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
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情意浓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郭 靓
发布时间:2025-01-23 09:30:10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宏觉寺、查朗寺等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经验;打造一批精品社区‘石榴籽家园’;全面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正值青海两会时间,会内会外,政声与民意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交织汇聚,澎湃成势,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干事创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石榴花艳,瓣瓣相依,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青海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紧扣“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目标,扎实推进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李娜 魏雅琪 摄

  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璀璨浩瀚,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青海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整体部署。加强国民教育,创立特色宣讲队伍,用带有“泥土气”“糌粑香”的方式,把党的惠民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传递到千家万户。

  “90后”省人大代表,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三高级中学团委书记、一级教师郑丽敏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深刻的感悟和强烈的共鸣:“民族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民族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她表示,作为一名来自教师队伍的基层人大代表,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会后她将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校园阵地建设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比例度量精确、线条流畅、配色协调、画工精细……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二楼传习室,掌握精湛技艺的画师和学员正聚精会神,用五颜六色的矿物颜料和手中的画笔,精心绘制出一幅幅巧夺天工的作品。

  除了土生土长的藏族、土族学员外,龙树画苑还有来自山东、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汉族学员。“在青海,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画苑也是一个民族团结大家庭。”省人大代表、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龙树画苑负责人完德尖措说。

  为表达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深沉的爱,完德尖措先后组织画苑画师设计创作“开国大典”“文成公主”“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大型壁画作品。完德尖措表示,作为从事热贡艺术的一分子,在与各族画师互学互鉴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各民族血脉相融、文化相通。今后要创作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涓涓细流一般浸润心灵,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孩子们身着民族服装喜笑颜开。李娜 魏雅琪 摄

  共建共治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青海准确把握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现状,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契合青海实际、顺应人民期盼,现场聆听之后,我内心满是温暖与力量,也更加深刻认识到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省人大代表、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大路村党支部书记李积华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子,汉族、撒拉族、蒙古族、土族、藏族共同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多年来,我们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把群众增收与增进认同相结合,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幢幢房屋掩映在绿树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前,大路村处处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李积华表示,自己将聚焦民生积极建言献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把政府的好政策宣传下去,把百姓的呼声反映上来。围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坚持不懈、奋力前行,让全村人的日子更有盼头、更有奔头。

  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玛沁县人民医院院长朱鑫璞在学习两会精神后感触颇深:“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最关键的就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医疗帮扶工作的主线。”

  2024年,朱鑫璞带领的“组团式”帮扶医疗团队荣获“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引进关键医疗技术,填补县域内医疗技术空白,持续增进各族群众健康福祉,以更好的发展成果促进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保障和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朱鑫璞满怀信心地说。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增收。李娜 魏雅琪 摄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青海牢牢把握资源禀赋和区域特征,切实把建设生态文明高地、打造产业“四地”作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盐湖产业为支撑新能源发展作出青海贡献、青海绿电点亮杭州亚运会赛场、大美青海品牌越来越响亮、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青海各民族聚居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与青海各地区域生态安全、民族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还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息息相关。”玉树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土登拉永激动地说:“作为三江源头的林草工作者,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更加深刻领悟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过去一年,玉树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大力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全面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加快荒漠化防治进程,使玉树生态系统宏观结构不断调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展望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坚决扛起守护‘中华水塔’、共筑绿色家园的责任。”土登拉永说。

  省政协委员、青海乌兰金泰哇玉农业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韩文杰干劲满满:“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目标,让我对新一年的发展充满信心。”

  经过20余年的发展,青海乌兰金泰哇玉农业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成长为集种植、养殖、活畜交易、肉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韩文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将在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带领周边养殖户共同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各族群众幸福感满满。李娜 魏雅琪 摄

  【背景链接】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殷殷嘱托,谨记于心,笃志于行。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的省份。这里山川壮丽,各民族和谐共处、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轨迹。

  近年来,青海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民族工作摆在“国之大者”“省之要者”的突出位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采取有力举措,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族群众,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人心归聚、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推荐阅读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我从基层来】改革新潮涌 奋楫新征程
西宁:联合检查保障节前农贸市场安全有序
24H热点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共居青海 共建和谐 共享美好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一线见闻】邻里和谐“百家宴...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两会新声】绘就民族团结进步...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实干笃行】让孩子们羽翼更丰...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重建新村办“村晚” 感...
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绽放经济发展“繁花”
张灯结彩夜西宁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春节将至 绣娘赶制新衣忙
热点图片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共居青海 共建和谐 共享美好
共居青海 共建和谐 ...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情意浓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一线见闻】邻里和谐“百家宴” 绽放团结幸福花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两会新声】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绚丽蓝图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实干笃行】让孩子们羽翼更丰眼界更广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重建新村办“村晚” 感恩奋进过“小年”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
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绽放经济发展“繁花”
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
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情意浓

