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新春走基层】精彩看点:河湟社火与潮汕英歌舞的“南北对话”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张艳艳
发布时间:2025-02-07 07:38:47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4年西宁市重新启动社火巡游活动,得到了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西宁社火”火速出圈,2025年西宁市特邀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潮汕英歌舞参与展演,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促进南北文化交流碰撞,让市民游客饱览异地民俗魅力。

  此次受邀参演的是揭阳仙桥英歌队。该队成立于2022年初,是仙桥街道首支由青年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潮阳风格流派英歌队。其动作编排独树一帜,在西岐英歌流派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融合与自创改编。主要以潮阳西岐英歌流派为根基,汲取了众多西岐流派衍生队伍的特色动作,如草尾英歌的探手敲槌基本功、三拜槌、燕子翻身等;东溪英歌的洗路槌、开路、对打等,并结合本队自创融合的动作,对应各种精妙的阵法排列,形成了一套套干脆利落、观赏性强且武术特征鲜明的动作套路。

  据了解,英歌舞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潮阳西岐英歌流派为代表的横槌打法是最典型的,最具特色的是双手作横向的击槌运动,对打完全由武术短打的动态为主,棍子的击打部位多在头、胸、腹等部位,攻击目标简明、集中,体现了短兵相接的搏斗情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英歌舞,长期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歌颂扶正压邪、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阅读
吴晓军在西宁市部分企业调研
罗东川:用心做好服务保障 确保人民欢度佳节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从“懒”到“拼”,开启幸福新活法
西宁新春房博会释放更多利好政策
24H热点
【新春走基层】社火集中巡游活动,看点啥?
【新春走基层】@西宁人 请收好这份社火巡游服务指南
团省委集中开展春节期间关爱服务活动
青海:春节假期11.7万人次乘飞机出行
青海西宁:春节期间跨年巡回车展火热展销中
2024年青海省消费需求持续回升
春节假期300名攀登爱好者打卡青海高山
今年西宁全力实施就业服务“1477”计划
【新春走基层】西宁优秀社火今日集中巡游
【人勤春早 实干争先】补贴力度大 会场人气旺
热点图片
【文化中国行】青海平安:社火闹新春 河湟年味浓
【文化中国行】青海...
春节假期,西宁消费市场火热开局
春节假期,西宁消费...
蛇年新春消费旺 青海市场活力足
蛇年新春消费旺 青海...
坚定信心开好局 实干争先起好步——记者节后上班第一天探访各地服务窗口见闻
坚定信心开好局 实干...
【乡村振兴在青海】从“懒”到“拼”,开启幸福新活法
【乡村振兴在青海】...
【新春走基层·见证新动能】羊曲迎新春 绿电充“满格”
【新春走基层·见证新...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护好火车“眼” 当好“老”工长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份约定,让“守护”来敲门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春走基层】精彩看点:河湟社火与潮汕英歌舞的“南北对话”

西宁晚报
2025-02-07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春走基层】精彩看点:河湟社火与潮汕英歌舞的“南北对话”

西宁晚报
2025-02-07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春走基层】精彩看点:河湟社火与潮汕英歌舞的“南北对话”

  • 2025-02-07 07:38:47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4年西宁市重新启动社火巡游活动,得到了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西宁社火”火速出圈,2025年西宁市特邀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潮汕英歌舞参与展演,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促进南北文化交流碰撞,让市民游客饱览异地民俗魅力。

  此次受邀参演的是揭阳仙桥英歌队。该队成立于2022年初,是仙桥街道首支由青年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潮阳风格流派英歌队。其动作编排独树一帜,在西岐英歌流派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融合与自创改编。主要以潮阳西岐英歌流派为根基,汲取了众多西岐流派衍生队伍的特色动作,如草尾英歌的探手敲槌基本功、三拜槌、燕子翻身等;东溪英歌的洗路槌、开路、对打等,并结合本队自创融合的动作,对应各种精妙的阵法排列,形成了一套套干脆利落、观赏性强且武术特征鲜明的动作套路。

  据了解,英歌舞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潮阳西岐英歌流派为代表的横槌打法是最典型的,最具特色的是双手作横向的击槌运动,对打完全由武术短打的动态为主,棍子的击打部位多在头、胸、腹等部位,攻击目标简明、集中,体现了短兵相接的搏斗情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英歌舞,长期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歌颂扶正压邪、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 张艳艳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