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班彦走上“零碳”发展路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玉莹
发布时间:2025-01-27 08:42:40
编辑:张小千
QQ图片20250127060423班彦村航拍。国网海东供电所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月20日,大寒时节,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只见村口的停车场顶棚覆盖了太阳能板,村委大楼里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上能够清晰看到村内储能电量、充放电次数、光伏板监测等数据。

  一块块光伏电板为新村家家户户带来了“太阳电”,也引领着村庄走上了“零碳”发展之路。

  2017年,青海振发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在班彦村建设光伏扶贫电站,采用分布式屋顶加跟踪光伏模块发电。2018年5月,班彦村扶贫光伏电站正式接入国网光伏云网2.0平台。

  在村民吕增芳家中,记者看到了绿电带给村民的实在好处。“2017年家里就装上了光伏板,每年给我们发2500元的发电收益,生活宽裕了一点。”吕增芳一边陪孩子玩玩具,一边向记者介绍。“以前家里烧的是火炕,墙壁熏得一片黑,院子里牛羊粪和秸秆成堆,家里的烟灰扫不完,2018年安装了电热炕后,再也不用‘灰头土脸’了。电热炕的加热时间、温度自己都可以调节,一觉睡到天亮,8个小时的耗电量不到2度,一年整个采暖季150元的电费就足够了。”

  村民利用自家屋顶的光伏发电,实现了烹饪、清洁取暖及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零碳排放。项目落地,服务也要跟得上。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投运后,国家电网海东供电所党员服务队每月定期主动开展上门服务,为村民提供用电咨询、动力电接入、安全用电知识宣传等多项优质服务。

  “家里有什么用电的问题吗?”

  “这两天老跳闸,您给看看吧。”

  五十镇供电所台区经理刘有军带队在村民李生莲花家中开展维修检查。

  “是用电量太大的原因,闲置的插线板应及时拔掉。这里有个蓝色的按钮,你一压推上去就好了。”刘有军耐心地给村民讲解用电注意事项。

  李生莲花说:“供电所的人每月都来,村里建了个微信群,家里有什么用电问题群里喊一声,他们就过来检查,方便得很。有专业的人维修,我们用着也安心。”

  沿着公路往村内走,两旁路灯一字排列,生态农庄门口红灯笼高悬,农家乐门口停满了车辆,生意红火。村巷道内油香飘散,村民忙着炸馍馍、打扫院落、准备迎接春节,满是人间烟火气。

QQ图片20250127060431吕增芳陪孩子玩耍。王玉莹 摄

  2022年起,国网青海电力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班彦村清洁能源潜力,让屋顶、空地、停车场等空间成为“双碳”的战略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等,在班彦村整村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并网型微电网,实现了百分百绿电全时段供应。

  仲关因保在班彦村当村党支部书记已经5年了,他说:“项目建设村民非常支持,有了光伏电站,村里不用交电费了,节省了很多开支。村里电动车使用率也高了,用充电桩充电,既方便,还给村里带来一份收入,一举两得。每年村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吨,村集体净增收3万余元。”

  经北京绿色交易所开展碳中和评价,班彦新村地理边界内种植林地产生的年度碳汇吸收量大于地理边界内因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2023年度班彦新村地理边界内碳排放总量小于零,实现了碳中和。2024年9月,班彦村被评为青海省首个碳中和达标“零碳乡村”。

  说起村里的变化,仲关因保聊得起劲:“跟我刚来的时候相比,班彦村的变化翻天覆地。那时候产业不景气,现在酩馏酒坊、盘绣园办起来了,村民种植蚕豆收益也不错,产业一直在走上坡路。夏天的时候游客多,解决了村里一部分人的就业,游客喜欢吃农家饭,村里的经济也被带起来了。村民精神头儿越来越好了,每天唱着花儿做盘绣,日子过得美得很。”

  2024年班彦村使用绿电79万千瓦时,相当于降低燃煤消耗9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8吨。村里形成八大产业,村集体收入达到6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

  这些数据不仅见证了“脑山”深处土族村落的全新改变,也见证了地处祁连山南麓土乡群众朴素的生态环保观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乡村绿色发展的全新面貌。

推荐阅读
省委省政府举行春节团拜会 吴晓军致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西宁连续3年入选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西宁市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
24H热点
【新春走基层】青海西宁:节前市场购销两旺 健...
青海省新就业群体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19条国省干线公路积雪结冰 青海交通部门全力处置保...
以雪为令 全力保畅
【新春走基层】鲁沙尔高跷出场即震撼
传统服饰制作点亮文化传承之光
《目连宝卷》即将重现舞台
花卉市场年味浓
田园牧野欢歌起 乡村振兴画卷新
送春联 迎新春
热点图片
【新春走基层】青海西宁:节前市场购销两旺 健康环保成新趋势
【新春走基层】青海...
青海省新就业群体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青海省新就业群体社...
19条国省干线公路积雪结冰 青海交通部门全力处置保畅通
19条国省干线公路积...
以雪为令 全力保畅
以雪为令 全力保畅
【新春走基层】鲁沙尔高跷出场即震撼
【新春走基层】鲁沙...
传统服饰制作点亮文化传承之光
传统服饰制作点亮文...
《目连宝卷》即将重现舞台
《目连宝卷》即将重...
花卉市场年味浓
花卉市场年味浓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班彦走上“零碳”发展路