青海日报
2025-01-23 09:3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
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情意浓

青海日报
2025-01-23 09:3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
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情意浓

  • 2025-01-23 09:30:10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宏觉寺、查朗寺等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经验;打造一批精品社区‘石榴籽家园’;全面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正值青海两会时间,会内会外,政声与民意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交织汇聚,澎湃成势,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干事创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石榴花艳,瓣瓣相依,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青海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紧扣“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目标,扎实推进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李娜 魏雅琪 摄

  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璀璨浩瀚,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青海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整体部署。加强国民教育,创立特色宣讲队伍,用带有“泥土气”“糌粑香”的方式,把党的惠民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传递到千家万户。

  “90后”省人大代表,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三高级中学团委书记、一级教师郑丽敏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深刻的感悟和强烈的共鸣:“民族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民族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她表示,作为一名来自教师队伍的基层人大代表,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会后她将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校园阵地建设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比例度量精确、线条流畅、配色协调、画工精细……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二楼传习室,掌握精湛技艺的画师和学员正聚精会神,用五颜六色的矿物颜料和手中的画笔,精心绘制出一幅幅巧夺天工的作品。

  除了土生土长的藏族、土族学员外,龙树画苑还有来自山东、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汉族学员。“在青海,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画苑也是一个民族团结大家庭。”省人大代表、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龙树画苑负责人完德尖措说。

  为表达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深沉的爱,完德尖措先后组织画苑画师设计创作“开国大典”“文成公主”“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大型壁画作品。完德尖措表示,作为从事热贡艺术的一分子,在与各族画师互学互鉴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各民族血脉相融、文化相通。今后要创作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涓涓细流一般浸润心灵,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孩子们身着民族服装喜笑颜开。李娜 魏雅琪 摄

  共建共治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青海准确把握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现状,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契合青海实际、顺应人民期盼,现场聆听之后,我内心满是温暖与力量,也更加深刻认识到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省人大代表、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大路村党支部书记李积华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子,汉族、撒拉族、蒙古族、土族、藏族共同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多年来,我们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把群众增收与增进认同相结合,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幢幢房屋掩映在绿树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前,大路村处处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李积华表示,自己将聚焦民生积极建言献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把政府的好政策宣传下去,把百姓的呼声反映上来。围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坚持不懈、奋力前行,让全村人的日子更有盼头、更有奔头。

  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玛沁县人民医院院长朱鑫璞在学习两会精神后感触颇深:“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最关键的就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医疗帮扶工作的主线。”

  2024年,朱鑫璞带领的“组团式”帮扶医疗团队荣获“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引进关键医疗技术,填补县域内医疗技术空白,持续增进各族群众健康福祉,以更好的发展成果促进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保障和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朱鑫璞满怀信心地说。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增收。李娜 魏雅琪 摄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青海牢牢把握资源禀赋和区域特征,切实把建设生态文明高地、打造产业“四地”作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盐湖产业为支撑新能源发展作出青海贡献、青海绿电点亮杭州亚运会赛场、大美青海品牌越来越响亮、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青海各民族聚居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与青海各地区域生态安全、民族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还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息息相关。”玉树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土登拉永激动地说:“作为三江源头的林草工作者,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更加深刻领悟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过去一年,玉树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大力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全面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加快荒漠化防治进程,使玉树生态系统宏观结构不断调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展望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坚决扛起守护‘中华水塔’、共筑绿色家园的责任。”土登拉永说。

  省政协委员、青海乌兰金泰哇玉农业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韩文杰干劲满满:“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目标,让我对新一年的发展充满信心。”

  经过20余年的发展,青海乌兰金泰哇玉农业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成长为集种植、养殖、活畜交易、肉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韩文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将在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带领周边养殖户共同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各族群众幸福感满满。李娜 魏雅琪 摄

  【背景链接】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殷殷嘱托,谨记于心,笃志于行。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的省份。这里山川壮丽,各民族和谐共处、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轨迹。

  近年来,青海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民族工作摆在“国之大者”“省之要者”的突出位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采取有力举措,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族群众,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人心归聚、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作者 郭 靓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