的妆造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旦角,化小花旦妆容时,大多以桃红为底色修饰;而老旦角色的妆容用色则更深,以凸显年长者的形象。”

  作为戏曲脸谱化妆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乃东红全身心投入到戏曲艺术中。“这些年,我们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戏曲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紧跟时代步伐,戏曲艺术脸谱化妆也在与时俱进。乃东红说:“一个戏曲脸谱妆容需要认真画两个小时,这对化妆技艺要求极高。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我们借助油彩等让妆容的层次感更加分明。”

  不仅化妆技艺不断革新,乃东红还积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非遗+教育+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同时,打造集戏曲传播、培训、研学、体验、演出等于一体的传统戏曲文化产业链,有力推动非遗与文旅市场的融合发展。

  “通过挖掘丰富的非遗资源,推动‘非遗+’产业有序发展,我们积极助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乃东红坚定地说。

作者 谢梦茹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