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同赛公路多福屯隧道双线贯通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倪晓颖
发布时间:2025-01-11 07:40:15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月10日,G0611张掖至汶川高速公路同仁至赛尔龙段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多福屯隧道双线顺利贯通,标志着同赛项目又一节点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为项目早日建成通车迈出重要一步。

  多福屯隧道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麦秀镇,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左右线分离式岩质隧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左洞长1493.448米,右洞长1536米。隧道洞身段地势高,山坡坡度较陡,洞口为小净距,洞身段渐变为分离式隧道,设置人行横洞4处,车行横洞1处,紧急停车带2处。

  同赛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青海省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络“三纵、四横、十联线”中“纵一”张掖至河南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项目全长204.676公里,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项目建成后,对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改善和保障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举行
全省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你好,青海”网络短视频比赛评选结果公示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名单
青海西宁公安全年接警75.1万余起
“海北州应急物资仓储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24H热点
青海省首家速递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
青海110全年接警135万余起
2025迎新春“慈善情暖万家”慰问活动启动
青海省妇联向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紧急筹措10万元救灾款
青海驰援西藏首批救灾物资抵达地震灾区
青海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工作 2024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青海公安机关多种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传承蒙藏医术 开出惠民...
【盘点2024】青海5G基站总数达2.34万个
热点图片
青海西宁:春节将至年味浓 春联市场显红火
青海西宁:春节将至...
【2024,我们这样走过】“炒面大叔”走南闯北挣“光阴”
【2024,我们这样走...
青海消防救援:永不褪色的使命
青海消防救援:永不...
守护万家灯火 青海公安步履不停书写“平安答卷”——写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
守护万家灯火 青海公...
青海西宁: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
青海西宁:穿警服的...
西宁交警010122号警员“交警雪豹”上路啦
西宁交警010122号警...
让“高原味道”飘满直播间——走近“新农人”系列报道之五
让“高原味道”飘满...
新流皮影让非遗“活”起来——“非遗·匠心”觅冬之韵系列报道之三
新流皮影让非遗“活...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同赛公路多福屯隧道双线贯通

青海日报
2025-01-11 07:4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同赛公路多福屯隧道双线贯通

青海日报
2025-01-11 07:4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同赛公路多福屯隧道双线贯通

  • 2025-01-11 07:40:15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月10日,G0611张掖至汶川高速公路同仁至赛尔龙段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多福屯隧道双线顺利贯通,标志着同赛项目又一节点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为项目早日建成通车迈出重要一步。

  多福屯隧道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麦秀镇,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左右线分离式岩质隧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左洞长1493.448米,右洞长1536米。隧道洞身段地势高,山坡坡度较陡,洞口为小净距,洞身段渐变为分离式隧道,设置人行横洞4处,车行横洞1处,紧急停车带2处。

  同赛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青海省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络“三纵、四横、十联线”中“纵一”张掖至河南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项目全长204.676公里,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项目建成后,对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改善和保障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倪晓颖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