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产业四地
【2024,我们这样走过】“炒面大叔”走南闯北挣“光阴”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公保安加
发布时间:2025-01-10 07:33:59
编辑:易 娜
1“炒面大叔”华公才让在推介会上。公保安加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对于华公才让来说,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代表日秀玛村,借助政府组织的文旅、农牧推介会,带着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走出黄南,在省内外各地开展一场场卖力的推销,为打通地域特色产品销路这件难事儿探出了接地气且行之有效的法子,村集体经济效益随之也有了明显提升。

  “我在黄南都变成网红了,很多人见了我都不叫名字,而是叫‘炒面大叔’”。说起自己意外走红的事儿,华公才让嘴巴一裂,眉飞色舞地“炫耀”起自己如何成为“炒面大叔”的经过。

  2024年11月下旬,由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山宗水源·大美青海·高原绿韵·‘蓉’光同仁”2024年同仁市冬季农畜产品、文旅推介暨招商活动在被誉为天府之城的四川省成都市启幕。

  来自金色谷地的23家代表性合作社、特色产品企业、文化企业、藏医医疗机构在武侯祠博物馆广场搭建30顶帐篷,将热贡唐卡、牛羊肉、金黄果饮料、黑青稞、藏医药等上百种地域特色产品推介给成都市民。在推介活动的4天时间里,参展合作社和企业代表不仅卖了产品挣了钱,还用这种推介方式让更多成都市民了解到同仁得天独厚的文旅和农牧资源,在他们心中埋下一粒向往同仁、走进同仁的种子。

  推介会上,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村委会副主任、日秀玛股份经济合作社副理事长华公才让用一口充满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充满活力地推介自己的黑青稞糌粑,略显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幽默的言语很快让他的展位成为整个活动现场最“吸睛”的地方。

  活动期间,他卖力吆喝、与围观市民交易的画面被剪辑成一段富有趣味性的短视频发布在省、州媒体平台。不料很快迎来一波更为热闹的网络围观,“炒面大叔”的称谓由此不胫而走。

  去年12月初,刚刚结束近半月推介活动的华公才让从辽宁省沈阳市归来,转而忙碌起合作社的日常业务。这次外出,他不仅将带出去的750公斤黑青稞糌粑等产品悉数售卖,还带回了成都、天津、上海等地的订单。

  “给成都发了2500公斤黑青稞炒面,往天津发了3000公斤青稞,往上海发了250公斤菜籽油和250公斤黑青稞炒面。”为订单奔忙的华公才让走在同仁的大街小巷,当遇到的人略带调侃地称呼他为“炒面大叔”,他乐在其中,在他看来,这个称呼是对这一年劳碌辛苦的褒奖。

  1月1日上午,日秀玛村特色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厂房传来隆隆机械声,厂房工人在黑青稞糌粑加工车间忙得不可开交。站在磨坊外的3个大型贮藏罐前,华公才让介绍起日秀玛村黑青稞的种植和加工流程。

  眼前三个大型储藏罐里储存着22.5万公斤粮食,这是华公才让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理事们辛勤打出的黑青稞原料。

  日秀玛村特色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17人经营着全村372公顷土地。2024年,合作社理事们通过商议,种植了133公顷黑青稞、200公顷燕麦和39公顷油菜。经过春夏两季的精心打理,他们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走进位于日秀玛村后山垭口的饲草料库,一捆捆燕麦饲草将库房四周塞得满满当当,中间的空地上,整齐码垛着1000多袋黑青稞。

  “这1000多袋黑青稞是用来分红的,如果来得及,我们准备过年前开个隆重的产业分红大会。”华公才让介绍,2024年,合作社收获了20万公斤青稞,同时,经过两茬轮种,收获17000多捆燕麦饲草。

  作为村委会副主任和合作社副理事长,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华公才让就将自家耕地悉数折价入社,结束了一家人为打理耕地捆住手脚的日子,全身心投入合作社经营管理,为合作社发展付出了所有心力。

  “合作社的收获不用多说,这一年通过‘走出去’,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这一年,作为合作社的代表,华公才让先后带着村里的特色产品走出黄南,在西宁市、湖南省长沙市、天津市、甘肃省兰州市、四川省成都市、辽宁省沈阳市等地推介,不仅为合作社增加了效益,也让更多省内外客人通过自己认识和了解到家乡的特色产品乃至文旅、农牧资源。

推荐阅读
全省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吴晓军罗东川看望正省级老领导老同志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名单
关于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征集评选结果的公示
青海化隆5万株蝴蝶兰将惊艳上市
格尔木特产年货大集将亮相西宁
24H热点
青海省出台工作导则统筹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
【2024,我们这样走过】“炒面大叔”走南闯北挣“...
青海油田原油措施“加码”助力产量“节节高”
格尔木建成青海省首个5G-A三载波聚合连片精品示范区
【农经观察】让青稞产业迸发更多活力
彩虹故乡 互货入宁 我们邀您走进“高原臻品”田园牧场
“神奇柴达木·海西情更浓”2025消费帮扶年货节在浙...
青海能源集团成为青海省首批通过数字化转型贯标的...
2024年青海省福利彩票销售达到13.77亿元
【经济聚焦】鱼跃高原 游向世界
热点图片
【图说农牧】青海乌兰:铜普镇“驼”起致富梦
【图说农牧】青海乌...
青海海西公安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青海海西公安开展警...
传承中医文化 创新智慧服务
传承中医文化 创新智...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守护“中华水塔” 铺展活力“绿脉”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
【中国梦 劳动美】让“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记2024年青海省劳动模范集体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
【中国梦 劳动美】让...
这个腊八节,够“热”!——青海西宁各地共度腊八节见闻
这个腊八节,够“热...
【经济聚焦】鱼跃高原 游向世界
【经济聚焦】鱼跃高...
青海西宁:腊八到 烟火气里年味足
青海西宁:腊八到 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2024,我们这样走过】“炒面大叔”走南闯北挣“光阴”

