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青海西宁: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
作者:祁宗珠
发布时间:2025-01-10 07:31:22
编辑:易 娜
1王刚走访慰问辖区高龄老人。城西公安分局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自2016年担任西宁市城西区北商业巷社区民警以来,他负责的片区实现了万人社区刑事案件零发案、万人社区无电诈、万人社区一家亲的社区治理奇迹。日前,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进北商业巷社区,寻找北商业巷社区治理的成功密码。

  一声问候

  “咚咚咚!”“老赵,我来看你了……”1月6日天色将暗,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大街44号院1单元的楼道,传来了敲门声。

  19时许,市民陆续下班回家,而胜利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北商业巷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刚抓紧时间,走进社区开展入户走访工作。

  “今年过年最期待的是啥?”走进居民家里,暖意扑面而来,王刚和居民赵师傅坐在沙发上聊天。

  “等儿子来了,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到时候邀请你来我家吃饺子。”赵师傅说。

  赵师傅今年92岁,听力不好,下楼走动也不方便,可他清晰地记得,2024年的大年初二,王刚专程到家里给他拜年,和家人聊了近一个小时。这一年王刚来过家里11次,每一次来,都把他和居民的需求记在本子上,每一件事情都放在心上,全力解决。

  赵师傅说,在社区居民眼里,王刚是一位值得信任的民警,因此生活中遇到不便时,会主动向他求助。2023年,他和小区几位腿脚不便的高龄老人向王刚提议,希望社区协调把平价粮油车开进小区院子里,方便居民就近买到平价粮油及蔬菜、水果。不到一个月时间,王刚协调的两辆平价粮油车和蔬菜水果车顺利开进了家属院,除了价格公道,还推出了免费送菜上门服务,老人们为王刚的细致工作点赞。

  “平时多操心,多走动,辖区群众就有安全感。”王刚说,走访慰问辖区高龄老人的习惯,他从2016年担任北商业巷社区民警以来已经坚持了9个年头,每逢元旦、春节、端午、重阳、中秋等节日,他都要为辖区10户居民准备米面油以及水果等生活用品,节前送到居民家中,为他们送去社区党委、人民警察的温暖。

  一丝清凉

  “王警官,我逛街迷路了怎么办?”2024年6月初,王刚走进辖区五四大街某小区时,一位迎面而来的老人向他询问。王刚记得,这位老人80多岁了,记忆力不好,经常出现失忆或者迷路的情况,找不到家的时候,他和同事多次送他回家。

  “小区门口有我的电话,你联系我就行。”答复完老人疑问的第二天,王刚及时制作十余张带有他个人照片以及联系方式的警民联系牌,张贴在辖区的主要路段,方便居民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能够联系到他。

  护送迷路的老人回家,不仅仅是一句承诺。2024年,王刚好几次在值班间隙发现,有老人外出时迷路。为此,他和同事主动将他们请进派出所休息,花费三四个小时,和他们聊天,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帮他们回忆家人的信息,最终成功护送十余位老人安全回家。

  如何拉近社区与居民、民警与居民的距离?这是2020年成为我省首位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以来王刚重点思考的问题。“送居住证上门”是王刚的一次成功尝试。针对流动人口较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他积极推行“居住证办理最多跑一次”送证上门服务,利用上下班时间,将685户、1726张居住证送到居民家里。

  作为青海省第一位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王刚在下社区走进居民家中了解情况的同时,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解决居民所需所求。几年来,他所负责的社区纠纷矛盾显著减少,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份坚守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破局,思考再三,王刚决定从治理小额贷款开始。2018年,王刚发现,每天有大量的人挤进辖区万方城办理贷款。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刚走访摸排发现,办公楼里的小额贷款公司有80多家,这些公司,每天放款少则上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可他们甚至连地方金融及银行管理部门的合规手续都没有。

  几天后,在城西公安分局及胜利路派出所的支持下,王刚决定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治理。通过咨询省市金融、银行机构、行业监管机构,王刚找到了方向。他先要求所有小额贷款公司到派出所登记备案,上报从业人员。这一项硬性规定发出后,十余家公司主动搬离。此后,王刚要求所有小额贷款机构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保证书以及相关金融及银行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这一项新举措推出,又有30多家公司搬离。