青海日报
2025-01-27 08:4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班彦走上“零碳”发展路

青海日报
2025-01-27 08:4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班彦走上“零碳”发展路

  • 2025-01-27 08:42:40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127060423班彦村航拍。国网海东供电所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月20日,大寒时节,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只见村口的停车场顶棚覆盖了太阳能板,村委大楼里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上能够清晰看到村内储能电量、充放电次数、光伏板监测等数据。

  一块块光伏电板为新村家家户户带来了“太阳电”,也引领着村庄走上了“零碳”发展之路。

  2017年,青海振发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在班彦村建设光伏扶贫电站,采用分布式屋顶加跟踪光伏模块发电。2018年5月,班彦村扶贫光伏电站正式接入国网光伏云网2.0平台。

  在村民吕增芳家中,记者看到了绿电带给村民的实在好处。“2017年家里就装上了光伏板,每年给我们发2500元的发电收益,生活宽裕了一点。”吕增芳一边陪孩子玩玩具,一边向记者介绍。“以前家里烧的是火炕,墙壁熏得一片黑,院子里牛羊粪和秸秆成堆,家里的烟灰扫不完,2018年安装了电热炕后,再也不用‘灰头土脸’了。电热炕的加热时间、温度自己都可以调节,一觉睡到天亮,8个小时的耗电量不到2度,一年整个采暖季150元的电费就足够了。”

  村民利用自家屋顶的光伏发电,实现了烹饪、清洁取暖及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零碳排放。项目落地,服务也要跟得上。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投运后,国家电网海东供电所党员服务队每月定期主动开展上门服务,为村民提供用电咨询、动力电接入、安全用电知识宣传等多项优质服务。

  “家里有什么用电的问题吗?”

  “这两天老跳闸,您给看看吧。”

  五十镇供电所台区经理刘有军带队在村民李生莲花家中开展维修检查。

  “是用电量太大的原因,闲置的插线板应及时拔掉。这里有个蓝色的按钮,你一压推上去就好了。”刘有军耐心地给村民讲解用电注意事项。

  李生莲花说:“供电所的人每月都来,村里建了个微信群,家里有什么用电问题群里喊一声,他们就过来检查,方便得很。有专业的人维修,我们用着也安心。”

  沿着公路往村内走,两旁路灯一字排列,生态农庄门口红灯笼高悬,农家乐门口停满了车辆,生意红火。村巷道内油香飘散,村民忙着炸馍馍、打扫院落、准备迎接春节,满是人间烟火气。

QQ图片20250127060431吕增芳陪孩子玩耍。王玉莹 摄

  2022年起,国网青海电力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班彦村清洁能源潜力,让屋顶、空地、停车场等空间成为“双碳”的战略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等,在班彦村整村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并网型微电网,实现了百分百绿电全时段供应。

  仲关因保在班彦村当村党支部书记已经5年了,他说:“项目建设村民非常支持,有了光伏电站,村里不用交电费了,节省了很多开支。村里电动车使用率也高了,用充电桩充电,既方便,还给村里带来一份收入,一举两得。每年村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吨,村集体净增收3万余元。”

  经北京绿色交易所开展碳中和评价,班彦新村地理边界内种植林地产生的年度碳汇吸收量大于地理边界内因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2023年度班彦新村地理边界内碳排放总量小于零,实现了碳中和。2024年9月,班彦村被评为青海省首个碳中和达标“零碳乡村”。

  说起村里的变化,仲关因保聊得起劲:“跟我刚来的时候相比,班彦村的变化翻天覆地。那时候产业不景气,现在酩馏酒坊、盘绣园办起来了,村民种植蚕豆收益也不错,产业一直在走上坡路。夏天的时候游客多,解决了村里一部分人的就业,游客喜欢吃农家饭,村里的经济也被带起来了。村民精神头儿越来越好了,每天唱着花儿做盘绣,日子过得美得很。”

  2024年班彦村使用绿电79万千瓦时,相当于降低燃煤消耗9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8吨。村里形成八大产业,村集体收入达到6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

  这些数据不仅见证了“脑山”深处土族村落的全新改变,也见证了地处祁连山南麓土乡群众朴素的生态环保观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乡村绿色发展的全新面貌。

作者 王玉莹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