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青海如何助力民营企业稳坐“C位”?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菲菲
发布时间:2025-01-19 07:53:47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青海省民营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增长3.96%,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4.2%,生力军作用进一步显现。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51.2万人、占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重超过80%,成为城乡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青海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一系列重要部署加快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施策:高质量落实民营企业发展政策

  2024年2月21日,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宁召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打响了开年“第一枪”;2月27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发展局挂牌成立,开启了全面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3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出护航民营经济最强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组建民营经济专责机构,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N’政策体系。省发展改革委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我们坚决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惠企暖企政策落地见效。”民营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构建了政策支撑、规划实施、立法保障、统计监测、目标考核“五大体系”,出台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3条措施,将民营经济发展列为目标责任(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助推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一系列措施出台,“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成为青海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三个“最大”也成为最引人关注的关键词——“最大限度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最大力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最大程度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起笔之处气势不凡,落墨之际更是亮点纷呈。在现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省发展改革委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制度化,推动政策迭代升级。

  2024年12月10日,省发展改革委在西宁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聚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服务民营经济”为主线,以“四个常态化”为抓手,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全方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牵线搭桥、清障增利,全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翻看青海省2024年民营经济发展成绩单,既能看到“稳”的基础不断厚筑,更能看到“进”的趋势不断向好。2024年三季度,民营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056亿元,同比增长1.7%;新增民营经营主体14075户,同比增长2.6%。

  提质: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能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活力所在,如何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首先,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其根本在于要厘清存在什么问题。

  对此,青海省建立了协同联动、沟通交流、问计求策、精准服务、助企暖企、跟踪问效、问题处理“七项机制”,公开征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线索,畅通民营企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实行收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累计协调解决融资信贷、要素保障等问题诉求5027项,办结率达98%。

  同时,建立民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举办“民营经济茶座”,召开880余场政企对接会,推送惠企政策10.8万条次,解答税费政策14.9万次,提供法律服务8000多次。建立健全“四级协作”体系,推行“七问工作法”,开展“三送两办一访”服务,解决问题诉求5027项,落实减税降费73.6亿元,协调融资355.3亿元,保障用工1.46万人。公开征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线索,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检查过多过频整治行动,清欠账款7.2亿元,涉企检查频次同比减少48%。

  更大程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能力和创新力,是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青海省民营经济受制于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等影响,面临诸多发展难题,亟待解决。

  对此,青海省搭建了政策服务、交流服务、合作服务、监测服务、评估服务、宣传服务“六个平台”,将400多家国内外客商“请进来”,开展产品推介、产业招商、商务洽谈等活动,支持民营经济向“新”求“质”。推出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银税信保企融资“三种模式”,定期推送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信用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全省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1.7%,硅基新材料、高纯晶硅、铝产业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项目拉动作用显现。

  赋能: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从何而来?

  首当其冲就是要抓好营商环境,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为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创造优良的先决条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激发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活力。

  青海省开展了营商环境改进提升、民营经济护航、清理拖欠民企账款专项检查等过多过频整治“四项行动”,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单”,削减审批事项70.4%,压减办事环节60%,精减申请材料42%,压缩办理时长81%,营商便利度跃升至86.84,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6.9亿元。

  与每个企业、每位企业家携手同行,谱写一段共谋、共创、共赢新篇章,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传递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鲜明信号。

  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以“持续提升效能·办好为民实事”为主题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4类11项36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完善新电子税务局功能,切实解决不同纳税人缴费人的难点堵点。

  并加大与青海省工商业联合会的合作,采用“税务+工商联+商会+企业”多方联动的方式,打造升级版“税联商企”协作机制。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和渠道,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信息交互,广泛征集企业涉税费诉求和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印发《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提出了4项工作落实保障举措。

  通过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信用激励约束、深入开展信用提升行动等举措,以信用赋能强化监管,深入推动监管行风建设,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不断提升省内民营企业竞争力;通过深化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促进经营主体注册注销便利化、加强公平竞争政策落实等手段,持续优化市场监管服务,破除市场壁垒,为省内民营企业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

  2025年已到来,通过打出一套“组合拳”,青海民营经济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推荐阅读
吴晓军在省委统战部省委政法委调研并座谈
罗东川在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青海西宁:春节假期30842个泊位免费停车
西宁: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
24H热点
【两会特刊·两会新声】铺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青海如何助力民营企业稳坐“C...
依法履职 实干争先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
聚合力绘发展宏图 集众智谱时代新篇——省政协十三...
【代表委员话发展】高质高效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心手相牵 共绽华光——写在全...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以绿筑底 奋跃而上——写在全...
用心用情圆民愿 实干笃行绘新景——2024年青海省...
履职尽责显担当 凝心聚力展作为——写在青海省政协...
肩负重任赴盛会 尽职为民谋发展
热点图片
两会影像
两会影像
为群众送上“文化年货”
为群众送上“文化年货”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温暖幸福的“民生答卷”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温...
携民意之言 献务实之策——全省两会代表委员报到见闻
携民意之言 献务实之...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2025青海两会热词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新春走基层】“心动西宁 惠购新春”年味市集开集啦!
【新春走基层】“心...
【新春走基层】敲门行动:敲的是门 暖的是心
【新春走基层】敲门...
【新春走基层】青海省大通县良教乡“迎春杯”村BA开赛
【新春走基层】青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青海如何助力民营企业稳坐“C位”?