  到2018年末,只剩下最后的8家公司。与此同时,有人将对王刚的举报信、投诉信送到了区上、市上以及省上的举报箱。王刚笑了,他说:“治理小额贷款期间,没喝过他们送的一杯水、没抽过一支烟。被举报,我从来没有想到过。”

  为了有效治理小额贷款,他决定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和同事全程佩戴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执法。此后,随着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下发“小额贷”“套路贷”案件办理指引,省内多地出现小额贷款公司违法、违规的情况,可在胜利路派出所辖区,群众无一人上当受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王刚和同事借助金融业、银行业、监管业的力量,搭建“警民联系微信群”反诈平台普及反诈知识。为了加大反诈力度,王刚自己掏钱制作了20多块反诈防诈提示牌,悬挂在辖区居民小区、商业区、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巩固宣传效果。至今,王刚负责的北商业巷社区从未发生过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腿要勤、耳要勤、嘴要勤、脑要勤、手要勤、眼要勤……在王刚的努力下,辖区报警率下降了75%,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95%,矛盾纠纷社区网格内化解率达98%以上,辖区实现了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推荐阅读
全省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吴晓军罗东川看望正省级老领导老同志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名单
关于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征集评选结果的公示
青海化隆5万株蝴蝶兰将惊艳上市
格尔木特产年货大集将亮相西宁
24H热点
青海果洛:驻村7年 他成了牧民群众的亲人
【身边的感动】温情守护“夕阳红”——记2024年诚...
【中国梦 劳动美】青海大地上的匠心坚守——记202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书...
【致闪闪发光的我们】魏亚琼:用传统工艺展现青海风采
救人后又帮忙送货 为了一个承诺 他辗转上万公里
才让卓玛:让擀毡技艺焕发新活力
【身边的感动】点滴小善汇聚人间大爱——记2024年...
【中国梦 劳动美】金融“活水”润草原——记2024年...
【中国梦·劳动美——模范风采】凝心聚力绘就和美乡...
热点图片
【图说农牧】青海乌兰:铜普镇“驼”起致富梦
【图说农牧】青海乌...
青海海西公安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青海海西公安开展警...
传承中医文化 创新智慧服务
传承中医文化 创新智...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守护“中华水塔” 铺展活力“绿脉”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
【中国梦 劳动美】让“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记2024年青海省劳动模范集体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
【中国梦 劳动美】让...
这个腊八节,够“热”!——青海西宁各地共度腊八节见闻
这个腊八节,够“热...
【经济聚焦】鱼跃高原 游向世界
【经济聚焦】鱼跃高...
青海西宁:腊八到 烟火气里年味足
青海西宁:腊八到 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西宁: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

西海都市报
2025-01-10 07:3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西宁: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

西海都市报
2025-01-10 07:3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西宁: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

  • 2025-01-10 07:31:22
  • 来源:西海都市报
1王刚走访慰问辖区高龄老人。城西公安分局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自2016年担任西宁市城西区北商业巷社区民警以来,他负责的片区实现了万人社区刑事案件零发案、万人社区无电诈、万人社区一家亲的社区治理奇迹。日前,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进北商业巷社区,寻找北商业巷社区治理的成功密码。

  一声问候

  “咚咚咚!”“老赵,我来看你了……”1月6日天色将暗,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大街44号院1单元的楼道,传来了敲门声。

  19时许,市民陆续下班回家,而胜利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北商业巷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刚抓紧时间,走进社区开展入户走访工作。

  “今年过年最期待的是啥?”走进居民家里,暖意扑面而来,王刚和居民赵师傅坐在沙发上聊天。

  “等儿子来了,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到时候邀请你来我家吃饺子。”赵师傅说。

  赵师傅今年92岁,听力不好,下楼走动也不方便,可他清晰地记得,2024年的大年初二,王刚专程到家里给他拜年,和家人聊了近一个小时。这一年王刚来过家里11次,每一次来,都把他和居民的需求记在本子上,每一件事情都放在心上,全力解决。