青海日报
2025-01-10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2024,我们这样走过】“炒面大叔”走南闯北挣“光阴”

青海日报
2025-01-10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2024,我们这样走过】“炒面大叔”走南闯北挣“光阴”

  • 2025-01-10 07:33:59
  • 来源:青海日报
1“炒面大叔”华公才让在推介会上。公保安加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对于华公才让来说,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代表日秀玛村,借助政府组织的文旅、农牧推介会,带着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走出黄南,在省内外各地开展一场场卖力的推销,为打通地域特色产品销路这件难事儿探出了接地气且行之有效的法子,村集体经济效益随之也有了明显提升。

  “我在黄南都变成网红了,很多人见了我都不叫名字,而是叫‘炒面大叔’”。说起自己意外走红的事儿,华公才让嘴巴一裂,眉飞色舞地“炫耀”起自己如何成为“炒面大叔”的经过。

  2024年11月下旬,由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山宗水源·大美青海·高原绿韵·‘蓉’光同仁”2024年同仁市冬季农畜产品、文旅推介暨招商活动在被誉为天府之城的四川省成都市启幕。

  来自金色谷地的23家代表性合作社、特色产品企业、文化企业、藏医医疗机构在武侯祠博物馆广场搭建30顶帐篷,将热贡唐卡、牛羊肉、金黄果饮料、黑青稞、藏医药等上百种地域特色产品推介给成都市民。在推介活动的4天时间里,参展合作社和企业代表不仅卖了产品挣了钱,还用这种推介方式让更多成都市民了解到同仁得天独厚的文旅和农牧资源,在他们心中埋下一粒向往同仁、走进同仁的种子。

  推介会上,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村委会副主任、日秀玛股份经济合作社副理事长华公才让用一口充满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充满活力地推介自己的黑青稞糌粑,略显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幽默的言语很快让他的展位成为整个活动现场最“吸睛”的地方。

  活动期间,他卖力吆喝、与围观市民交易的画面被剪辑成一段富有趣味性的短视频发布在省、州媒体平台。不料很快迎来一波更为热闹的网络围观,“炒面大叔”的称谓由此不胫而走。

  去年12月初,刚刚结束近半月推介活动的华公才让从辽宁省沈阳市归来,转而忙碌起合作社的日常业务。这次外出,他不仅将带出去的750公斤黑青稞糌粑等产品悉数售卖,还带回了成都、天津、上海等地的订单。

  “给成都发了2500公斤黑青稞炒面,往天津发了3000公斤青稞,往上海发了250公斤菜籽油和250公斤黑青稞炒面。”为订单奔忙的华公才让走在同仁的大街小巷,当遇到的人略带调侃地称呼他为“炒面大叔”,他乐在其中,在他看来,这个称呼是对这一年劳碌辛苦的褒奖。

  1月1日上午,日秀玛村特色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厂房传来隆隆机械声,厂房工人在黑青稞糌粑加工车间忙得不可开交。站在磨坊外的3个大型贮藏罐前,华公才让介绍起日秀玛村黑青稞的种植和加工流程。

  眼前三个大型储藏罐里储存着22.5万公斤粮食,这是华公才让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理事们辛勤打出的黑青稞原料。

  日秀玛村特色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17人经营着全村372公顷土地。2024年,合作社理事们通过商议,种植了133公顷黑青稞、200公顷燕麦和39公顷油菜。经过春夏两季的精心打理,他们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走进位于日秀玛村后山垭口的饲草料库,一捆捆燕麦饲草将库房四周塞得满满当当,中间的空地上,整齐码垛着1000多袋黑青稞。

  “这1000多袋黑青稞是用来分红的,如果来得及,我们准备过年前开个隆重的产业分红大会。”华公才让介绍,2024年,合作社收获了20万公斤青稞,同时,经过两茬轮种,收获17000多捆燕麦饲草。

  作为村委会副主任和合作社副理事长,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华公才让就将自家耕地悉数折价入社,结束了一家人为打理耕地捆住手脚的日子,全身心投入合作社经营管理,为合作社发展付出了所有心力。

  “合作社的收获不用多说,这一年通过‘走出去’,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这一年,作为合作社的代表,华公才让先后带着村里的特色产品走出黄南,在西宁市、湖南省长沙市、天津市、甘肃省兰州市、四川省成都市、辽宁省沈阳市等地推介,不仅为合作社增加了效益,也让更多省内外客人通过自己认识和了解到家乡的特色产品乃至文旅、农牧资源。

作者 公保安加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