青海日报
2025-01-19 07:5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青海如何助力民营企业稳坐“C位”?

青海日报
2025-01-19 07:5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青海如何助力民营企业稳坐“C位”?

  • 2025-01-19 07:53:47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青海省民营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增长3.96%,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4.2%,生力军作用进一步显现。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51.2万人、占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重超过80%,成为城乡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青海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一系列重要部署加快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施策:高质量落实民营企业发展政策

  2024年2月21日,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宁召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打响了开年“第一枪”;2月27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发展局挂牌成立,开启了全面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3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出护航民营经济最强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组建民营经济专责机构,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N’政策体系。省发展改革委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我们坚决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惠企暖企政策落地见效。”民营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构建了政策支撑、规划实施、立法保障、统计监测、目标考核“五大体系”,出台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3条措施,将民营经济发展列为目标责任(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助推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一系列措施出台,“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成为青海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三个“最大”也成为最引人关注的关键词——“最大限度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最大力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最大程度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起笔之处气势不凡,落墨之际更是亮点纷呈。在现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省发展改革委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制度化,推动政策迭代升级。

  2024年12月10日,省发展改革委在西宁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聚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服务民营经济”为主线,以“四个常态化”为抓手,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全方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牵线搭桥、清障增利,全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翻看青海省2024年民营经济发展成绩单,既能看到“稳”的基础不断厚筑,更能看到“进”的趋势不断向好。2024年三季度,民营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056亿元,同比增长1.7%;新增民营经营主体14075户,同比增长2.6%。

  提质: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能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活力所在,如何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首先,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其根本在于要厘清存在什么问题。

  对此,青海省建立了协同联动、沟通交流、问计求策、精准服务、助企暖企、跟踪问效、问题处理“七项机制”,公开征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线索,畅通民营企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实行收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累计协调解决融资信贷、要素保障等问题诉求5027项,办结率达98%。

  同时,建立民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举办“民营经济茶座”,召开880余场政企对接会,推送惠企政策10.8万条次,解答税费政策14.9万次,提供法律服务8000多次。建立健全“四级协作”体系,推行“七问工作法”,开展“三送两办一访”服务,解决问题诉求5027项,落实减税降费73.6亿元,协调融资355.3亿元,保障用工1.46万人。公开征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线索,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检查过多过频整治行动,清欠账款7.2亿元,涉企检查频次同比减少48%。

  更大程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能力和创新力,是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青海省民营经济受制于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等影响,面临诸多发展难题,亟待解决。

  对此,青海省搭建了政策服务、交流服务、合作服务、监测服务、评估服务、宣传服务“六个平台”,将400多家国内外客商“请进来”,开展产品推介、产业招商、商务洽谈等活动,支持民营经济向“新”求“质”。推出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银税信保企融资“三种模式”,定期推送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信用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全省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1.7%,硅基新材料、高纯晶硅、铝产业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项目拉动作用显现。

  赋能: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从何而来?

  首当其冲就是要抓好营商环境,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为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创造优良的先决条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激发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活力。

  青海省开展了营商环境改进提升、民营经济护航、清理拖欠民企账款专项检查等过多过频整治“四项行动”,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单”,削减审批事项70.4%,压减办事环节60%,精减申请材料42%,压缩办理时长81%,营商便利度跃升至86.84,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6.9亿元。

  与每个企业、每位企业家携手同行,谱写一段共谋、共创、共赢新篇章,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传递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鲜明信号。

  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以“持续提升效能·办好为民实事”为主题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4类11项36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完善新电子税务局功能,切实解决不同纳税人缴费人的难点堵点。

  并加大与青海省工商业联合会的合作,采用“税务+工商联+商会+企业”多方联动的方式,打造升级版“税联商企”协作机制。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和渠道,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信息交互,广泛征集企业涉税费诉求和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印发《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提出了4项工作落实保障举措。

  通过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信用激励约束、深入开展信用提升行动等举措,以信用赋能强化监管,深入推动监管行风建设,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不断提升省内民营企业竞争力;通过深化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促进经营主体注册注销便利化、加强公平竞争政策落实等手段,持续优化市场监管服务,破除市场壁垒,为省内民营企业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

  2025年已到来,通过打出一套“组合拳”,青海民营经济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作者 王菲菲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