  赵师傅说,在社区居民眼里,王刚是一位值得信任的民警,因此生活中遇到不便时,会主动向他求助。2023年,他和小区几位腿脚不便的高龄老人向王刚提议,希望社区协调把平价粮油车开进小区院子里,方便居民就近买到平价粮油及蔬菜、水果。不到一个月时间,王刚协调的两辆平价粮油车和蔬菜水果车顺利开进了家属院,除了价格公道,还推出了免费送菜上门服务,老人们为王刚的细致工作点赞。

  “平时多操心,多走动,辖区群众就有安全感。”王刚说,走访慰问辖区高龄老人的习惯,他从2016年担任北商业巷社区民警以来已经坚持了9个年头,每逢元旦、春节、端午、重阳、中秋等节日,他都要为辖区10户居民准备米面油以及水果等生活用品,节前送到居民家中,为他们送去社区党委、人民警察的温暖。

  一丝清凉

  “王警官,我逛街迷路了怎么办?”2024年6月初,王刚走进辖区五四大街某小区时,一位迎面而来的老人向他询问。王刚记得,这位老人80多岁了,记忆力不好,经常出现失忆或者迷路的情况,找不到家的时候,他和同事多次送他回家。

  “小区门口有我的电话,你联系我就行。”答复完老人疑问的第二天,王刚及时制作十余张带有他个人照片以及联系方式的警民联系牌,张贴在辖区的主要路段,方便居民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能够联系到他。

  护送迷路的老人回家,不仅仅是一句承诺。2024年,王刚好几次在值班间隙发现,有老人外出时迷路。为此,他和同事主动将他们请进派出所休息,花费三四个小时,和他们聊天,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帮他们回忆家人的信息,最终成功护送十余位老人安全回家。

  如何拉近社区与居民、民警与居民的距离?这是2020年成为我省首位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以来王刚重点思考的问题。“送居住证上门”是王刚的一次成功尝试。针对流动人口较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他积极推行“居住证办理最多跑一次”送证上门服务,利用上下班时间,将685户、1726张居住证送到居民家里。

  作为青海省第一位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王刚在下社区走进居民家中了解情况的同时,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解决居民所需所求。几年来,他所负责的社区纠纷矛盾显著减少,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份坚守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破局,思考再三,王刚决定从治理小额贷款开始。2018年,王刚发现,每天有大量的人挤进辖区万方城办理贷款。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刚走访摸排发现,办公楼里的小额贷款公司有80多家,这些公司,每天放款少则上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可他们甚至连地方金融及银行管理部门的合规手续都没有。

  几天后,在城西公安分局及胜利路派出所的支持下,王刚决定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治理。通过咨询省市金融、银行机构、行业监管机构,王刚找到了方向。他先要求所有小额贷款公司到派出所登记备案,上报从业人员。这一项硬性规定发出后,十余家公司主动搬离。此后,王刚要求所有小额贷款机构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保证书以及相关金融及银行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这一项新举措推出,又有30多家公司搬离。

  到2018年末,只剩下最后的8家公司。与此同时,有人将对王刚的举报信、投诉信送到了区上、市上以及省上的举报箱。王刚笑了,他说:“治理小额贷款期间,没喝过他们送的一杯水、没抽过一支烟。被举报,我从来没有想到过。”

  为了有效治理小额贷款,他决定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和同事全程佩戴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执法。此后,随着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下发“小额贷”“套路贷”案件办理指引,省内多地出现小额贷款公司违法、违规的情况,可在胜利路派出所辖区,群众无一人上当受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王刚和同事借助金融业、银行业、监管业的力量,搭建“警民联系微信群”反诈平台普及反诈知识。为了加大反诈力度,王刚自己掏钱制作了20多块反诈防诈提示牌,悬挂在辖区居民小区、商业区、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巩固宣传效果。至今,王刚负责的北商业巷社区从未发生过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腿要勤、耳要勤、嘴要勤、脑要勤、手要勤、眼要勤……在王刚的努力下,辖区报警率下降了75%,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95%,矛盾纠纷社区网格内化解率达98%以上,辖区实现了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作者 祁宗珠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